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开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试题.docx
-
资源ID:77076928
资源大小:57.7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开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挂罥(juàn) 翩翩(pin) 邺城戍(shù)B塘坳(ào) 老妪(yù) 口称敕(chì)C两鬓(bìn) 突兀(wù) 辗冰辙(nin)D布衾(jn) 幽咽(yè) 风怒号(háo)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萌发 翩然 物侯 孕育B纬度 盘旋 彗星 岛屿C迁徒 衍射 雾霭 缄默D沼泽 沙砾 既使 帷幕3、下列句子加横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B“最美新娘”李成环的事迹可歌可泣,她被兰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C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需要积累语言、深入理解,这种寻章摘句的方法值得大力提倡。D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B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C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概率有效降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理解性默写。(1)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_,_”营造了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2)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遭遇了摧折也依旧坚持自己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表现梅花高洁傲岸的句子是:_,_。(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_,_。(4)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学过的大道之行也中“_,_”两句与之相近。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干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B安求其能千里也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C骈死于槽枥之间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D其真不知马也 其西南诸峰(醉翁亭记)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A斗折蛇行(小石潭记)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C不蔓不枝(爱莲说)D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B本文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开头,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突出千里马的重要作用。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一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刻画出“食马者”愚昧专横的形象。D最后一段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跃然纸上。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节选)丁肇中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 就要特地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1第段作为这篇演讲词的开场白是如何快速“抓住”听众的?2作者认为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重新体会其内涵有何现实意义?3结合句中加点词,揣摩下面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4选文第段作者讲自己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个人经验有什么好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中 峨 冠 而 多 髯 者 为 东 坡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完成作文在陈权重的大地上的读书人一文里,一个贫穷的孩子为什么在山路上读着借来的书而不觉其苦?一群面带菜色的学者为什么埋首于卷册间却能自得其乐?因为她们找到了隐藏其间的趣味。其实,生活中做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发现趣味,就是发现事物有意思,有吸引力的特性。发现了趣味,艰苦的生活就有了快乐。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肯定也有过这样的事情,也有过苦和乐的体验,请以“是苦也是乐”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