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doc
-
资源ID:76736430
资源大小:36.5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黑龙江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doc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年教师资格之中学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学能力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名校卷)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当大腿后肌群肌肉拉伤时,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并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治疗()A.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B.热敷、针刺治疗、抬高患肢C.冷敷、局部按摩、针刺治疗D.热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答案】A2、锁骨骨折固定后可采用的包扎方法为()。A.大悬臂带B.小悬臂带C.大、小悬臂带D.两臂固定于体侧【答案】B3、在运动时出现损伤,导致前臂出血时,用指压止血法进行止血时应压迫()至骨面。A.颞浅动脉B.颌外动脉C.锁骨下动脉D.肱动脉【答案】D4、体育教学过程是为实现()而计划、实施的,使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接受各种体育道德和行为教育的教学程序。A.体育教学目的B.体育教学意义C.体育教学目标D.体育教学特征【答案】C5、健美操是融体操、()和音乐为一体的一项运动。A.武术B.柔道C.舞蹈D.柔韧【答案】C6、在田径运动中,裁判员是()A.运动参与者、名次判定者B.竞赛组织者、比赛观看者C.成绩判定者、竞赛服务者D.名次判定者、比赛观看者【答案】C7、体育心理学认为,练习者在动作完成之后由自身感觉系统提供的信息而产生的反馈属于()。A.结果反馈B.追加反馈C.绩效反馈D.自然反馈【答案】D8、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时,需考虑的基本要求是()。A.设计性、实时性和强制性B.绝对性、理论性和调控性C.整体性、连续性和层次性D.规定性、强制性和理论性【答案】C9、以下哪项不属于径赛项目()A.跳高B.竞走C.跨栏跑D.马拉松【答案】A10、乒乓球运动最早发源于()A.中国B.法国C.俄罗斯D.英国【答案】D11、判断人的疲劳程度,当人体主观感觉为累时,此时心率应为()。A.120130 次分B.140150 次分C.160170 次分D.180200 次分【答案】B12、脊髓前角是()。A.感觉神经元胞体集中处B.运动神经元胞体集中处C.感觉和运动神经元胞体集中处D.中间神经元胞体集中处【答案】B13、以下关于终结性评价的描述正确的是()A.可以确定学习效果B.经常在每节课或单元教学结束后实施C.与形成性评价是相对的D.目的是为调整教学方案、提供反馈【答案】C14、判断脑震荡的主要依据是伤后即刻出现()A.短时间的意识障碍B.有明显的头部外伤C.血压异常D.脉搏异常【答案】A15、“增强安全防范能力”属于下列哪一种目标()A.运动技能B.身体健康C.运动参与D.社会适应【答案】A16、以技术学习为主,练习是模仿性的、尝试性的,练习量不是很大的是课的()阶段。A.准备部分B.基本部分前半段C.基本部分后半段D.结束部分【答案】B17、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时,球出手瞬间手指的正确动作是()A.食指用力拨球B.五指同时用力拨球C.中指用力拨球D.中指、食指用力拨球【答案】D18、下列选项中,哪一个关节属于鞍状关节?()A.髋关节B.桡腕关节C.指关节D.拇指腕掌关节【答案】D19、武术中枪术的主要技术包括()A.刺、拦、最B.拦、拿、扎C.缠头、袭脑D.劈、戳、扫【答案】B20、依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以系统传授运动技能为主要目的而设计的教学模式是()A.技能掌握式B.课题研究式C.快乐体验式D.小群体学习式【答案】A21、关于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过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使运动员的水平位移变为垂直位移B.起跳时由脚跟内侧先着地,并迅速沿着内侧过渡到全脚掌C.起跳后身体在杆上成反弓形D.落地时低头含胸,以肩背部及双臂着垫顺势后翻,做好缓冲【答案】B22、中长跑比赛开始后不久,运动员常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头晕、心跳加快、肌肉酸软无力、动作不协调的反应,这种现象称为()。A.过度紧张B.“极点”C.假稳定状态D.真稳定状态【答案】B23、被称为“运动之母”的项目是()A.篮球B.足球C.武术D.田径【答案】D24、运动损伤并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疲劳和饥饿B.过度疲劳和大量出血C.剧烈疼痛和酷暑D.剧烈疼痛和大量出血【答案】D25、为了促进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在哪一阶段教师宜采用降低难度的方法?()。A.泛化阶段B.分化阶段C.巩固阶段D.自动化阶段【答案】A26、上皮组织的功能主要包括()A.保护、分泌、吸收和感受外界刺激B.保护、分泌和吸收功能C.分泌、吸收和感受外界刺激D.吸收和感受外界刺激【答案】A27、手、臂或身体其他部分撑在器械上的姿势称为()。A.转体B.倾C.回环D.支撑【答案】D28、长期运动训练可使心壁结构发生适应性的变化,但不包括下列哪一选项?()A.心内膜B.心肌层C.心外膜D.心瓣膜【答案】D29、学生体育课学习成绩评定常采用的方法是()A.定量评定B.定性评定C.因人而异D.定性评定与定量评定相结合【答案】D30、对体育教学过程的要素与资源进行最优化分析与处理,是哪一选项的中心工作?()。A.教学设计B.教学评价C.课程实施D.课程考核【答案】A31、前臂的内侧被称为()。A.胫侧B.腓侧C.尺侧D.桡侧【答案】C32、衡量人体有氧代谢能力最有效的指标是()A.通气量B.VO2maxC.无氧阈D.