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反向破7对股债有何影响.docx
-
资源ID:76746838
资源大小:411.7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反向破7对股债有何影响.docx
随着内外部压力的趋缓,12 月 5 日,离在岸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均重回 7 以内。短期来看,美元疲弱,国内经济预期改善,叠加年底积压的结汇需求,我们认为人民币在利多的集中释放下或将保持强势。展望未来,后续待市场消化利多因素,结汇需求释放之后,人民币或重回震荡态势,未来经济基本面是否能顺利扭转“弱现实”将决定明年人民币是否可以持续升值行情。从人民币汇率与 A 股之间的联动性看,当前人民币偏强和 A 股持续修复有望同步进行。 如何看待人民币反向破 7?美元指数拐点已现,非美货币涨势良好。今年 1-9 月,在美联储大幅加息对抗通胀、俄乌冲突爆发催生避险情绪升温、能源等大宗商品高价导致部分资源进口国贸易收支恶化等因素影响下,美元指数表现强劲,非美货币则出现不同程度贬值,横向对比来看人民币表现出一定韧性。10 月以来,美元指数在经历短暂盘整后,随着低于市场预期的美国 10 月整体通胀和核心通胀数据出炉、以及部分美联储官员偏鸽的发言,美元指数开始回落。由于来自美元指数的压制趋缓,非美货币录得不同程度的升值,尤其是前期跌幅明显的英镑、日元等修复弹性更大。其中,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从 7.32 的高点持续下行,并于 12 月 5 日反向破 7。图 1:今年 1-9 月,美元指数表现强劲,非美货币明显走弱(%)较年初相比,各货币兑美元的涨跌幅25.0%20.0%15.0%10.0%5.0%0.0%-5.0%-10.0%-15.0%-20.0%美元指数墨西哥比索港币越南盾加元 瑞郎印度卢比林吉特人民币澳元 泰铢 新台币菲律宾比索欧元韩元新西兰元日元英镑-25.0%W 注:数据选取时间为 2022 年 1 月 4 日-9 月 27 日图 2:11 月以来,美元拐点已现,非美货币涨势良好(%)较11月初相比,各货币兑美元的涨跌幅12.0%10.0%8.0%6.0%4.0%2.0%0.0%-2.0%-4.0%-6.0%日元新西兰元韩元泰铢 林吉特英镑 瑞郎 欧元 澳元 新台币菲律宾比索人民币越南盾墨西哥比索印度卢比加元港币美元指数-8.0%W 注:数据选取时间为 2022 年 11 月 1 日-12 月 2 日超预期的非农数据为何没能显著提振美元指数?非农数据超预期,但难掩美国经济下行压力对于就业市场的影响,美元指数交易的主线或仍是“预期加息放缓”。11 月美国非农数据出炉后,不同指标的组合对美元指数的交易构成两条逻辑:一方面,美国 11 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 26.3 万人,高于市场预 期,距离疫情前 20 万人的平均水平还有一段距离。失业率仍处于 3.7%的低位水平,同 时平均时薪环比录得 0.6%,高于前值和预期值。以上数据显示出美国就业市场仍然紧俏,通胀粘性不容忽视,惯性思维下美元指数跳升至 105。但另一方面,部分就业指标表明, 美国经济下行压力逐步向就业市场传导,包括职位空缺数高位回落、零售/批发/制造业新 增就业人数下滑、人均产出下降等。美国就业市场降温趋势的进一步确立,使得市场重 回“预期美联储加息放缓”的逻辑,导致美元指数在向上突破 105 后开始乏力,并再度 回落至 104。后续即使在全球经济超预期衰退的极端假设下,由于避险情绪升温推动的美 元升值或仅是阶段性的。当前美元指数的拐点大概率确认,人民币的外部压力进一步缓 和。图 3:11 月美国非农数据出炉后,美元指数先涨后跌(1973 年 3 月=100)注:数据截至北京时间 2022 年 12 月 5 日上午 11 时欧美货币政策边际变化的差异或进一步确认美元指数拐点,人民币的外部压力缓和。通胀形势上,尽管薪资增长的粘性是美国通胀或出现反复的潜在风险,但其通胀拐点已现。对于欧元区,在俄乌冲突以及储备过冬能源的催化下,其高通胀的主要贡献力量来自高企的能源价格。11 月,欧元区调和 CPI 同比虽有所下行,但 10%的绝对水平显示出欧元区仍面临更为严峻的通胀形势。在此背景下,市场对于欧央行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取向博弈存在节奏差,这或在一定程度上支撑欧元的短期表现。具体来看,美国方面,市场已开始交易美联储放缓加息的预期;而对于欧元区,市场仍在欧央行“鹰”“鸽”取向间博弈。此外,能源价格中枢的边际回落,或也从经济基本面维度对欧元提供一定支撑。图 4:相较于美国,欧元区面临的通胀压力或更严峻(%)欧元区:HICP(调和CPI):当月同比美国:CPI:季调:当月同比12.0010.008.006.004.002.000.0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2021-042021-072021-102022-012022-042022-072022-10-2.00W图 5:俄乌冲突以及储备过冬能源的催化下,欧元区高通胀的主要贡献力量来自高企的能源价格(%)非能源工业制品能源食物,包括酒精和烟草服务50.0040.0030.0020.0010.000.00-10.0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2021-042021-072021-102022-012022-042022-072022-10-20.00W出口疲弱为何不对人民币走强形成制约?10 月我国出口已同比转负,但是从贸易顺差的角度来看,由于进口的回落更多,贸易差额仍维持在一定的顺差规模,支撑经常项目顺差保持高位。