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doc
-
资源ID:76737129
资源大小:40.50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黑龙江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doc
黑龙江省黑龙江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 B B 卷含答案卷含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毒性中药的药性峻烈,掌握其用法用量显得尤为重要。用量 0.0150.03g,多入丸散用的毒性中药是A.生附子B.蟾酥C.生甘遂D.红粉E.天仙子【答案】B2、小提琴协奏曲思乡曲出自马思聪的哪部作品?()A.内蒙组曲B.西藏音诗C.第一回旋曲D.牧歌【答案】A3、下列音乐术语中速度比 Andantino 慢的是()A.GraveB.ModeratoC.AllegroD.Presto【答案】A4、不用钢琴,即可进行多声部音乐创作,或看着乐谱即能在意识中再现音乐音响,产生共鸣,此特征描述的是()。A.情感体验B.即兴创作C.体态律动D.内心听觉【答案】D5、“老师让学生根据三个画面威武的雄狮、奔腾的骏马、快乐的小鸟,用口风琴即兴吹奏自编的旋律”,这一教学活动强调的是()。A.创造B.演唱C.讲解知识D.练习识谱【答案】A6、下列选项对汉代音乐发展论述错误的是()。A.秦朝时期就已经建立了乐府B.著名的音乐家李延年根据西域音乐创作出“新声二十八解”C.汉代乐府的任务就是大规模、大范围地采集民间歌谣D.汉代乐府中有大乐司、乐师等乐官,且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答案】D7、被誉为“中国无产阶级音乐的奠基人”的是作曲家()。A.冼星海B.聂耳C.任光D.吕骥【答案】B8、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音乐家是()。A.沈心工B.李叔同C.萧友梅D.赵元任【答案】B9、探究性学习的形式不包括()。A.集体、个人探究B.小组探究C.小组、集体结合探究D.教师、学生探究【答案】D10、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体裁是()。A.艺术歌曲B.进行曲C.抒情歌曲D.叙事歌曲【答案】B11、下列哪个是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弦乐器()A.三味线B.尺八C.伽椰琴D.萨朗吉【答案】A12、砒石内服量应控制在A.0.0020.004gB.0.0150.03gC.12gD.36gE.315g【答案】A13、教师进行音乐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A.教学目标、教材内容B.教学目标、学生特色C.学生特色、教材内容D.教材内容、教学策略【答案】A14、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识读乐谱”?()A.用声音、语言、动作表现节奏B.跟随老师唱出乐谱C.认识常用音乐记号D.用人声模仿器乐音色【答案】D15、近日气候骤冷,调摄不慎,患者出现了恶风畏寒,头痛时作,痛连项背,遇风尤剧,苔薄白,脉浮。证属风寒头痛,应选用的方剂是A.桑菊饮B.羚角钩藤汤C.通窍活血汤D.川芎茶调散E.桑杏汤【答案】D16、音乐教师在讲授青春舞曲一课时,在教授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氛围,同时发展学生全面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整体聆听后,让学生结合着该歌曲进行声势练习。这名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种音乐教学法?()A.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B.奥尔夫音乐教学法C.日本铃木镇一音乐教学法D.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答案】B17、在演奏野蜂飞舞这首乐曲时,下列哪项速度记号合适这首乐曲()A.ModeratoB.LentoC.PrestoD.Andante【答案】C18、瞿小松的第一交响曲以表现一个热血青年为主题,该交响曲属于无标题音乐,其副标题是()。A.“献给 1986 年我的朋友们”B.“献给我的爱人”C.“献给一位伟大的人”D.“献给我可爱的祖国”【答案】A19、下列作曲家与作品对应有误的是()。A.欣德米特一画家马蒂斯B.斯特拉文斯基一浦契涅拉C.勋伯格一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D.马勒一大地之歌【答案】C20、“在欣赏拥军秧歌时,学生拿红绸带随音乐扭秧歌,表现陕北大秧歌表演时的情境。”这一活动属于初中表现领域的哪个内容?()A.演唱B.演奏C.综合性艺术表演D.识读乐谱【答案】C21、下列乐器中,不属于广东音乐最常用的乐器是()。A.云锣B.高胡C.扬琴D.秦琴【答案】A22、“音乐能力倾向是学习音乐的潜能,这种潜能是与生俱来的,是个体进行音乐学习的基础,它是遗传与早期经验结合的产物,受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的双重影响”。提出这个理论观点的音乐教育家是A.达尔克罗兹B.奥尔夫C.柯达伊D.埃德温?戈登【答案】D23、创作第一部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的作曲家是()A.贝多芬B.韦伯C.门德尔松D.瓦格纳【答案】B24、弗拉门戈是用吉他伴奏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源于哪个国家()A.阿根廷B.墨西哥C.西班牙D.葡萄牙【答案】C25、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A.隋唐时期乐教主要由乐府组成和管理B.孔子发展完善了东周时期的官学乐教C.西周时期音乐的主要教材是诗,即诗经D.魏晋时期阮籍提出了“声无哀乐论”【答案】C26、()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自我监控的能力以及对学习负责的态度。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学习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改善的过程。