最大心输出量【答案】B33、不属于跳马分腿腾跃动作的主要技术环节的是()。A.助跑B.第一腾空C.起跳D.滚动【答案】D34、引体向上对于测定下列哪一项是有效的()A.上肢屈肌群的绝对力量B.上肢屈肌群的耐力C.上肢伸肌群的绝对力量D.上肢伸肌群的耐力【答案】B35、()是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法规性文件。A.学校体育工作条例B.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C.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答案】A36、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该骨位于()A.股骨踝闻窝B.股四头肌肌腱内C.股骨上端D.髌韧带内【答案】B37、糖的有氧氧化过程是在()中进行的。A.细胞质和线粒体B.细胞质C.线粒体D.中心体【答案】A38、小李今年 20 岁,那么小李的最大心率是()。A.220B.240C.200D.230【答案】C39、为了解决好体育教学中“教什么”的问题,教师应注重哪方面的学习?()A.训练学B.管理学C.课程论D.学习论【答案】C40、根据体育课的类型,体育课教案可分为()。A.理论课教案和文字式教案B.理论课教案和实践课教案C.表格式教案和卡片式教案D.实践课教案和文字式教案【答案】B41、身体运动轨迹是指身体重心或身体某一部分的重心或身体某一点在运动时所移动的路线,属于空间特征,其核心内容是()。A.形式、方向和速度B.形式、节奏和幅度C.形式、方向和幅度D.位置、方向和幅度【答案】C42、在急救包扎时,下列哪些受伤部位是采用环形包扎()。A.肘部、膝部B.锁骨、肱骨C.足部、踝部D.额部、手腕【答案】D43、()年,新学制课程标准的公布,正式将学校“体操科”改为“体育课”。A.1922 年B.1923 年C.1924 年D.1925 年【答案】B44、学生在学习任何技术动作时,都会经历“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由不巩固到巩固”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符合()。A.学习集体形成与变化的规律B.体验运动乐趣规律C.运动技能形成规律D.运动负荷变化规律【答案】C45、身体形态的评价指标主要是指()。A.身高、体重、胸围B.体形、体格、体态C.姿势、姿态、动作D.脉搏、血压、肺活量【答案】A46、晕厥是暂时性知觉丧失现象,其主要发生原理是()A.脑部突然一时供血不足B.循环功能障碍C.急性心功能紊乱D.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答案】A47、以模仿鸟兽动作和姿态而形成的中国传统养生术是()。A.易筋经B.五禽戏C.六字诀D.八段锦【答案】B48、有效的准备活动应达到的生理效应是()A.体温适度升高B.血压显著升高C.通气量显著增加D.收缩量速度快【答案】A49、人体速度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A.89 岁B.913 岁C.1316 岁D.1618 岁【答案】B50、用于急性闭合性损伤的早期处理方法是()A.冷敷法B.按摩法C.热敷法D.红外线法【答案】A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陈老师给高二年级上足球选项课,学生 45 人,授课内容是第一次学习脚内侧踢地滚球、停地滚球技术,请根据下列给出的教案片段进行分析。请指出该案例的教法、学法及时间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答案】教法问题该案例设置的教法过于简单,内容过于空洞。在脚内侧踢地滚球技术的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核心,需要在教师巡回的过程前加上让学生练习这一教学环节,只有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才能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学法问题第一次授课,通过老师对于脚内侧停地滚球技术的讲解和示范,学生的认知和理解程度无法立刻体现,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脚内侧停地滚球技术。在学法中对于学生的要求过高,不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效果。在踢地滚球之前最好是让学生踢固定球,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技术。时间安排问题在时间安排上,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时间一共为 10 分钟,作为新授课时间设置偏少,学生这么短的时间内还不能够掌握这门技术的相关知识。教学比赛的时间设置较长,时间分配不均,应把时间花费在着重解决脚对球接触力量、方向的掌握上,同时给学生一定时间自主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二、案例:初二(3)班体育教师周老师安排了一堂挑食与偏食课。课上,周老师向学生简单讲解了青少年挑食与偏食的危害,之后组织学生按照情感意愿自由分组,并指定一名组员调查小组内其他组员的饮食情况,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作全班学生的膳食结构表格。周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善膳食习惯的方案,指导评价每一组学生的学习成果。问题:分析本案例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组织形式。【答案】设计思路:教师先进行知识讲解,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调查,并联系实际了解不合理饮食的危害,接着学生讨论在平时的膳食习惯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案例的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分组教学中的友伴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关系比较好的同学共同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更好地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合力,增强凝聚力。