青海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doc
-
资源ID:76734981
资源大小:37.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青海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doc
青海省青海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能力综合检测试卷 B B 卷含答案卷含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对实践活动的参与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音乐的听赏感知,集体合作完成的演唱演奏及编创活动进行的评价可用()的方式。A.定量评价B.定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B2、下列乐器中琴弦最多的是A.中阮B.琵琶C.筝D.月琴【答案】C3、下列关于如何举办好班级演唱会的说法,正确的是()。A.学生需要不断在课上进行歌唱培训,为办好班级演唱会打基础B.班级演唱会由学生自选歌曲演唱,演唱的歌曲可以根据自己喜好任意挑选C.演唱形式可以是独唱,可以几个人的组合演唱D.班级演唱会的评价由老师进行评分,并与期末音乐成绩评定挂钩【答案】C4、饮在胸膈则见A.肌肤水肿,无汗,身体疼痛B.胸协胀满,咳唾引痛C.胸闷,咳喘,不能凭我,其形如肿D.喉中有物,吞之不下,吐之不出E.肠鸣沥沥有声【答案】C5、根据新课程要求的变化,在实践中,音乐教学评价没有采用()。A.静态终结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B.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C.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D.评价对象的研究与交流【答案】A6、不能装于同一药斗或上、下药斗的药组是A.升麻与葛根B.川乌与草乌C.附子与天花粉D.射干与北豆根E.橘核与小茴香【答案】C7、在识读乐谱方面,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是()。A.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B.能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体初步的识谱能力C.具备识谱能力,能够简单地识读乐谱D.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答案】D8、下列不符合对劳动号子描述的是()。A.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B.歌唱方式通常为一领众和C.具有坦率、直露的表现方法和热情、奔放的音乐性格D.曲调较为简单,节奏性强【答案】C9、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机构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设有大乐署、教坊与“小部音声”的朝代是()。A.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答案】B10、下列哪部作品与其他三部作品不属于同一位作曲家?()A.创世纪B.费加罗的婚礼C.云雀D.伦敦【答案】B11、下列活动中可以作为高中音乐“创作”模块学习内容的是()。A.学生欣赏歌剧魔笛并写观后感B.指挥全班学生排练由老师创作的合唱歌曲C.组织学生前往本市郊区的“民歌第一乡”。搜集当地民歌素材D.播放音乐,由学生自行设计与之相应的动作和队形【答案】D12、海顿的创世纪属于音乐美范畴中的()。A.崇高美B.欢乐美C.戏剧美D.悲剧美【答案】A13、王某,女,三岁,体质虚弱,平时易感冒、消瘦、面色萎黄、厌食、大便溏稀。A.山药B.藿香C.补骨脂D.白术E.当归【答案】D14、如果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在 e 小调上,则再现部时副部主题的调性可以是A.E 大调B.C 大调C.G 大调D.g 小调【答案】A15、“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这首歌曲的曲调参考了()地区的民歌。A.河南B.山西C.东北D.广西【答案】A16、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曾因大胆和尖锐的创作风格而被评价为“足球音乐”,他的歌剧代表作是A.彼得与狼B.战争与和平C.卡门D.沃采克【答案】B17、借蜜蜂过江的意境比喻“小”民族敢于搏斗“大”风浪的音乐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翟小松(Mong Dong)B.刘谖土楼回响C.朱践耳纳西一奇D.郭文景御风万里【答案】C18、下列关于印象主义音乐描述正确的是()。A.印象主义音乐力求摆脱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表现B.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有德彪西、圣一桑等C.德彪西的交响曲牧神午后是印象主义音乐的杰作D.印象派作曲家在创作时非常注重和声的功能性【答案】A19、下列选项中,歌曲名称与其音乐风格来源配对错误的是()。A.给你一点颜色 华阴老腔B.好汉歌 鲁豫民歌C.鸿雁 蒙古呼麦D.东方红 陕北民歌【答案】C20、“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这属于()教学法。A.达尔克罗兹B.奥尔夫C.柯达伊D.铃木镇一【答案】A21、在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中,教师播放梅兰芳演唱视频,并请学生分组模仿梅兰芳的动作与唱腔,以加深学生对该选段印象。该行为体现的音乐教学原则是()。A.愉悦性原则B.情感性原则C.实践性原则D.形象性原则【答案】C22、患者,女,39 岁,尚未至月经期而突然阴道大量出血,淋漓不尽,色淡质稀,两目干涩,腰酸膝软,面色晦黯,舌淡黯,苔薄白,脉沉弱。根据病例请回答以下问题。A.月经先期B.痛经C.月经量多D.崩漏E.