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测试题.docx
-
资源ID:77074448
资源大小:27.0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憔悴(jio) 仿膳(shàn) 分歧(qí) 唏嘘(x)B匿笑(nì) 菡萏(dàn) 攲斜(q) 熬过(áo)C霎时(shà) 沐浴(mù) 嗅觉(xiù) 徘徊(huí)D并蒂(dì) 莲蓬(péng) 祷告(do) 粼粼(lí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殉职 巍峨 沉默寡言 头晕目炫B纯悴 逾越 源源不断 记忆尤新C流淌 呻吟 麻木不仁 犹豫不决D禁固 派遣 稀稀拉拉 精益求精3、下面各项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6中收录的各种怪诞不经的比赛记录令人觉得不可思议B贵阳1号线开通首日,东西两边的客流量大相径庭,东边冷冷清清,西边却热热闹闹C她减了又长回来,改食谱换新衣,这周神采奕奕,下周又衣着邋遢D我今年去了黄果树瀑布,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_,小桥流水人家,_。(2)夕阳西下,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乙】诫子书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不习乎 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B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以为快乐。C夫君子之行 夫: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D静以修身 以:用。2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知道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能够恬淡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和安静就不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D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于学习。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均谈到志向,甲文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坚守志向;乙文的“非志无以成学”是说没有志向就不可能学有所成。B两文均谈到学习态度。甲文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端正的态度;乙文的“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强调学习要心境清净,精力集中,同时学习态度也要端正。C两文均谈到惜时,甲文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告诫读书人要懂得惜时;乙文的“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说明流年似水,蹉跎时光,必将老大徒伤悲,于事无补,所以更应惜时。D两文都具有教育价值,甲文所提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乙文所说立定志向、专心向学在今天仍然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结合全文你能说说作者都怀念了什么吗?2文章第段和第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请结合上下文分别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联系上下文,请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的作用。4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中的词语。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5“好好儿活”这句朴素的话语,会引发人深刻的思考。请联系实际谈谈,今天的我们应该怎样“好好儿活”呢?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诗歌,按要求答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描绘诗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展现的画面。(2)诗中景物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第二只猫亡失了以后,他写“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亡失了以后,他写“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两句话可不可以颠倒顺序?七、作文(共40分)作文。题目:家有_要求:把题目补写完整;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