三、我是一名新入职的体育老师,在一次七年级的短跑蹲踞式起跑新授课教学中,我按照起跑的竞赛技术要求进行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课的基本部分阶段,在调整好队形后,我详细地讲解、示范了“各就位”(蹲立双手支撑)、“预备”(抬起臀部重心前移)、“听枪跑”(迅速蹬离起跑器及加速跑)三个环节,还专门强调了“双手支撑间距多少厘米”“抬起臀部后大小腿的夹角为多少”等技术细节,用了大概十五分钟。在示范讲解中,同学们的注意力不太集中,有的交头接耳,甚至打闹。我置之不理,专注于自己的讲解与示范。在随后的学生练习阶段,大部分同学还是不能正确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我反复提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还是不高。问题:(1)请指出该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 分)(2)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对竞技运动项目进行教材化处理。(9 分)【答案】(1)该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按运动项目的竞技要求进行课堂教学。讲解花费时间太多,讲解不精练,过于强调细节,未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讲解的知识是重点、难点。讲述的语言应当精炼,减少不必要的讲解时间,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时间,从而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对课堂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对学生“交头接耳,甚至打闹”的这一行为置之不理,没有做到关注学生。没有设置相应的练习环节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没有相应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简化性原则。首先要简化竞技运动的技战术难度,其次是适当降低负荷量。普及性原则。在具体的教材内容上,逐步改变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模式,增加娱乐性、有效性,使广大青少年儿童都能参与活动。适应性原则。改制的竞技运动要适合学校场地器材和师资力量等条件,形式灵活多样,运用方便,有广泛的适应性。教育性原则。改制的竞技运动要强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从身、心、群三个方面培养学生,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针对材料中的短跑蹲踞式起跑过程,教师应简化难度,不要过多强调细节,如“双手支撑间距多少厘米”“抬起臀部后大小腿的夹角为多少”等小细节。教师要提高教学内容的普及性和适应性,可以多创设一些教学游戏、比赛等,如起跑接力比赛。四、高一(1)班排球垫球新授课,张老师安排学生的第一个练习是自抛自垫,大部分学生练习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进入两人一组的对垫练习时,由于经常掉球,大部分同学又在做自垫练习。看到这种情况,张老师及时做了微调,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我们现在要不要来一组小组间的 PK 呀!小组的每一个同学都要争取垫 3 次以上,看哪一组垫球的总次数最多。”听到老师的建议后,同学们纷纷响应,经过小组内部的简单讨论后,全班同学全神贯注地投入了小组成员之间的对垫练习,一边垫一边数“1、2、3、4、”,课堂氛围异常激烈。问题:(1)分析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变化的原因。(6 分)(2)请指出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列出 3 种提高垫球技术的练习方法。(9 分)【答案】(1)课堂氛围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从枯燥的垫球练习,改为积极引导学生以小组运动竞赛的方式进行练习,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交给学生,更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助于调节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运动竞赛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组间竞争,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合理的目标(垫 3 个球)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增强成功的体验。(2)不足:对于新授课,老师没有讲解示范,直接让学生进行自抛自垫,学生很难完成。练习内容设置不合理,在同学们还没有掌握垫球技术时就开始进行两人一组的对垫练习,导致学生重新进行自抛自垫练习;在没有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基础上进行比赛,不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体育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保证一致的教学进度,有些学生分组对垫,有些学生重新开始自抛自垫。练习方法:徒手模仿练习,听教师口令做原地垫球徒手动作;看教师手势做前、后、左、右的移动垫球练习。击固定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双手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垫击球动作。两人或三人一组,一人抛球,另一人或两人轮流向左、右、前、后移动垫球。要求移动速度不宜过快,垫出的球要稍高,并控制好落点。垫球者尽量做到正对垫球方向垫球。五、案例:在某高中,某同学向李老师请教:“老师,我参加下个月的学校运动会,报了 100m 跑和跳远,我在练习的时候,前 70m 还好,跑到后 30m 就感觉跑不动了,这是什么原因?”