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小儿推拿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pptx

    • 资源ID:76855464       资源大小:770.84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儿推拿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pptx

    提提 纲纲 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 小儿推拿的常用的穴位介绍小儿推拿的常用的穴位介绍小儿推拿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小儿推拿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123小儿推拿疗法的概念及发展小儿推拿疗法的概念及发展第1页/共25页 概概 念念小儿推拿是建立在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结合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第2页/共25页发发 展展推拿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4世纪,从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推拿治疗“婴儿瘈”和“癃”的记载。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按摩治疗的医方。汉书中记载有黄帝岐伯按摩经十卷,此书后来散失无存。内经中也有不少推拿的记载。汉代医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沦中把按摩、导引、吐纳针灸诸法相提并论,认为其具有预防保健的意义,而且提及运用“膏摩”之法,即加入药膏作为推拿媒介物质,在按摩时,使药物渗入肌肤,发挥作用。第3页/共25页发发 展展魏晋时代,按摩法在继续发展,一是膏摩法不断增加,二是按摩的具体手法不断丰富。在葛洪肘后备急方、陈延之小品方、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等医著中都有详尽记载。如就膏摩而言,葛洪在肘后备急方卷八中就载有“治百病备急九散膏诸要方”,其中膏摩药方就有8首,藉以治疗有关病证。隋唐时期,按摩技术取得了新的进展。隋朝开始创设了按摩科,后逐渐发展成为小儿按摩专科,自成体系。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记载有用于小儿的膏摩方。按摩学盛于隋唐。第4页/共25页发发 展展儿科学形成于宋朝,按摩学和儿科学的成熟,为小儿推拿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明代是小儿推拿发展历史中的发达时期,在当时政府的医疗机构“太医院”中医十三科中,成立了“按摩科”。同时小儿推拿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小儿推拿独特的治疗体系形成于明代,其标志为保婴神术按摩经、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和小儿推拿秘诀3部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如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被收入针灸大成的保婴神术按摩经,又称小儿按摩经,书中记载的手法有15种(包括小儿按摩八法),穴位40多个。基本上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特有手法和特定穴位。还有龚廷贤的小儿推拿第5页/共25页发发 展展活婴秘旨全书、周岳甫的小儿推拿秘诀、徐用宣的袖珍小儿方论等。清代,小儿推拿又有了新的发展,熊应雄著有小儿推拿广义,是清代最早的一部小儿推拿著作。自此以后,影响较大的有夏禹铸著的幼科铁镜,骆如龙著的幼科推拿秘书,夏云集著的保赤推拿法,徐崇礼的推拿三字经,张筱衫著的厘正按摩要术等。解放后,在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的大力扶植发展下,小儿推拿事业犹如枯木逢春,不少院校成立了推拿系或推拿专业,小儿推拿学的教学工作不断进展和提高。不仅有小儿推拿专著出版,并有小儿推拿学的教材问世。诸如:第6页/共25页发发 展展张席珍的小儿推拿疗法,张汉臣的实用小儿推拿,李德修的小儿推拿讲义等。“小儿推拿流派”也应用而生。目前影响较大的有推拿三字经流派、孙重三推拿流派、张汉臣推拿流派、小儿捏脊流派、海派儿科推拿、刘开运儿科推拿流派等。第7页/共25页小儿生理、特点病理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腑清灵、易趋康复第8页/共25页小儿推拿的常用的穴位介绍推拿的常用的穴位介绍攒竹(天门)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称为开天门 主治:发热、头痛、感冒、精神萎靡、惊惕不安坎宫 位置: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条直线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分推,称为推坎宫 主治: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太阳 位置:两眉梢后凹陷处 操作:多用双手中指按揉 主治:头痛、发热、感冒等第9页/共25页天柱骨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成一直线 操作:食、中指自上而下直推,称为推天柱 主治:发热、呕吐、项僵、惊风等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自上而下推为推上七节骨,自下而上推为推上七节骨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龟尾 位置:尾椎骨端(长强穴)操作:以拇指端或中指端揉,称为揉龟尾 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第10页/共25页膻中 位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操作:中指点压、按揉 主治:胸闷、吐逆、咳喘、痰鸣等。腹 位置:胃脘以下、耻骨联合以上区域,包括大腹、小腹、少腹 操作:两手沿肋弓角边缘向两旁分推或以掌摩腹、掌跟揉腹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脐位置:肚脐主治:腹泻、便秘、腹胀、腹痛、疳积等。肚角 脐下2寸,旁开2寸。主治:腹痛、腹泻。