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题.docx
-
资源ID:77072732
资源大小:25.9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绯红(fi) 隧洞(suì) 纤绳(qiàn)B蜗行(w) 干瘪(bi) 笑涡(w)C迷惘(wng) 驳船(bó) 淤滩(y)D血肉(xuè) 喷薄(bó) 伤痕累累(li)2、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追上狗,身子往前一探,仆倒在地下,抓住了狗的后腿。B它后边跟着追来一个人,穿着浆硬的花布衬衫和敞着怀的坎肩。C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洋溢着含笑的温晴,“哎呀,天!我还不知道呢!”D前腿劈开,浑身发抖一原来是一条白毛的小猎狗,脸尖尖的,背上有块黄班。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老师们的爱就像涓涓细流,不断地、慢慢地流进我们的心田。B在手榴弹即将爆炸的千钧一发的时刻,班长用身体掩护了战友。C中考在即,我不但没有紧张感,反而很平静,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D李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B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激发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C“一带一路”将在非洲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结出更多丰硕的果实。D许多内地教师心怀理想,奔赴新疆,开创新时代教育援疆的壮丽画卷。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的句子是: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节选自出师表)【乙】赵田部吏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节选自资治通鉴卷五)【注】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善于用兵。用事者:管事的人。加兵:兴兵侵犯。国赋:国家的税收。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危急存亡之秋_(2)光先帝遗德_(3)陟罚臧否_(4)是无赵也_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2)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B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C“赵奢/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D平原君对赵奢的态度前后发生了变化,可以看出平原君知错就改。4“忠,敬业,尽心为忠。”选文甲让我们感受到了诸葛亮对后主的“忠”,选文乙让我们体会到赵奢的“忠”,请分别谈谈两位人物的“忠”表现在哪里?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忠”?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回吧,回去等你爹”至文章结尾,回答问题。1品味男孩的语言,说说体现了男孩怎样的性格。2“老人上前抚着男孩的头”“愣住,继而激动不已”“老人紧紧搂住男孩”,这些文字在剧本中叫作什么?有什么作用?3“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你能体会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吗?4“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联系全剧,分析这样结尾的表达效果。五、诗歌鉴赏(共5分)赏析宋词定风波,完成下面小题。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虽然只写了生活中遇雨的一件小事,却表现了词人旷达的人生态度,令人回味。B序文中说,同行的人在雨中都很狼狈,只有词人气定神闲,泰然处之,反映出他不同常人的胸襟气度。C“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两句不但写出了词人坦然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暗示了词人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雨”。D这首词上下片分工明确,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兼议论,体现出词人清晰的思维脉络。2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和本词的写作背景,品析词中“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所包含的生活哲理。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诗中所描写的对象,有的有下句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惫的歌”;有的则没有下句承接,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课文,在下面的诗句后补写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1)我是干瘪的稻穗,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七、作文(共40分)题目:写给十年后的自己要求:(1)不少于600字;(2)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议论,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3)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4)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5)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