李老师听后很高兴,就给他讲解。请用运动生理学分析该同学“最后 30m 跑不动的原因”。【答案】ATP 是一切生理活动的直接能源,但体内 ATP 的贮量有限,在它消耗的同时,必须重新合成 ATP,人体内重新合成 ATP 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磷酸肌酸或 CP 的分解、糖无氧酵解(以下简称糖酵解)和三大能源物质的有氧氧化三条途径,对应这三条途径,人体有三个基本的能量系统,即 ATP-CP 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氧化系统。ATP-CP 系统是由 ATP 和 CP 构成的能量系统其供能时的能量来源于 ATP 和 CP 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断裂所释放的能量,因此,该系统又称为磷酸原系统。AIP 在肌肉中的贮量很少,若以最大功率输出,仅能维持 2s 左右。当运动的持续时间在 108 以上且强度很大时,ATP-CP 系统已不能满足运动的能量需要;此时,运动中再合成 ATP 的能量主要由糖酵解来提供。糖酵解系统是指糖原或葡萄糖在细胞浆内无氧分解生成乳酸过程中,再合成ATP 的能量系统。由于最终产物是乳酸,故又有人称其为“乳酸能系统”。乳酸是一种强酸,在肌肉产生后可扩散进入血液,虽然血液中有酸碱缓冲对可以缓冲它,但乳酸产生过多过快,就会在体内聚积,超过了机体的缓冲能力和耐受能力时,会破坏内环境的酸碱平衡,限制糖的进一步酵解,影响 ATP 的再合成,导致机体疲劳。有氧氧化系统是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彻底氧化成H20 和 C02 的过程中,再合成 ATP 的能量系统。该系统是三个能量系统中最复杂的。糖、脂肪和蛋白质在氧气充足时都能被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再合成ATP。由于糖,特别是脂肪的贮量大,且无乳酸产生,故有氧氧化系统能够持续地长时间供能,是长时间耐力运动中占支配地位的能量系统。当运动中氧的供应能满足氧的需要时,如长时间耐力运动,运动所需的 ATP 主要由该系统提供。由于百米跑运动属于短跑项目,时间较短,属于无氧运动,因此靠乳酸能系统供能。而该同学是高中生,肌纤维中糖原存量较少,供能能量较少,同时耐乳酸能力较弱,因此会出现“后 30m 跑不动”现象。六、高二年级篮球选项课,教学内容是行进间低手投篮,从开始部分到准备部分,李老师对学生始终严格要求,分组练习时,刚开始学生积极性很高。几次练习后,王同学等几个水平较高的学生开始尝试各种上篮动作,正好被李老师巡回指导时发现,李老师要求王同学等 4 名学生到跑道上连续“蛙跳”10 分钟。此后,同学们恢复到了刚开始练习时的秩序,但很多同学已没了刚开始的兴致。李老师对学生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为什么?(6 分)【答案】老师的处理方式不太合理,就体育课的教学方式而言,应该采用鼓励式和诱导式的教学,而避免批评式和惩罚式的教学,这种方式不仅对被批评对象的积极性造成影响,而且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也会造成不利影响,不会对教学过程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老师自身而言,当发现学生没有按上课要求内容练习时,也应该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强调不够,而不是直接去批评或惩罚学生。七、某校初二有几个调皮学生,成绩不好,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班主任多次批评教育仍无效果。校长跟体育组张老师说:“这几个调皮鬼就交给你管了!”接到任务后,张老师将几个学生叫到一起。张老师:听说你们都挺活泼的,也都喜欢体育,是这样吗?学生七嘴八舌:我们确实都喜欢体育!但班主任总说我们是“捣蛋鬼”。张老师:那么你们愿不愿意跟我学足球?学生异口同声:愿意!张老师:那好!那从今天开始,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来跟我练足球!开始时,张老师说:“踢球要动脑筋,没有文化知识照样踢不好球。”一周后,学生们练得热火朝天,劲头十足。这时,张老师进一步提出要求:“你们每天上课都必须认真听讲,不许捣乱!否则就不让你们踢球了!能做到吗?”学生异口同声:“能!”几周下来,这几名学生说到做到,学习情况明显好转。经过几个月的时间后,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上升到了中上游水平问题:(1)张老师是如何借助体育手段来教育学生的?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2)作为体育教师,结合案例阐述开展校园足球的重要意义。(9 分)【答案】(1)张老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喜爱足球运动的这一爱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个性优势。从而树立起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开展校园足球不单单是针对足球运动的社会地位,更主要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全面发展。把足球踢进校园,把足球踢进课堂,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容易产生心理压力。参与足球运动,能为学生带来愉快的体验,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体质,使他们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在学校生活中,要想增强学生体质,最重要的途径是参与体育活动。另外,意志品质并非与生俱来的,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团队合作等优秀品质,需要一个教育的过程,而这种教育的最佳方式就是让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足球是一项体育运动,体育充满着理性和哲学思维,长期进行足球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在实践中会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知与行为,使自己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八、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提供的条件,设计出 25 分钟的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教学对象:初二(1)班,50 人。