A.自评B.互评C.他评D.定向评价【答案】A27、任老师在讲授祝你平安这节课的时候,积极地进行范唱、范奏。这体现了音乐课程的()原则。A.情感性B.愉悦性C.实践性D.音乐性【答案】A28、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A.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B.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京剧C.中国黄梅戏、意大利歌剧、印度梵剧D.中国京剧、希腊悲剧和喜剧、中国豫剧【答案】A29、在欣赏保卫黄河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介绍创作背景,用时 5 分钟。其余的时间用于欣赏音乐、演唱歌曲,用时 35 分钟。试问该教师的时间分配是为了遵循哪一音乐教学原则?()A.音乐性原则B.形象性原则C.愉悦性原则D.创造性原则【答案】A30、弄臣是意大利作曲家()的作品。A.罗西尼B.贝里尼C.威尔第D.唐尼采蒂【答案】C31、某女性患者表现为头昏眼花、视力减退,肢体麻木,月经量少等症状。按照藏象理论,回答以下问题。A.肝主藏血B.肺朝百脉C.心主血脉D.肾主藏精E.脾主生血【答案】A32、成人末梢血白细胞的参考范围是A.(15.020.0)109LB.(3.510.0)109LC.(4.010.0)109LD.(4.05.5)1012LE.(3.55.0)1012L【答案】C33、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属于音乐新课程的特点的是()。A.加强人文教育、强调课程综合、注重学生体验、关注知识创新B.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重建评价机制、实现民主管理C.加强人文教育、强调课程综合、培养创新精神、实现民主管理D.改变学习方式、培养集体精神、注重学生实践、关注知识更新【答案】D34、下列属于打击乐合奏的代表性作品是()。A.滚核桃B.欢乐歌C.八骏马D.旱天雷【答案】A35、在一个单元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以“旅游”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不同的国家,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感受各种各样的音乐风格,感受世界音乐的魅力。该教师的行为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的哪一基本理念?()A.彰显美育功能B.理解多元文化C.强调音乐实践D.深化情感体验【答案】B36、下列不属于朝鲜传统乐器的是()。A.大芩B.尺八C.玄琴D.伽耶琴【答案】B37、亚非拉音乐是人类音乐文化的发祥地,对世界音乐的影响很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东亚歌曲四岁的红鬃马采用呼麦的唱法B.马林巴琴是拉丁美洲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C.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教曲D.非洲音乐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黑人居住地区的音乐【答案】C38、在一堂高中音乐课上,教师播放了一首民间艺人演唱的流行歌曲,并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节奏等基本要素。在知识拓展中让学生根据旋律线条创编新的节奏。该教师的教学体现了()原则。A.情感性B.实践性C.音乐性D.形象性【答案】B39、文艺复兴时期的帕莱斯特利那属于()。A.勃艮第乐派B.罗马乐派C.威尼斯乐派D.尼德兰乐派【答案】B40、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根本就是“数,,美就是数的和谐与比例,例如,音乐的音高、节奏都是依照数量的比例组成,各种不同数量的比例会产生不同的美。”此观点属于哪个美学学派?A.形式主义B.自然主义C.表现主义D.存在主义【答案】A41、海顿的作品四季是一部()A.交响曲B.弦乐四重奏C.清唱剧D.协奏曲【答案】C42、表现性评价是指教师为测试学习结果而创设与其应用情境相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下列评价方式属于表现性评价的是()A.学生用口风琴吹奏学唱过的歌曲旋律B.教师用书面试卷测试音乐常识C.老师将本学期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做成评价表D.学生将基本资料、音乐学习专长及心得做成个人档案【答案】A43、含吲哚美辛成分的药物不良反应达A.1525B.2535C.3550D.35%50%E.30%50%【答案】C44、下列哪个民族的传统民歌是单声部形式?A.蒙古族呼麦B.侗族大歌C.壮族双声D.飞歌【答案】D45、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是()。A.社会价值B.个人价值的实现C.身心素质D.社会需要【答案】C46、在学习雪绒花时,教师反复播放音频,结合影片介绍背景知识,并进行拓展,学生了解了“雪绒花”蕴含的情感,感受到了奥地利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上做法达成了本课的()目标。A.审美性B.实践性C.人文性D.时代性【答案】C47、交响诗和交响曲的主要区别是()。A.乐器的数量B.乐器的种类C.篇幅的大小D.乐章的多少【答案】D48、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出自电影()。A.泰坦尼克号B.魂断蓝桥C.音乐之声D.出水芙蓉【答案】C49、某些化学药品与某些适当的中药合理联用,不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还可以降低某些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和用药剂量。A.黄连.黄柏与呋喃唑酮B.甘草与呋喃唑酮C.磁朱丸与诺氟沙星D.参茸片与格列本酮E.防风通圣丸与阿司匹林【答案】A50、斗牛士之歌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片段?()A.茶花女B.卡门C.魔笛D.