操作:用拇、食、中三指作拿法,称拿肚角;用中指按,称按肚角。第11页/共25页脾经 拇指末节螺纹面 主治: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肝经 食指末节螺纹面 主治:烦躁不安、惊风、面赤、五心烦热、口苦、咽干等肺经 无名指末节螺纹面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心经 拇指末节螺纹面 主治 高热神昏,五心烦热,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心血不足、惊惕不安。肾经 小指末节螺纹面 主治:遗尿、发育迟缓等大肠 食指桡侧缘 主治:腹泻、脱肛、痢疾、便秘等 小肠:无名指桡侧缘 主治:小便赤涩、遗尿、尿闭、水样泻等。第12页/共25页四横纹(四缝穴)掌侧食、中、环、小指近节指间关节横纹处。操作:四指并拢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称推四横纹;用拇指甲分别掐食、中、环、小指近节指间横纹,称掐四横纹。主治:腹胀、疳积、消化不良等。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疳积等内劳宫 位置:掌中心 操作:用中指或拇指端按揉主治:发热、烦渴、口疮、齿龈糜烂、虚烦内热等一切热证。大肠 食指桡侧缘主治:腹泻、脱肛、痢疾、便秘等第13页/共25页内八卦 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 为半径所作圆周 主治:咳嗽咳喘、胸闷纳呆、腹胀、乳食内伤、呕吐等。小天心 位置: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主治:惊风、抽搐、烦躁不安、夜啼、小便赤涩、斜视、目赤痛、疹痘欲出不畅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手掌面,大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成一条弧形曲线主治:小便赤涩,腹胀、痢疾、吐泻,便秘,食欲不振十宣 位置:十指指尖赤白肉际处,多点刺放血。主治:惊风、高热昏厥第14页/共25页外劳宫 掌背中,与内劳宫相对处。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揉50-100次。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胀,肠鸣泄泻、痢疾、脱肛、遗尿、疝气等。外八卦 掌背,外劳宫周围,与内八卦相对 主治:胸闷、腹胀、便结一窝风 手背,手腕背侧,腕横纹中央凹陷中 操作: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主治:腹痛、肠鸣、关节痹痛、伤风感冒百虫窝 膝上内侧肌肉丰厚处 主治:四肢痿软,惊风抽搐第15页/共25页足三里 外膝眼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主治:腹胀、腹痛、呕吐泄泻及下肢痿软无力三阴交 内踝上3寸 主治:遗尿、癃闭、小便频数、下肢痹痛、惊风及消化不良涌泉 屈趾,足掌心前正中凹陷中 主治:发热、呕吐、腹泻、五心烦热 第16页/共25页三关 前臂挠侧,阳池与曲池成一直线 主治:气血虚弱,病后体弱,阳虚肢冷,腹痛、腹泻、疹出不透及风寒感冒等一切虚寒证。天河水 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曲泽)成一直线 主治:外感发热、潮热、内热、烦躁不安、口渴、弄舌、重舌、惊风等一切热证。41.六腑 前臂尺侧,阴池至肘成一直线 主治:一切实热病证,高热、烦渴、惊风、鹅口疮、弄舌、重舌、咽痛、腮腺炎及大便秘结等。第17页/共25页小儿推拿在一些儿科疾病中应用小儿推拿在一些儿科疾病中应用 一、小儿便秘、口臭一、小儿便秘、口臭 手法:手法:清大肠清大肠 退六腑退六腑 推下七节骨推下七节骨 摩腹摩腹 捏脊疗法捏脊疗法 揉板门揉板门第18页/共25页小儿推拿在一些儿科疾病中应用小儿推拿在一些儿科疾病中应用 二、小儿泄泻 1 1、概念: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四时均可发生,以夏秋季节较多,两岁以下小儿发病率高。以脾虚湿盛为主2、手法:揉板门、补脾经、捏脊、按揉足三里寒湿泻: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湿热泻:清脾经、清大肠、清小肠、清天河水、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推下七节骨;第19页/共25页小儿推拿在一些儿科疾病中应用小儿推拿在一些儿科疾病中应用 伤食泻:清大肠、运内八卦、揉中脘、摩腹、揉天枢、揉龟尾、推下七节骨;脾虚泻:补大肠、推三关、摩腹、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捏脊;脾肾阳虚:(同脾虚泻)加补肾经、揉外劳;腹胀加运八卦第20页/共25页小儿推拿在一些儿科疾病中应用小儿推拿在一些儿科疾病中应用 二、小儿咳嗽 外感咳嗽风寒咳嗽:咳嗽、痰白色稀,咽痒声重,鼻流清涕恶寒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风热咳嗽:咳嗽、痰稠色黄,咽喉疼痛,鼻流浊涕,发热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指纹鲜红或紫红。内伤咳嗽 痰湿咳嗽:咳嗽痰多,色白质稀,胸闷纳呆,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滑。第21页/共25页小儿推拿在一些儿科疾病中应用小儿推拿在一些儿科疾病中应用 气虚咳嗽:咳而无力、痰白色稀,面色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畏寒无汗,舌淡,脉细无力。阴虚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口渴咽干,咽痒声嘶,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紫。手法手法 外感风寒咳嗽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推三关、掐揉二扇门、运内八卦、推揉膻中、分推肩胛骨、揉肺俞。第22页/共25页 外感风热咳嗽外感风热咳嗽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清天河水、清肺经、按揉天突、推揉膻中、分推肩胛骨、揉肺腧、运内八卦。痰湿咳嗽 补脾经、补肺经、揉脾俞、揉肺俞、按揉足三里、推揉膻中、运内八卦、分推肩胛骨。脾虚咳嗽 补脾经、补肾经、按揉肺俞、推揉膻中、分推肩胛骨、运内八卦、阴虚咳嗽加补肾经第23页/共25页 谢 谢 !第24页/共25页感谢您的观看。第25页/共25页

    注意事项

    本文(小儿推拿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