绝经前后诸症【答案】D23、一位老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森林狂想曲这一内容的时候,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制作了精美的 PPT,听的过程中,以大森林为背景,各种小动物依次蹦到画面上,学生们不时哈哈大笑,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学生在对预设问题的回答上并不是很令人满意,整节课下来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效果并没有预期中的好。这位老师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时,忽略了下列哪一点?()A.科学性原则B.辅助性原则C.简约性原则D.直观性原则【答案】C24、世界著名的歌剧唱段饮酒歌是下列哪部歌剧中的经典唱段()A.费加罗的婚礼B.弄臣C.茶花女D.蝴蝶夫人【答案】C2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话蕴含的音乐功能主要是()。A.治疗B.经济C.教育D.审美【答案】C26、“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这属于()教学法。A.达尔克罗兹B.奥尔夫C.柯达伊D.铃木镇一【答案】A27、音程的上方音与下方音相互颠倒,叫作“音程的转位”。减五度音程转位后成为()A.纯五度B.增四度C.纯四度D.增五度【答案】B28、下列关于复调音乐声部独立性的描述,错误的是()。A.各声部通常可采用不同的节奏B.各声部主要采用正向或反向的旋律进行C.各声部可采用斜向的旋律进行D.各声部常常先后进入【答案】B29、上走息道以行呼吸,贯注心脉以行气血的是A.卫气B.营气C.宗气D.元气E.水气【答案】C30、两组学生跟随二声部音乐进行体态律动。一声部单独出现时,另一声部律动停止;声部之间是模仿关系时,两组学生的动作也是模仿;声部之间是交织关系时,两组学生的动作相互协调配合。这样的课堂活动设计体现的关系是()A.元素能量语言B.时间空间能量C.时间语言声势D.空间声势才能【答案】C31、奥尔夫常把语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乐意味的字词短语组合在一起进行朗诵教学、这种组合通常称为什么?A.音乐织体B.和声基础C.律动D.调式色彩【答案】C32、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带领学生做科学合理的发声练习,通过示范讲解教会学生正确的演唱方法,以达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中“学习变声期嗓音保护的知识,懂得嗓音保护的方法”的学段教学内容。这一教学内容安排在()。A.12 年级B.36 年级C.79 年级D.高中阶段【答案】C33、马太受难乐是()创作的。A.马丁路德B.瓦尔特C.巴赫D.恩格斯【答案】C34、下列各拍子中,属于复拍子的是()。A.一板一眼B.三眼板C.流水板D.34 拍【答案】B35、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发花”辙的是()A.爹、也、月、铁B.来、在、爱、该C.家、抓、把、呀D.到、飘、高、跳【答案】C36、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A.普契尼歌剧茶花女的剧本改编自小仲马的小说B.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的歌词来自歌德的诗作C.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的歌词作者是席勒D.马勒交响曲大地之歌的部分歌词取材于中国唐诗【答案】D37、欣赏海顿“惊愕”交响曲时,老师说:“在平静的音乐中,时不时会出现一声突响,这种突响一共出现了几次?”这一教学活动突出了哪一种音乐要素?()A.力度B.速度C.节奏D.音高【答案】A38、中成药应选用 查看材料A.四神丸B.复方黄连素片C.归脾丸D.参苓白术散E.保和丸【答案】A39、()是浪漫主义时期的著名音乐评论家并且创作了梦幻曲。A.舒曼B.巴赫C.门德尔松D.德彪西【答案】A40、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哪部影视作品的主题曲?()A.风云儿女B.祖国的花朵C.马路天使D.十字街头【答案】B4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体裁是()。A.艺术歌曲B.进行曲C.抒情歌曲D.叙事歌曲【答案】B42、湖北民歌龙船调是一首()歌曲。A.齐唱B.对唱C.重唱D.独唱【答案】B43、20 世纪匈牙利有一位音乐教育家创立了()A.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B.达尔克罗兹教育体系C.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D.才能教育【答案】C44、京剧行当中,青衣主要扮演()。A.老年妇人角色B.性格活泼的女性角色C.贤妻良母角色D.以武功见长的女性角色【答案】C45、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是()。A.社会价值B.个人价值的实现C.身心素质D.社会需要【答案】C46、下列属于刘天华创作的琵琶曲是()。A.大浪淘沙B.昭君出塞C.龙船D.虚籁【答案】D47、学生在音乐技能学习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如在音乐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并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现象一般称为()A.平衡期现象B.平稳期现象C.高原期现象D.徘徊期现象【答案】C48、最早将西方音乐带到中国的人是()。A.汤若望B.徐日昇C.利玛窦D.郎世宁【答案】C49、歌曲放下三棒鼓,扛起红缨枪选自歌剧()。A.江姐B.白毛女C.刘胡兰D.洪湖赤卫队【答案】D50、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音乐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与“()”的过程,而是师与生、生与生共同合作、共同进步的过程。A.技能移植B.集体探究C.口传心授D.教学内容【答案】A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版)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评析(7 分),并说明理由(8 分)。【课题名称】新疆之春【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新疆之春【主要目标】1.了解认识新疆之春的音色、旋律、节奏等音乐特点。