唐璜【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下面的教学课例,对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音乐鉴赏马太受难曲(巴赫)【教学内容】音乐鉴赏马太受难曲;拓展欣赏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教学目标】1听辨马太受难曲,感受宗教复调音乐的美,使同学们理解巴洛克时期的音乐。2教师通过让学生聆听各部分音乐主题、组织小组讨论,使学生能够准确听辨和理解巴赫的复调音乐作品。3分析第 1、72 以及 78 分曲的音乐形象,以及巴赫的其他音乐成就。【教学重点】马太受难曲主题听辨,理解复调音乐的形式【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2介绍巴赫生平和马太受难曲的内容以及历史地位。3聆听乐曲,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感受。(黯然、悲沉)4提问同学们从哪里听出这样的感受?(介绍第 1 分曲展示的内容;第 72 分曲的圣咏旋律,第 78 分曲的长时值、自由演唱记号等)【答案】这个课例存在教学上的闪光点,但更多的是教学设计和授课内容上存在的问题,因此这是一个问题案例。一方面,上述课例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闪光点:(1)教案来看,本课包括课程名称、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过程片段,教案写作总框架较为完整:(2)教学内容 1 二关于马太受难乐各片段音乐主题的分析较为透彻,能够具体到音乐本体和创作背景:教学重点问题设置南表及里、循序渐进:(3)小结部分上升到“理解音乐多元文化”的层面,拓宽了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这些都体现了新课程“重视音乐实践”“理解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这是本课设计的“亮点”部分。但另一方面,课例中的课程设计也存在一定的问题:(1)三维目标书写不规范,音乐学科的三维目标应当依次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课例中层次混乱;新课程明确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来进行课堂教学,课例中的三维目标频繁出现了“使同学们”“使学生”等词,从语言逻辑上来看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因此是不正确的。(2)教学内容的预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完全体现。课例中的教学内容预设了“拓展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一项,但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完全没有体现,反而介绍了“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区别”,这一项在教学内容的预设中也没有提及。(3)聆听准备不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多次聆听乐曲可以有效地把握乐曲,为进一步探究学习做好准备;课例中只聆听了一次,不够充分;(4)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缺乏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填充,这样就无法引起学生兴趣,使原本生动的音乐课堂变得枯燥乏味。综上所述该课例中的一系列问题违背了新课程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的基本理念的实施建议,因此,建议教师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围绕新课程的理念展开教学。二、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评价。【课题名称】音乐主题的写作【教学对象】高二选修“创作”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创作一段音乐主题【主要目标】通过欣赏、分析两段音乐主题,学会音乐主题的写作。(其他目标略)【教学过程片段】1导入阶段(略)2展开阶段:新课教学(1)欣赏马赛曲和懂你两首作品的 A 段主题,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聆听:A歌词内容 B旋律特点C节奏特点 D节拍特点 E结构特点(2)通过讨论、分析乐谱,掌握进行曲、抒情歌曲两种体裁主题的写作特点。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答案】(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突出了音乐学科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对歌词内容、旋律特点、节奏特点、节拍特点、结构特点多次聆听,后来通过讨论分析,掌握进行曲、抒情歌曲两种体裁主题的写作特点等,足以说明进行曲与抒情歌曲所表现的不同的美感。(2)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在布置写作任务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创作形式,参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在活动中还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并进行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在艺术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3)没有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高中生的自尊心很强教师在评价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只是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地方,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给出积极实用的评价建议,进而充分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三、春节期间,刘老师回家探亲,由于受新冠疫情影响,开学前学校通知她要在家里进行线上音乐教学,刘老师计划在开学第一课教学生唱一首正流传火热的网络歌曲,这首歌曲歌颂了奋战在一线的义务工作者,刘老师先仔细分析了歌曲的节拍节奏、调式调性、旋律难点以及情感,再探索歌曲创作的相关信息,之开始熟悉直播平台的操作、着手制作课件.