2022 年 8 月以来,外需趋势性回落对于我国出口的拖累不断凸显,我国出口同比增速持续下行,10 月读数甚至转负。往后看,欧美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需求都呈现下行趋势,叠加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效应,我国四季度出口同比或承压。但考虑到进口因国内产需疲弱、我国对海外部分商品依赖程度降低等因素或将回落更多,因此预计我国的贸易顺差规模仍在高位。图 6:近期,虽然我国出口趋弱,但贸易顺差仍保持高位(亿美元,%)贸易差额:当月值出口同比(右轴)进口同比(右轴)120010008006004002000-200-400-600-80050.0%40.0%30.0%20.0%10.0%0.0%-10.0%-20.0%-30.0%-40.0%2017-012017-042017-072017-102018-012018-04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2020-012020-042020-072020-102021-012021-042021-072021-102022-012022-042022-072022-10-50.0%W前期积累的贸易顺差尚未完全转化为结汇需求,季节性因素叠加人民币短期偏强的预期或助推结汇需求释放。从银行代客结售汇看,10 月的银行代客结售汇录得约 117 亿美元的逆差,这也是该指标自 2021 年 4 月以来首次转负。结汇率同样是连续下行,从 8月的 72%跌至 10 月的 65%。银行代客结售汇和结汇率的变动表明当前客盘观望情绪浓厚,往后看,随着春节临近,企业结汇需求或阶段性抬升,叠加当前人民币贬值趋势告一段落,积压的结汇需求或迎来季节性的释放,为人民币带来一定需求。图 7:银行代客结售汇数据重回逆差,客盘观望情绪浓厚(%,亿美元)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右轴)结汇率售汇率80%75%70%65%60%55%700.00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00-100.00-200.00更重要的是,当下贸易端并不是主导人民币走势的首要因素。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和地产“三支箭”下经济修复预期改善对人民币形成利多。近期,政策层面利好频出,各地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地产支持政策也高频输出,推动当前经济基本面呈现“强预期+弱现实”的状态。市场预期的改善带动金融市场情绪升温:11 月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 A 股市场规模显著增长,12 月 2 日当周净流入达 265 亿元;债市虽然缺乏更为高频的外资数据,但考虑到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今年 6 月以来外资减持我国债券资产规模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二是中美利差倒挂程度随着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回落而有所收敛,预计外资减持人民币债券资产的规模或进一步减少。总体来看,股债两个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出压力减弱,或也可能转为逐步净流入状态,对人民币短期走势形成利好。图 8:A 股市场,北向资金逐步从净卖出转为净买入(亿元)500.00北向资金成交净买入400.00300.00200.00100.000.00-100.00-200.00-300.00-400.00W图 9:中美利差倒挂程度有所收敛(%,bps)5.004.003.002.001.000.00中美利差(10Y中债-10Y美债,右轴)中债国债到期收益率:10年美国:国债收益率:10年3002001000-100-200 汇率走强对股债两市有何影响?短期来看,美元疲弱,国内经济预期改善,叠加年底积压的结汇需求,我们认为人 民币在利多的集中释放下或将保持强势。一方面,随着市场交易“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并仍在博弈欧央行“鹰”“鸽”取向,美元指数的拐点得到确认,其给人民币造成的被动贬值压力趋缓。另一方面,国内贸易顺差的“基石”作用、结汇需求的季节性释放、以 及受益于疫情和地产等政策利好而改善的市场预期,对人民币的短期走势同样形成支撑。展望未来,随着上述利多因素逐步被市场所消化、结汇需求在年底和春节前后集中释放,人民币后续或重回震荡态势,未来经济基本面是否能顺利扭转“弱现实”将决定明年人 民币是否可以持续升值行情。2017 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 A 股之间的联动性有所增强,当前人民币偏强和 A 股持续修复有望同步进行。