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安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题.docx
-
资源ID:77075444
资源大小:26.9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安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琐屑(xio) 迂腐(f) 举箸(zhù)B游逛(guàng) 颓唐(tuí) 晶莹(yín)C簌簌(sù) 差使(ch) 拭干(shì)D马褂(guà) 搀扶(chn) 勾留(gu)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潇洒 凌空 凛冽 眼花潦乱B监视 操纵 桅杆 阵耳欲聋C馈退 坠毁 紧绷 惮精竭虑D浩瀚 遗嘱 吞食 白手起家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曾历经国运之变幻,阅尽人事之沉浮,一生殚精竭虑,用科技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为中国的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B由于参加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他从闻所未闻的草根人物,一下子成了万众瞩目的明星。C打开电视,广告之多令人目不暇接,甚至在所谓的“黄金时刻”,也往往是广告独占鳌头。D这堂诗歌鉴赏课,语文老师匠心独运,以画配诗,诗画相得益彰,意蕴无穷。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_,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柴门何萧条,_。(曹植梁甫行)萧关逢候骑,_。(王维使至塞上)崔颢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_”说仙人一去不复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陪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2)默写李白渡荆门送别的前四句。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发现B行拂乱其所为 拂:违背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所以D人恒过 恒:常常2下列加点词语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居天下之广居B而后作/出淤泥而不染C百里奚举于市/于我如浮云D然后知生于忧患/公欣然曰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节选自孟子。孟子一书,属于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B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C文章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担当大任的名人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成就。D文章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国家没有内忧外患就会灭亡这一结论。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5当代中学生大多处于“顺境”之中,在这样的“顺境”中怎样才能避免“死于安乐”呢?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猴年说猴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有些人一生都未必见过真正的猴,但对猴似乎并不陌生。在中国,猴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中国人对猴的喜爱由来已久。位于北京平谷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小石猴雕塑,它头部如猴形,下身似蝉状,被考证为人类早期的辟邪饰物。据史料记载,在殷商后期王室中就有了养猴、戏猴的习俗。同时,猴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也有一席之地,排名第九,称为“申猴”。猴为什么会受到人们如此的喜爱呢?一是猴有“封侯”之兆。“猴”与“侯”音同,拜相封侯是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期盼。在民间吉祥图案上,这样的“期盼”随处可见:一只猴攀在挂有一枚封印的枫树上,表达“封侯挂印”的寄托;两只猴坐在一棵松树上,或一只大猴背着一只小猴,就有了“辈辈封侯”的寓意。二是猴能觉察、预防马疾,是马的守护神。猴被称为“避马瘟”即由此而来。妇孺皆知的西游记里,孙悟空就曾经当过“弼马温”。直到今天,中国云贵高原上,当马帮长途贩运时,也常携带一只猴同行。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猴,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由此可见,在民众的意识里,猴从来就不是一只普通的动物,而是一只文化猴。猴的形象已经根植于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的民间文化之中了。(选文略有删改)1围绕“中国人对猴的喜爱”,文章介绍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2举例子是文章主要的什么方法,第段划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文章题目是“猴年说猴”,却没有介绍有关猴的种类、猴的生活习性等内容,如果要在本文增加这部分内容,是否恰当?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学校将在世界读书日举行“好书我推荐”活动,你将带着昆虫记参赛。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为这部书写一段精彩的推荐语。120字左右。七、作文(共40分)金钱能买来药品,却买不来健康;金钱能请朋友吃饭,但买不来友情。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不是金钱能够解决的,有很多东西胜过金钱。请以“_抵万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4)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