问题:结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版)基本理念,分析刘老师教学中的优点,并说明理由。【答案】四、案例:在介绍舞蹈千手观音时,陈老师发现后排的一个女生没集中注意听课。而当播放千手观音视频进行欣赏时,她却很专注的模仿视频中的舞蹈动作,影响了周围同学安心听课。于是陈老师将她叫到前面来。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让她在前排空位处坐下听课直至下课。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理念,综合上面的教学案例片段,简述自己的观点。【答案】这个案例是一个问题案例。本节课为一节舞蹈欣赏课,主要欣赏的是舞蹈千手观音。本案例中教师看到一学生不专心听课时并没有制止,而教师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其实有助于实际教学,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醒。或者在课后的时候针对这一点进行反思,为什么会有学生不愿意听这些课堂知识,我们是否可以改变一下教学方法?后来这个学生在看到视频时,模仿其中的动作,影响了其他学生上课。老师对此进行了批评,这在师生之间产生了更远的距离。教师本应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反而成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扼杀者;本应是音乐美的传递者,实际效果却成了审美能力的摧残者;本应是情感、态度的促进者,没想到竞成为学生成长的阻碍者。新课程观强烈呼唤的是一种“合作伙伴”式的师生关系,教师处于平等中的“首席”位置,师生成为音乐学习中的“挚友”,在通向“美”的跑道上携手共进。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完全变了,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即学生从原来的服从者转变为今天合作的一方,教师也从原来的指挥者转变为今天合作的另一方。案例中的女学生模仿视频动作的这个欲望我们可以鼓励,甚至可以邀请这个学生上台进行舞蹈的模仿从而达到整体都参与的一个热闹的气氛。五、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理念,分析课例,并对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进行点评。采茶舞曲教学目标:1通过道茶、品茶、咏茶三个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通过聆听茶歌,体会民歌中山歌、小调的特点及地域性。2通过用方言对歌曲采茶舞曲的重新演绎,让学生了解方言对民歌风格形成的作用,提高其演唱兴趣。3感受江南民歌艺术的魅力,以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的激情。教学用具:教室的布置(茶座式)、茶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先播放一段电影片段,请学生分析一下所播放的电影片段的片名是什么?片中人物在做什么?(播放电影刘三姐中姑娘们茶山采茶对歌片段)通过片段可以看到一片茶山,人们在一边采茶、一边唱着荼歌,其中都离不了一个“茶”字,这也正是今天要聊的话题。二、道茶中国是茶的故乡,说到中国人与茶的渊源,不得不提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几千年前“神农尝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以解之”。“神农尝百草”,无意品出了茶的妙趣。从此,中国人与喝茶结下了不解之缘。【答案】首先整节课的设计很独特新颖在品茶中学音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习兴趣。其次,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无论在茶道环节还是在运用不同方言演唱的地方都能体现这一点。最后,在教学方法上,教师通过对比不同方言带给歌曲风格的影响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体验,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不足之处在于:(1)缺少教学重难点。音乐是聆听艺术,音乐课程应“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应加入教学重难点模块:【重点】能够用方言演唱歌曲采茶舞曲,提高演唱兴趣;【难点】通过聆听茶歌,感受江南民歌艺术的魅力。(2)设计中并没有体现教学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内容都放在茶道上,最后才进入歌曲的学习,违背了“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这一教学理念,这样的安排不合理,也没能突出教学重难点,同时在教学实施中可能会引发很多新的问题使教学逐渐偏离原先预定的轨道。(3)设计中没有涉及音乐实践、创造环节。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该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而此课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设置有关于音乐欣赏、创造等教学活动。没有体现出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不能够激发学生音乐创造的兴趣,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更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违背了“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基本课程理念。