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Ⅰ-3环境保护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课件湘教版.ppt
-
资源ID:76753107
资源大小:1.52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选修Ⅰ-3环境保护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课件湘教版.ppt
第三节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考情调研】例1(2019全国卷)农用大棚长期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随着使用年限增长,我国北方不少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逐渐显现,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究其原因主要有:灌溉水含盐量高;过量施用化肥等。提出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合理建议。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名师点睛思维路径隐性信息:要治理的是大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可采取覆盖、淋洗、去膜等措施);显性信息:灌溉水含盐量高(使用含盐量低的淡水灌溉),过量施用化肥(减少施用或者施用有机肥)参考答案自对自纠减少化肥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利用淡水灌溉淋溶(洗);夏季时去掉棚膜,利用雨水淋溶(洗);客土置换。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例2(2018全国卷)素有“华北之肾”之称的白洋淀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白洋淀分布广泛的芦苇,曾是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支撑,但前些年由于其经济价值减弱,居民管护芦苇的积极性下降,大量芦苇弃收,出现了芦苇倒伏水中的现象,雄安新区设立后,管委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的指示精神,高度重视白洋淀的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行芦苇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管护、收割芦苇的积极性。(1)指出芦苇对白洋淀生态功能的作用。(2)说明当地居民积极管护、收割芦苇对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名师点睛思维路径(1)关键是将“湿地的价值”内化,构建芦苇作用与白洋淀生态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链,如下所示: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2)关键是建立“合理的人类活动”(管护、收割芦苇)与保护白洋淀湿地生态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下:第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参考答案自对自纠(1)吸收水体和淤泥中的营养物质,减缓水体富营养化进程;吸收污染物(重金属等),起到净化水体,稳定水体自净能力的作用,提高水环境质量;为鸟类等多种动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2)管护好芦苇,可维持芦苇对白洋淀水体的净化功能,利于改良水质,提高白洋淀生态环境质量;收割芦苇,能减少芦苇倒伏、腐烂数量。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考向变式1】生物多样性问题1.(2018全国卷)“洪水一片天,枯水一条线”是鄱阳湖的真实写照。“堑秋湖”是鄱阳湖区一种传统的捕鱼作业模式。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10月份一些以水生动物为食物的候鸟陆续迁入湖区越冬,渔民也开始在碟形湖放水捕鱼。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分析“堑秋湖”捕鱼模式对鄱阳湖区候鸟越冬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其消极影响提出改进建议。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解析】本题分解成“堑秋湖”捕鱼模式的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改进建议三个问题回答。积极影响:由材料“渔民在湖滩筑堤,形成一个个碟形湖,以便秋季鄱阳湖退水时截留更多的水和鱼”可知,“堑秋湖”捕鱼模式一是截留更多的水,在秋冬枯水期,“堑秋湖”可增大浅水区的面积,扩大了越冬的候鸟的捕食场所和栖息地;二是截留更多的鱼,扩大候鸟的捕食范围。消极影响:由材料“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3月份候鸟陆续迁离”可知,“堑秋湖”捕鱼模式水干鱼尽早于候鸟迁离,故减少了候鸟食物来源和栖息范围。改进建议要针对“堑秋湖”捕鱼模式的消极影响采取措施,针对“至次年1月,碟形湖水干鱼尽”采取分批次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第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够的水源和栖息地;也可采取法律措施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渔民为护鸟产生的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等。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答案:积极影响:扩大了鄱阳湖区越冬候鸟觅食和栖息的范围。消极影响:碟形湖水干鱼尽的时间早于候鸟迁离的时间,减少候鸟食物来源和缩小栖息地范围。改进建议:采用分批次轮流放水,或延长放水时间,或只捕大鱼留下底水和小鱼等方式,以保证候鸟在迁离前有足够的食物和栖息地。依法对湖区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对渔民为护鸟而产生的经济损失给予适当补偿。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考向变式2】植被的生态功能2.(2017全国卷)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下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植被如何防止水土流失。主要是顶部截留降水、根部吸收水分把持土壤,从而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流水侵蚀作用;二是自然恢复的次生林和人工松林有什么不同。主要从种类、结构的差异和植被根系的不同对比,具体如下: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考向变式3】水土流失、草场退化等3.(2017海南高考)美国西部森林频发山火。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下图示意美国西部部分地区20132015年山火的分布。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分别指出该地区山火与水土流失易发的季节,并分析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解析】结合区域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易发生森林火灾植被遭到破坏植被覆盖率低,含蓄水源能力下降,冬季温和多雨,地表径流增大,侵蚀加剧,水土流失加剧。答案:该地区山火易发生时间集中在夏季。水土流失易发生在冬季。过火林地地表植被覆盖低,植被对地表保护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增大,加剧地表侵蚀。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考点梳理】1.整体分析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思路: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社会经济特征有关。区域中的自然地理要素蕴含着生态问题发生的潜在性,而人口激增(根本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激发了生态问题的产生。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不利因素自然因素气候气候干旱,风力大,蕴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危险;水土流失与降水集中、多暴雨有关地形丘陵、山地陡坡随意开垦,易导致水土流失;地势低洼区,地下水位高,易盐渍化土壤黄土垂直节理发育,易水土流失水文河流径流量大,侵蚀作用强植被热带雨林区营养物质集中在生物体内,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干旱区植被稀少,生态脆弱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不利因素人为原因人口人口增多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量大以及各种工程设施建设破坏生态环境工业 矿产资源丰富,开矿、冶炼等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结构农业结构单一,过度开垦或过度放牧,不遵循自然规律,土地退化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缺乏区过度樵采,导致植被破坏引起生态问题;能源富集区,能源开采及开采过程中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2.森林的生态效益及毁林的危害:森林具有强大的生态效益,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态服务,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带来生态灾难。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3.草地退化及其防治:(1)草地退化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变暖、降水减少和干旱频繁发生等。人为原因:是最主要原因,包括超载放牧、盲目开垦、规划利用管理不当、滥采滥挖等,在我国,鼠害和虫害也是重要原因。(2)草地退化的危害。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使当地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3)保护草地措施。主要措施: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经济结构、加强经济发展。我国保护牧场的措施: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4.湿地干涸及其恢复:(1)湿地的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2)湿地减少的原因:湿地的减少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其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具体如下图所示: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3)保护湿地:签署湿地公约,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5.物种灭绝及保护:(1)灭绝的原因。自然原因: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人为原因: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人类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2)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适当环境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建立濒危物种种子库、动物精子库等,以保护遗传资源。国家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6.我国的典型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原因危害措施森林破坏森林火灾及人类滥垦滥伐超出森林更新能力水土流失、旱涝频发、河道淤积、土地沙化等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完善法律法规草地退化气候干旱、降水减少;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恶化,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控制人口,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舍饲养畜湿地干涸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及截留改向气候恶化、水旱灾害频发、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建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停止围垦、宣传保护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原因危害措施水土流失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质疏松;过度开垦、不合理的工程建设;植被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农业减产;下游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河,影响两岸人们安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生物多样性锐减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物种减少,生态环境脆弱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五点 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