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docx
-
资源ID:77076402
资源大小:27.0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颁发(bn) 溃退(kuì) 刹那(chà) 悄然不惊(qio)B遗嘱(zh) 泄气(xiè) 翘首(qiào) 一丝不苟(gu)C要塞(sài) 咆哮(páo) 娴熟(xián) 殚精竭虑(dn)D轨迹(gu) 澎湃(bài) 镌刻(jun) 屏息敛声(bng)2、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绛侯(jiàng) 军士吏被甲(bèi) 都尉(d)B棘门(jí) 可得而犯邪(yé) 驱驰(q)C按辔(pèi) 曩者(náng) 介胄(zhòu)D彀弓驽(n) 持兵揖(y) 嗟乎(ji)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前WWE巨星科迪·罗兹接受了专访,谈到父亲去世,至今仍触目伤怀。B书法之迷人在于不期而遇的妙手偶得。C王健从小身体健壮,小学毕业就进入业余体校,繁重的田径训练,锤炼了他不折不挠的精神。D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历史上一切张口结舌、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他们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成功的。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在亚洲特别是世界具有长久而广泛的影响。B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北京成为中国首个集夏奥、冬奥举办地于一身的城市。C中国网民数量大幅增加,多达6.68亿左右,堪称世界之最。D能否营造人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关键是提升公民的道德修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性默写填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全文的中心句是“_”。(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3)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_,_;_,_,_;_,_,_”。(4)文中列举一系列历史人物是为了说明逆境(或:困境)对造就人才的重要作用,这些事例是“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 念:思念B遂至承天寺 遂: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 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 天子为动B相与步于中庭 孙叔敖举于海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经纶世务者D念无与为乐者 为复有能与其奇者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中一个“遂”字,体现出作者与张怀民意趣相投。C文中的画线句以丰富的想像,描写承天寺清幽空明的月景。D选文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意在表达自己被贬后的悲凉不平之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回忆我母亲(节选)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关,客籍人,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世代为地主耕种,家境是贫苦的,和我们来往的朋友也都是老老实实的贫苦农民。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母亲把八个孩子一手养大成人。可是她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没法多照顾孩子,只好让孩子们在地里爬着。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1选文第段采用了怎样的记叙手法?有什么作用?2品析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1)我就悄悄地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2)母亲那种勤劳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3选文第段主要写“我”的事情,这是否偏离“回忆我的母亲”这个主题?请说明理由。4选文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五、诗歌鉴赏(共5分)古诗阅读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1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_诗,南征押韵工整,押_韵。2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六、语言表达(共10分)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1)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令其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 )(思考 商量 思量)一下我自己。(2)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 )(神秘神奇神圣),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七、作文(共40分)请以“我家的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进行生动形象的介绍,600字以上;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书写工整,卷面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