2.能够根据新疆音乐的特点进行编创表演,体验合作表演新疆音乐的魅力。(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略)展开阶段:新课教学 1.感受与体验(1)用多媒体展示新疆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欣赏课的展开阶段的分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了课程基本理念包括(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分析此题时,要从“展开阶段”是否符合上述基本理念出发进行分析。二、案例:音乐课上,老师先用课件展示了异彩纷呈的彝族风情,然后组织学生演唱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歌曲简单易学,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接着,老师将学生分成 6 组,为每组准备了制作彝族姑娘和小伙佩饰所需的珠子、铅丝、羽毛、塑料薄膜、胶水、剪刀等材料工具。学生们高兴地动手制作起来,老师在各组间穿梭指导。大约二十分钟后,学生们完成了作品,此时下课铃响了。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老师教学中的问题(7 分),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8 分)。【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和运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分析此题时,要从老师的教学过程是否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三、阅读案例,回答问题。马老师非常认真,每一堂课的备课内容都非常丰富。恨不得自己讲授的东西同学们都能理解掌握,在一次音乐鉴赏课上,马老师滔滔不绝地讲了一整节课关于这首歌曲的背景、创作情感和自己的感悟,忽视了同学们的感受,下课后同学们纷纷议论:“我们上的是音乐课还是历史课”“哎,下次我不来上课了。”听到议论的马老师对此节课的教学方法陷入了沉思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马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答案】(1)这是一个问题案例。(2)马老师的音乐课违背了音乐课程标准当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和“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基本理念。首先,音乐鉴赏课主要是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那么就要以审美为核心,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再者从学生本身对音乐的兴趣出发,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在此案例中,老师只顾得自己滔滔不绝地在授课,丝毫不在乎聆听去感受音乐的美感和学生对该课题到底有没有兴趣。第二个方面,就是违背了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这个基本理念,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聆听、思考和回答问题、感受等音乐活动,同时音乐也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通过让学生聆听音乐,能够丰富学生的音乐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案例中马老师除了自己在陈述之外,没有结合课题进行课堂实践活动,更没有达到发散学生音乐形象思维开拓创造性的目的,所以才有同学议论是音乐课还是历史课,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马老师的教学优点还是有的,比如说课前积极备课,教案内容丰富等。但是课堂上匙过于白说白话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应该让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3)建议:在课堂改进方面,教师应注重主要课堂形式的多样性,从学生的兴出发,强调青乐的实践性,鼓励音乐创造,调动一下课堂气氛,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音乐的美,感受音乐的美使课堂不再枯燥,变得丰富多彩。四、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张老师正在进行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一分析布鲁斯音阶。这时候,班上平时不怎么说话的刘然举起手说:“老师,这个我知道。”全班同学愕然地看着他,张老师说:“那请你来说一下?”只见刘然走上讲台,将布鲁斯音乐的起源与历史、调式的音阶特点说得清清楚楚,并用钢琴弹奏了几小节的布鲁斯和声进行,张老师带头给他鼓起了掌,并宣布下一节课将交由学生授课,自由选择教学内容与同学分享。问题: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张老师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7分),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8 分)。【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课的授课过程。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分析此题时,首先要从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入手。另外,高中音乐鉴赏课更强调鉴赏,在学习过程中要更侧重在聆听的基础上思考、讨论、交流、比较和评论;教学是在体验的基础上,更注重比较、探究、合作等方法的有机运用与整合。因此,在分析此题时还要关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符合鉴赏课教学设计要点。五、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过程进行点评。