(4)新课标着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不论在教学设计里还是在教学实施中都要体现,而上述案例在教学目标中出现了错误的行为主体“让学生”“唤起学生”,都是不对的。(5)根据音乐学科审美性及情感性的特点,教学目标中要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要位置,而本教学设计中把它置于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后面,违背了新课标的理念。名师如何巧解题?查看视频解析六、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评析(7 分),并说明理由。(8 分)课程的名称艺术歌曲的成熟一舒伯特的歌曲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鉴赏魔王主要目标聆听魔王,感受与分析歌曲的音乐情绪和形象,了解艺术歌曲的特征。教学过程(前略)展开阶段:新课教学学生阅读了解德奥浪漫主义乐派,舒伯特及其音乐创作。欣赏魔王(1)学生阅读材料并讨论以下问题:歌词谁的诗作?表达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什么乐器伴奏?【答案】该课例在教学设计上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一些问题:(1)这是一节音乐鉴赏课,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应坚持以聆听音乐为主的教学原则,倡导学生对音乐作品整体性的审美感知和亲身体验。而这节课的展开部分阅读材料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没有做到“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2)新课教授环节过于简单,只带领学生聆听了一遍就进行对“艺术歌曲”的总结,没有进行分段欣赏,也没有对主题旋律学唱的环节。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根据音乐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听赏环节中唱、奏音乐主题或随乐律动,并适当穿插相同题材歌曲演唱或综合艺术表演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音乐听赏参与感,体验作品的音乐情感,加深音乐理解。(3)聆听音乐时,教师没有进行设问,只是让学生干巴巴的去听,这不利于深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也没有突出音乐的特点。因此,教师可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沟通和交流对音乐的感受与理解。也可创设体验音乐的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结合与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启发学生领悟音乐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内涵。七、案例: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学习非洲鼓乐的基本节奏。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欣赏完非洲鼓声后,江老师正准备引导学生根据记忆中的几段非洲鼓乐节奏进行练习。突然,李勇说:“老师,我们想跟其他组斗鼓,行吗?”老师愣住了,因为教学设计里没有这个环节,老师想了想,问:“你行吗?”李勇马上说:“没问题!我在小学时是民乐队敲鼓的,这个我最在行了,哈哈!”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斗鼓”比赛开始了,直到下课。问题: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对上面的案例片段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简述理由。【答案】本题考查的是鉴赏课的授课过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但在教学秩序上,应能够完成本节课的内容及三维目标的内容,“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2.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3.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根据此进行课例点评。八、案例:在音乐欣赏模块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带领学生赏析印象派音乐,教师选取了几首有代表性的印象派音乐作品,边听边讲。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了一首又一首,当听到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时,教师发现学生们都低着头,各忙各的。问其原因,一同学站起来回答说:“没有歌词,不知道讲的是什么,像催眠曲,听起来想睡觉。”针对此现象,教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答案】教师要注重课堂设计、导入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还要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化。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生学习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在教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方法,不要将知识点讲得过于深奥、晦涩难懂。