回顾 2015 年“8·11”汇改之后“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与“万得全 A”的走势,可以看到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人民币和 A 股之间具有一定的联动性。经粗略计算,上述两个指标在 2015 年 8 月 11 日-2022 年 12 月5 日期间的相关系数为-0.39。再对比人民币出现持续行情时上述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发现二者的相关性有所增强,表明人民币持续升值(贬值)行情与万得全 A 的持续上涨(下跌)往往相伴而行。当前,助推人民币表现强势的内外因素,对于 A 股而言同样是利好。往后看,防疫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和稳增长政策的发力有望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带动 A 股修复行情延续。图 10:2017 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 A 股之间的联动性有所增强(点,/)万得全A即期汇率:美元兑人民币(右轴,逆序)7,500.007,000.006,500.006,000.005,500.005,000.004,500.004,000.003,500.003,000.002015-01 2016-01 2017-01 2018-01 2019-01 2020-01 2021-01 2022-016.006.206.406.606.807.007.207.40表 1:人民币持续升值(贬值)行情与万得全 A 的持续上涨(下跌)往往相伴而行人民币汇率趋势时间相关系数万得全 A 变动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变动2017.05-2017.08-0.866.8%-4.3%升值2018.11-2019.02-0.4016.9%-3.8%2020.06-2021.05-0.7428.8%-10.8%2018.04-2018.10-0.94-23.7%11.0%贬值2020.02-2020.05-0.487.7%1.7%2022.03-2022.10-0.33-17.7%15.6%注:相关系数为“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与“万得全 A”两个指标间的相关性债券市场的基本逻辑仍是宽信用。虽然人民币内外压力的缓解,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汇率对货币政策形成的掣肘,但当前美联储尚未结束加息周期,总量货币政策中 OMO与 MLF 的降息窗口期仍不成熟。货币政策更侧重宽信用的推动,LPR 降息或有一定概率,因此债市的基本逻辑也将向“宽信用”转变,1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 3.0%可能是今年年 底到明年初债市的方向。此外,从外资持债的角度观察,当前中美利差倒挂程度缓和, 人民币升值,叠加海外节假日因素,预计外资减持人民币债券的节奏或将进一步放缓, 但当前正直债市调整期,外资短期或保持观望态势,外资重新增持人民币债券资产还需 等待。 风险因素欧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海外经济衰退风险可能被低估;我国稳增长政策效果不及预期。 资金面市场回顾2022 年 12 月 5 日,银存间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大体下行,隔夜、7 天、14 天、21天和 1 个月分别变动了-7.55bps 、-1.8bps 、-4.76bps 、-6.36bps 和 33.63bps 至 1.0714%、1.6009%、1.5785%、1.5607%和 2.0215%。国债到期收益率大体上行,1 年、3 年、5 年、10 年分别变动-0.92bps、0.6bps、1.64bps 和 2.26bps 至 2.1462%、2.4533%、2.6866%和 2.8902%。12 月 5 日上证综指上涨 1.76%至 3211.81,深证成指上涨 0.92%至 11323.35,创业板指下跌 0.26%至 2377.11。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 年 12 月 5 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 20 亿元逆回购操作。当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 20 亿元 7 天逆回购操作,当日有 550 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流动性净回笼 530 亿元。本周二到周五,共有 2620亿元逆回购到期。【流动性动态监测】我们对市场流动性情况进行跟踪,观测 2017 年开年来至今流动性的“投与收”。增量方面,我们根据逆回购、SLF、MLF 等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国库现金定存等规模计算总投放量;减量方面,我们根据 2020 年 12 月对比 2016 年 12 月 M0累计增加 16010.66 亿元,外汇占款累计下降 8117.16 亿元、财政存款累计增加 9868.66亿元,粗略估计通过居民取现、外占下降和税收流失的流动性,并考虑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计算每日流动性减少总量。