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丽江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试题.docx
-
资源ID:77075591
资源大小:29.8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云南省丽江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吞噬(shì) 木杮(fèi) 舷窗(xuán) 心有灵犀(x)B羸弱(léi) 告罄(qìn) 拽住(zhuài) 毛骨悚然(sn)C无虞(yú) 炽热(zhì) 俯瞰(kn) 屏息凝神(bn)D凸现(t) 溯流(sù) 毋宁(wú) 怏怏不乐(yàn)2、下列对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书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B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宗师,被尊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C古人常有一些雅称,如把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四友”;把梅、兰、松、菊称为“花中四君子”。D“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明代起,被规定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读本。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ABC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能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B“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方式连接起来。C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D青年组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国内还是先例。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语境进行默写。(1)木兰诗中表明边塞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2)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_,_”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3)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_,_。(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_,_。(5)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6)孙权为了让吕蒙多学一些知识,对吕蒙说:“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阅读【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河间有游僧,卖药于市,以一铜佛置案上,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其难治者,则丸不跃。举国信之。后有人于所寓寺内,见其闭户研铁屑,乃悟其盘中之丸,必半有铁屑,半无铁屑,其佛手必磁石为之,而装金于外,验之信然,其术乃败。1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 )A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B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C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D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进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2下面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求石兽于水中/卖药于市B以为顺流下矣/以一铜佛置案上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其佛手必磁石为之D乃石性坚重/其术乃败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阅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B是非木杮 是:对;正确(跟“非”相对)。C举国信之 举:全。D验之信然 信:确实。4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中悟出了天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B 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学家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C乙文中游僧让买者先向佛祈祷得到佛的帮助,从神奇现象上欺骗民众,然后病能否医治取决于药丸是否跳入佛手中,从敬畏心里上捕获民众。D乙文中骗术的原理是磁石有磁力,而铁会和磁石相互吸引,自然跳到铜佛手中去了。5翻译下面的文言语句。