在学习亚麻色头发的少女时,可结合学生熟悉的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等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发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色。虽然是鉴赏课,教师仍要注重音乐活动的丰富性。时下的一些流行音乐歌词浅显、旋律朗朗上口,教师不妨借鉴,在聆听曲目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旋律填入自己认为合适的歌词。这样也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九、案例:楚老师在高一年级“音乐鉴赏“模块的教学中发现,来自本市一部分地区的学生音乐素质较好,看得出接受过较专业的音乐训练;而另一部分地区的学生则不甚理想,有些学生甚至连简谱都不认识,于是她决定将音乐课改为小组学习的形式,每个小组由音乐素养较好的合音乐素养一-般的同学混合组成。同时为鼓励组员间的互相帮助,楚老师将期中、期末考核形式定为小组表演的形式为主,小组表演的总分数对本组组员的个人成绩有直接影响,以促进组员之间的积极互动与合作。问题: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基本理念,分析楚老师教学中的优点(7 分),并说明理由。(8 分)【答案】首先楚老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第一,楚老师在教学时能够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小组合作方式给予解决。这符合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的理念。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首先确保高质量地开好开足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一一“音乐鉴赏”,还应大力开发课程资源,以保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自主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力求使每个学生获得普遍的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富有乐趣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教师对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提供进一步发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和引导他们在集体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楚老师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探究与创造活动,倡导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以音乐为媒介,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第三,楚老师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都以表演小组方式进行是生动活泼、富于实效和具有音乐课程特点的评价方式。这类方式能充分体现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气氛。通过此类师生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达到相互交流和激励的目的。综上所述,楚老师的教学符合课程标准,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十、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面教学课例,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进行点评。【课题名称】瑶族舞曲【教学内容】欣赏瑶族舞曲教学目标:1聆听瑶族舞曲,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音乐情绪,参与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2能用乐器演奏部分音乐主题并能自选主题填词演唱。教学重难点:体会乐曲不同部分的音乐情绪,参与音乐实践。教学工具:磁带、录音机、竖笛、钢琴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播放乐曲瑶族舞曲(民族管弦乐演奏),学生听音乐进教室。二、导入新课刚才播放的是由民族管弦乐演奏的乐曲瑶族舞曲,旋律优美动听。说到瑶族,你能否说一说你对它的认识呢?学生讨论并回答。【答案】(1)优点:本教学课例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非常充实,逻辑严谨。在导入环节通过营造气氛。稳定学生的情绪。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铺垫。播放由民族管弦乐器演奏的乐曲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地欣赏乐曲。通过演唱及演奏熟悉音乐主题,进行音乐形象的联想,进一步了解乐曲。最后,通过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填词、排演,将欣赏、体验、创作融为一体,在实践中理解、表现音乐。(2)缺点:教学目标未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且教学目标不完整,缺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过程过于“平铺直叙”,教师应善用音乐教学策略,创设音乐教学情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关注相互合作探究,加强学科综合实践,强调比较鉴别;教师要善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四、总结”环节中,播放阿里西里的意义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