【课题名称】再现波斯市场【教学对象】选修“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小型音乐剧排练再现波斯市场之“波斯王子”【主要目标】1.在了解音乐剧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对小型音乐剧表演的兴趣。2.参与再现波斯市场之“波斯王子”的再创作和排练活动。(说明:本课的基础是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几个音乐剧的经典片段,对音乐剧的表演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1)回顾音乐剧猫的唱段“回忆”,讨论音乐要素在情感表达和形象塑造中的作用。(2)总结音乐剧表演所需的要素:音乐、舞蹈、对白、人物、道具、布景等。2.新课教学【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鉴赏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分析。我们要求教学设计首先要完整;随后教学过程的设置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再次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能力;最后教学的内容要注意适度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兴趣。六、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洪湖水浪打浪【教学目标】1通过几部经典歌剧和舞剧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歌剧是一门融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却又相互有别的综合艺术形式,激发他们认识传统歌剧的兴趣和欣赏经典歌剧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审美角度认识歌剧的时代价值。2通过聆听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作用: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1清粼粼的水来蓝滢滢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2重点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熟悉部分唱段。教学难点:【答案】(1)优点:本教学课例紧紧围绕课题“歌剧音乐”来设计活动内容,安排多种教学形式和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突出了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性。教学设计的过程,采用欣赏、设问、选择、演唱和学生积极运用肢体语言表现、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让学生体验了歌剧音乐表达的情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导入环节通过歌剧、舞剧、话剧和音乐剧片段对比欣赏,意在打破这种心理定势,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易于把握的对比欣赏,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为下面歌剧欣赏作了铺垫;在新课教授环节:通过聆听、设问的教学方式简化了歌剧复杂的概念,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了我国器乐作品的发展过程及其风格特征:通过观看、感受、演唱、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更进一步了解了我国器乐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了歌曲这一仗打得真漂亮的音乐情绪和歌曲表达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学生领唱合唱环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身临其境地感受、体验了战士们取胜的喜悦心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面貌。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在理性和感性上都认识了歌剧,课堂气氛轻松愉快,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巩固提高环节:学生根据歌曲表达的情绪,选择自己的喜好,即兴创编、演唱、创作和肢体动作演绎歌曲表达的思想情感,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才能,又是对歌剧艺术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2)缺点:本教学课例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如:歌剧艺术涉及的面比较广,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考虑得不够全面;教师的讲课语言不够利索,启发性语言不够多,开发学生自我的问题较少等。本教学课例的教学过程中不应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七、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分析下面欣赏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欢乐颂(选自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教学内容】音乐鉴赏欢乐颂?【教学重点】欢乐颂主题?【教学过程片段】?1聆听音乐,引导学生分辨欢乐颂主题出现了几次。?2再次聆听,学生辨析主奏乐器分别是什么,以什么力度出现。?(学生在纸上边听边写,一位同学在多媒体课件上做标记)?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上验证。?(1)欢乐颂主题出现了四次。?