(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而盘贮药丸,佛作引手取物状。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奶奶的世纪人生奶奶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东北,打我记事起,奶奶只有一个结巴弟弟,是她唯一的亲人,我唤他舅爷,舅爷在省城的炼油厂有稳定工作,因为供养八个子女,生活常捉襟见肘,隔三差五得来探亲,每次临走时,奶奶都会把大包小包的粮食、物品挂满舅爷的自行车,送出很远后再目送至人影如火柴头般大小。外人看来真不像姐姐,倒像妈妈,舅爷也会结结巴巴的三步两回头地说:“姐啊,别别送了,你就就就回屋吧!”舅爷每次“就就”半天才说出一句完整的句子,引得跟在奶奶身后的我常捂嘴偷笑,真是我“舅(就)爷”啊!我一岁时断奶,连同小枕头一起,从我妈住的西屋搬到奶奶住的东屋,从此我成了奶奶的“眼珠子”。后又因工作需要,父母搬走了,把我留下陪奶奶。记忆中,奶奶的眼睛常含笑意,连气息都是温柔的,但对我并不宠溺,奶奶原话叫“惯吃惯喝不能惯事儿”。奶奶十八岁时嫁给十九岁的爷爷,又遇上一个大户人家出身的婆婆,也就是我太奶,太奶“讲究”多,立的规矩多,儿子儿媳早起要去给父母请安,把烟袋锅里装上土烟丝,点着后恭恭敬敬递过去,再后退三步转身出去。太奶不高兴时便把儿媳叫过来骂一顿出气,奶奶并非忍辱负重的女子,但从不顶嘴,用奶奶话说:“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和老人没啥道理可讲的。”奶奶除了自己开裁缝店和忙农活及照顾六个子女,更听说爷爷的一个表叔因打了一辈子光棍年老后穷困潦倒没人照顾,便和爷爷商量接到家里养老送终。老太爷刚接来那天,浑身都是酸味,棉袄里爬满了虱子,在火盆上一烤,虱子腿一松,在火盆里烧得吱吱作响,爷爷给他理发、洗澡,洁癖的奶奶见虱子太多扔掉了棉衣,连夜给老太爷赶制出一套新棉衣棉裤。不仅如此,从此,这老太爷还在家里享有崇高的地位,好吃好喝都被奶奶送到太爷房间,怕孩子们偷吃,便高高地挂起来,老太爷喜欢谁,谁才能分到一点儿。正是有奶奶这样勤劳的贤妻良母,从我记事起,传说中的土房早不见了,爷爷奶奶把日子过成了附近乡镇数一数二的人家,家里窗明几净,园子里种满了杏树、果树、樱桃树。每年瓜果梨桃自己家吃不完,爷爷就去市场卖掉,家里第一台电风扇就是爷爷用卖杏子的钱买来送给奶奶的生日礼物。后来,老太爷生病,爷爷辞掉了正式公务员的工作,回到家乡,凭着祖传的木工手艺,再加上自己能钻研,爷爷做的家具远近闻名、“订单不断”,爷爷奶奶的手艺都是行业里数一数二的,因为坚持工匠精神,他们的作品经得起时间,经得起推敲,也获得了美誉。在她身边多年,我从未见奶奶有蓬头垢面的时候,尽管文化程度不高,却知书达理、目光长远,奶奶非常重视教育,就算家里再缺劳动力,也从不占用孩子们的学习时间,支持子女多读书,家里买了很多书籍,所以奶奶的六个子女都受到了高等教育。有一次,奶奶聊天时提起“孟母三迁”的故事,一边的李奶奶突然插上一句:“他婶子,孟母哪个村的,我咋不认识呢?”当我们笑抽筋的时候,奶奶却平静而善意的说:“我也不认识”。待李奶奶走了,我们还在嘲讽她,奶奶又训斥了我们,奶奶说:“李奶奶是因为旧社会没上过学,但其他方面都是强项,养鸡、种地都是奶奶的学习榜样,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能嘲笑别人!”奶奶用真正的“言行合一”,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乡亲们遇到困难、矛盾、想不开拿不准的,都来找奶奶,奶奶的角色有法官、有心理咨询师、有调解员、有老师、有慈善家等称号。大家说起最敬佩的女人,都是奶奶。后来,日子越来越好了,从高铁到飞机,奶奶都尝试过了,奶奶的体型也由清瘦变成富态,还胖出了双下巴,于是,她经常拿自己的体型开玩笑来感叹生活的美好。再后来,我离开奶奶随军到了天津,临行前,奶奶送给我几个老物件,一本她小时候看的论语、一本毛主席语录,还有几枚旧钱币。有一次,我在海河边,突然想念儿时的松花江,突然不知何处是故乡。电话里,奶奶说:“大孙女啊,无论松花江还是海河,都一样啊”是啊,松花江牵着我童年的记忆,海河是我长大后生活和奋斗的地方。她们还是她们,她们也不是她们,如今的松花江两岸日新月异,正如海河如今的灯火辉煌。奶奶在我的额头留下生命之吻以后,便轻轻地离开了,但她的精神,已化作一缕幽香,让人缱绻、流连。(文/王晶 选自天津报有改动)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奶奶的主要事件奶奶性格特点对待亲人(1)孝敬长辈(2)打理生计(3)(4)知书达理、目光长远、尊重他人2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体会第段加点的词语的作用。4文章第段在塑造奶奶这一人物形象方而有什么作用?5作者对奶奶的怀念带着温情,你从哪里读出来?请用原文回答。五、诗歌鉴赏(共5分)古代诗歌鉴赏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的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B颈联写出了山西村的乡俗民事,“简朴”二字写出了这里的人们生活艰难,只能用古老的方式祈求神灵的保佑。C热情的主人,变幻的美景,淳朴的民风,都使诗人流连忘返。尾联写出了作者对山西村的恋恋不舍之情。D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却处处切中“游”字。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请根据提示写出你的感悟。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只要再坚持一下,你也能欣赏到别样的风景。同样,在人生的道路上,_。六、语言表达(共10分)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请结合实际写一篇150字左右的感想。七、作文(共40分)写作训练。请用抒情的文字来赞美自己的家乡,字数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