教学条件:篮球场。教学内容:(1)单手肩上投篮;(2)身体素质练习。教学器材:录音机 1 台,篮球25 个,其他器材。【答案】【教学目标】(1)学习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发展灵敏性、协调性。(2)感受不同角度的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研讨动作的合理性,激发学习积极性。(3)发现影响投篮准确性的因素,形成正确的投篮动作概念。(4)学生达到 75的模拟篮筐投篮命中率,养成互帮互学,积极动脑以及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分组练习为主,其他辅助练习并存。【教学过程】(1)准备部分课堂常规,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安排见习生。行进问徒手操,游戏“双人背球”。四列纵队分两组进行,两人一组背靠背把篮球背着进行接力赛。(2)基本部分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原地持球准备姿势出手投篮,甩腕、手指拨球。九、阅读材料,设计一堂 45 分钟的课程,列举出基本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班级人数:初一学生,40 人;场地:操场;器材:体操垫;学习内容:鱼跃前滚翻。【答案】一十、案例:某教师给初中二年级某班的学生上“鱼跃前滚翻”的技巧课,技术动作的教学顺序:(1)教师和一名学生代表分别作了前滚翻动作示范;(2)教师示范、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并让学生总结二者的区别与联系;(3)讲解示范练习方法,学生多种形式分组练习(“组内同质,组问异质”“差异化教学”“分组竞赛合作学习”“友伴分组”),教师巡视指导;(4)分卡片指导学生自我评价。问题:(1)结合新课标分析案例运用了什么教学方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2)本课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提出改进方法。【答案】【知识点】教学方法。(1)案例运用的是自主一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这节课的教学案例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是分组形式实现了“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差异化教学”“分组竞赛合作学习”“友伴分组”等多种形式的分组。这些分组方式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实施起来效果尤其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第一,案例中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利用不同的分组方式让学生明白在小组内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通过变换分组方式让小组成员担任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小组中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相关知识强化学生的合作学习。第二,案例中采用不同的分组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建立多边互动突破原有的教师和学生或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交往的局限性与单一性。同时教师还能及时发现小组同学互动的积极面,鼓励小组成员相互帮助、理解、支持、分担和分享,鼓励他们相互表达关心等合作交往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和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发展。第三,采用多种分组形式有利于组际之间的交流。通过多种分组形式的变化增加组间的合作交流,各组学生都能够得到本组及其他组学生的经验和成果促进学生观点与认识的升华,以此来增强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利用集体因素和学生的互帮互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多种形式的分组合作练习既是该案例的优点也是不足之处。因为分小组合作的方式过多容易导致真正用在动作学练上的时间很紧。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均容易流于形式,而没有真正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在体操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和教法本身就蕴含着小组合作的因素,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非常容易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因而应该依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再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分组合作形式及合作形式变化的次数。案例中的分组合作以“组内同质,组间异质”为主,在练习过程中可以相邻两组的成员或是同组内的组员组成临时友伴小组,相互帮助、指导进行学练。这样减少了大规模的重新分组节约课堂时间,同时还能让学生体验与不同的伙伴合作学习的不同之处,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更好地形成与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