(2)主奏乐器分别是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以及乐队全奏。?(3)力度从弱到强,音区从低到高,形象地表现了“欢乐”的壮大过程。?4小结:乐曲采取简单有效的重复方法,正式确立了“欢乐”主题。【答案】本课是一节鉴赏课,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环节上反映了以下特点:(1)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衔接紧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步步寻找到了“欢乐”。(2)本节课鉴赏的内容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欢乐颂,通过不断聆听和模仿,进行艺术积累,可以获益颇多,进而使其在审美能力和歌唱表演能力等方面都有所进步和提高。不足之处:缺少教学目标。一堂课的三维目标一定要定准,之后所有活动安排都紧紧围绕学生的体验、感受,让学生在聆听与体验中,最终获得审美能力的提高等。教学重点不合理,只写了欢乐颂主题,没有说明是演唱还是鉴赏。缺少导人环节,一节课的导入,对明确该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引学生的求知欲望,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学过程中,两次聆听,仅仅让学生去听主题出现的次数、主奏乐器、力度,教学内容有些单一,作为鉴赏课,可以从力度、速度、节奏、旋律、情绪等各要素着手,引导学生聆听鉴赏。教学环节中,教师让一位学生在多媒体课件上做标记,此环节设计的意义不明确。小结总结不到位,小结应该是对本节课的总结及给学生布置作业。八、案例音乐课上,老师先用课件展示了异彩纷呈的彝族风情,然后组织学生演唱彝族民歌何西里西,歌曲简单易学,学生很快就学会了。接着,老师将学生分成 6 组,为每组准备了制作彝族姑娘和小伙佩饰所需的珠子、铅丝、羽毛、塑料薄膜、胶水、剪刀等材料工具。学生们高兴地动手制作起来,老师在各组间穿梭指导。大约二十分钟后,学生们完成了作品,此时下课铃响了。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分析老师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答案】该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优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用独特的彝族风情引入课堂,为学生营造情境,并带领学生演唱歌曲,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课程理念。缺点:在小组活动中,音乐课堂要注重音乐实践活动,强调突出音乐课堂特点。且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教师应组织、引导学生多参与“唱跳演”活动,从而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而案例中的教师运用大量的时间请学生进行手工制作,脱离了音乐本身,违背了新课标中“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理念。改进意见:教师应将创造的时间缩短,将课堂重点转移到对歌曲阿西里西的学习上,融入更多的音乐元素,使音乐课堂丰富起来。比如:请学生介绍彝族音乐风情,学生随音乐表现歌曲,说说彝族民族服饰特点,播放歌曲阿西里西组织学生跟随音乐跳彝族风情舞蹈等。同时,也要注重音乐实践,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重在学生去演唱、体会、表现音乐,达到实践要求。九、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2)设定教学重难点。(3)针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设定具体的教学环节和过程。【答案】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熟悉民间故事,发挥想象,感受音乐中不同的音乐情感;能够体验音乐情感的变化,并能简单地描述或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辨别,找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音乐素材与越剧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3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简单表述乐曲中不同段落的音乐要素的变化。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音乐中不同的音乐情感。2教学难点:表述乐曲中不同段落的音乐要素的变化。三、教学用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舞蹈视频。老师设置问题:这是一首有关什么故事的舞蹈故事的内容大家了解吗除了舞蹈之外你一十、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课题名称】音乐主题的写作【教学对象】高二选修“创作”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创作一段音乐主题【主要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两段音乐主题,学会音乐主题的写作。(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阶段(略)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马赛曲和懂你两首作品的 A 段主题,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聆听:A.歌词内容 B.旋律特点 C.节奏特点【答案】本题考查的是对鉴赏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分析。我们要求教学设计首先要完整;随后教学过程的设置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再次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能力;最后教学的内容要注意适度的多元化,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