同时,我们对公开市场操作到期情况进行监控。图 11:2022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5 日公开市场操作和到期监控(亿元)降准7天逆回购7天逆回购到期14天逆回购14天逆回购到期28天逆回购28天逆回购到期63天逆回购63天逆回购到期3月MLF投放3月MLF到期6月MLF投放6月MLF到期1年MLF投放1年MLF到期1年TMLF投放1年TMLF到期1月国库现金定存到期2月国库现金定存到期3月国库现金定存到期6月国库现金定存到期9月国库现金定存到期1月国库现金定存2月国库现金定存3月国库现金定存6月国库现金定存9月国库现金定存80006000400020000-2000-40002020/11/152020/11/292020/12/132020/12/272021/01/102021/01/242021/02/072021/02/212021/03/072021/03/212021/04/042021/04/182021/05/022021/05/162021/05/302021/06/132021/06/272021/07/112021/07/252021/08/082021/08/222021/09/052021/09/192021/10/032021/10/172021/10/312021/11/142021/11/282021/12/122021/12/262022/01/092022/01/232022/02/062022/02/202022/03/062022/03/202022/04/032022/04/172022/05/012022/05/152022/05/292022/06/122022/06/262022/07/102022/07/242022/08/072022/08/212022/09/042022/09/182022/10/022022/10/162022/10/302022/11/13-6000图 12:2017 年 1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5 日流动性投放和回笼统计(亿元)1133867.30降准国库现金定存 TMLF投放1060827.73M0增加财政存款增加国库定存到期 TMLF到期外汇占款减少MLFMLF到期SLF63d逆回购28d逆回购SLF到期63d逆回购到期28d逆回购到期14d逆回购14d逆回购到期7d逆回购7d逆回购到期120000010000008000006000004000002000000流动性增量流动性减量图 13:2022 年 12 月 5 日人民币对各币种汇率当前值相对于前一日值变化百分比1.20%1.00%0.80%0.60%0.40%0.20%0.00%-0.20%-0.40% 市场回顾及观点可转债市场回顾12 月 5 日转债市场,中证转债指数收于 408.76 点,日上涨 0.54%,可转债指数收于 1746.27 点,日上涨 0.67%,可转债预案指数收于 1476.71 点,日上涨 0.25%;平均转债价格 137.16 元,平均平价为 97.94 元。462 支上市交易可转债,除 4 支停牌,332支上涨,0 支横盘,126 支下跌。其中新天转债(9.01%)、金诚转债(7.77%)和惠城转债(5.55%)领涨,溢利转债(-14.05%)、江丰转债(-4.57%)和苏试转债(-4.40%)领跌。455 支可转债正股,306 支上涨,7 支横盘,142 支下跌。其中卫宁健康(10.05%)、海波重科(8.99%)和科沃斯(8.48%)领涨,泰林生物(-8.03%)、金盘科技(-5.65%)和伯特利(-5.15%)领跌。可转债市场周观点中证转债指数上周持续放量反弹,交投热度活跃无论是中小市值标的亦或是大盘蓝筹皆有所表现,市场呈现出较好的赚钱效应。上周转债市场估值水平转入抬升通道,再次印证了这一指标在今年的前瞻拐点提示作用。考虑到当前估值重新进入了合理区间,我们认为转债市场的底部加仓窗口期已经关闭,这一轮的左侧机会或已远去,接下来的时间段建议在右侧寻找机会。虽然最低点已过,但市场已渐入佳境,投资者情绪回暖带来交投活跃度的提升,估值合理提供了诸多效率上佳的标的,进一步考虑到新券的持续上市以及定价的相对合理,转债市场当前值得重点关注。在这一阶段,我们建议向持仓效率倾斜,重点从两方面寻找机会:一是高弹性标的,低溢价率标的往往具备高弹性但往往也有高价格,勿忘前两个月高价标的回撤之痛,对于高弹性标的依旧要重点择券,以高端制造、新材料、自主可控、医药为主要挑选方向;二是关注正股爆发力,正股市场波动正在放大,部分板块还具有困境反转逻辑,即使转债溢价率稍高,但正股空间可以弥补这一缺憾,主要关注地产后周期、大消费、金融几大方向。我们再次强调,转债市场近一年来波动持续放大,当机会出现时,效率尤为重要,特别在当前主题投资起势的时候,转债具有快速兑现效率的特征。高弹性组合建议重点关注斯莱转债、再 22 转债、法兰转债、博汇转债、伯特转债、朗新转债、江丰转债、丰山转债、一品转债、龙净转债。稳健弹性组合建议关注浙 22 转债、爱迪转债、珀莱转债、百川转 2、麦米转 2、万孚转债、苏银转债、欧 22 转债、温氏转债、盛泰转债。风险因素市场流动性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增速不如预期,无风险利率大幅波动,正股股价超预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