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换药 脂肪液化.pptx
交流内容:交流内容:腰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腰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腰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腰腹部伤口脂肪液化的防治防治防治防治病因(一)病因(一)临床表现定定 义义病理生理病因(二)治疗(一)治疗(二)治疗(三)治疗(四)治疗(五)第1页/共13页定定 义:义:伤口裂开,局部淡血性渗出物及淡黄色水样渗出液,无红、肿、热、痛等炎症伤口裂开,局部淡血性渗出物及淡黄色水样渗出液,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分泌物培养无细菌生长。表现,分泌物培养无细菌生长。第2页/共13页临床表现:临床表现:部分患者于常规术后检查时发现敷料上有黄色渗液,按压切口皮下有较多渗液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可见漂浮的脂肪滴切口无红肿及压痛,切口边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现象。多发生在术后3 7 d,大部分患者诉切口有较多渗液外,无其他自觉症状渗液涂片镜检可见大量脂肪滴伤口渗液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第3页/共13页病理生理:病理生理:目前无统一结论。但在肥胖患者尤其是腹壁脂肪厚的切口中较多见脂肪组织血液循环受破坏,脂肪组织在各种机械刺激下易氧化分解,可能是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机制。第4页/共13页病因(一)病因(一)肥胖糖尿病贫血术后营养不良术后咳嗽:腹压增加,腹部张力大第5页/共13页病因(二)病因(二)病因(二)病因(二)局部高温作用:T4550:机体组织细胞变性;T60:组织坏死;电刀产生的局部温度200-1000。局部组织缺血手术时间延长,不注意保护切口,手术粗暴,过度牵拉另外,切口暴露时间较长。在机械作用如挤压、钳夹等刺激下组织易发生氧化分解反应,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使脂肪组织发生液化。第6页/共13页治疗(一)治疗(一)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并及时引流出切口内液化的脂肪如渗液较多,深层液化,大部分或全部愈合不良,及时敞开切口,充分引流,盐水纱条或呋喃西林纱条湿敷,待肉芽组织新鲜后及时行二期缝合或蝶形胶布牵拉固定若渗液少,浅表液化,部分愈合不良,只需剪去12 根缝线,内置少许盐水纱条或呋喃西林纱条引流,换药。此时不必敞开全部切口,以免延长切口愈合时间第7页/共13页治疗(二)治疗(二)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bFGF 是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细胞生长因子;生理作用非常广泛,能促进机体内多种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对来源于中胚层和外胚层的细胞如上皮细胞、成纤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具有促进修复和再生的作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明显改善切口愈合质量,加速创伤愈合,减少疤痕组织挛缩等功效.第8页/共13页治疗(三)治疗(三)高糖胰岛素 0.5碘伏消毒创面清创拆除缝线生理盐水冲洗创面10%葡萄糖注射液5ml+普通胰岛素1-2U的均匀混合液浸泡纱条轻轻填塞、覆盖创面无菌纱布覆盖 换药次数:重症1次/日;2-3次后炎症消退,分泌物减少,创腔缩小隔日1次;创面明显缩小,腔内仅见少许淡黄组织渗液,创底见新鲜肉芽组织,1次/23日高糖干燥脱水的作用,细菌失水后菌体蛋白即发生变性,致细菌停止生长而变死亡;同时还破坏菌体的原生质膜,吸收其水分使菌体内蛋白变性,代谢障碍致细菌死亡。胰岛素加速糖的酵解氧化,供给局部组织修复所需的能量;促进脂肪、蛋白质的合成,抑制其分解,有利创面的愈合。第9页/共13页治疗(四)治疗(四)VitB1、VitB12常规消毒;先用生理盐水,碘伏清创;抽吸VitB1 500mg、VitB12适量,视切口液化长度将适量VitB1、V itB12多点注入切口各壁内,一般注总量23ml,;覆盖无菌纱布,切口紧密对合,无菌蝶形胶布或创可贴固定,不需缝合;视渗出物多少隔日或23d 换药1 次。VitB1 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有密切关系,对切口愈合和支持失血的耐受都有影响。VitB12有促进人体代谢和营养血管神经的功能;两者可直接或间接的促进创口的愈合,同时对局部有粘合作用,切口愈合快,创可贴或无菌蝶形胶布拉合切口,减少细菌入侵,间接减少感染机率。不需二期缝合,住院时间短,效果明显。第10页/共13页治疗(五)治疗(五)庆大霉素+95%乙醇不拆除缝线和撑开切口,用手挤压切口至无明显渗液,用碘酒、75%酒精消毒切口用7号注射针头向渗液处注入庆大霉素8万U,切口渗液长度大于3cm或有多处渗液者则分点注入庆大霉素16万U,轻轻按压使药液渗入周围组织,再次挤出切口内渗液及残余药液用浸透95%乙醇的纱布2层覆盖在腹部切口上,稍等片刻后盖上4层消毒干纱布。每天1次换药,若渗液多可多次换药;渗液停止2天后拆线庆大霉素局部灌注以防治感染用95%乙醇外敷使液化脂肪组织溶解于乙醇中,同时使液化脂肪水分丢失,脂肪细胞固定凝固,液性分泌物减少、消失,从而使切口干燥、愈合。第11页/共13页谢谢!第12页/共13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3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