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界首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提分卷.docx
-
资源ID:77077720
资源大小:27.6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界首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题跋(b) 岔道(chà) 行旅(l)B翰林(hàn) 驮队(tuó) 遒劲(qiú)C田畴(shòu) 簇拥(cù) 摄取(shè)D宏敞(chng) 檀香(shán) 擅长(shàn)2、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张慌失措 荡然无存 正襟危坐 井然有致B眼花缭乱 络绎不绝 响彻云宵 亭台轩榭C锐不可挡 层峦叠峰 摩肩接踵 无动于衷D举箸提笔 触目伤怀 殚精竭虑 天翻地覆3、【2016年中考福建龙岩卷】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文艺晚会上,学生们自编自演的节目绘声绘色,街舞、相声、小品等都赢得了阵阵掌声。B上海迪斯尼公司认为经济放缓不会阻止游客蜂拥而至,因为它注入了鲜明的中国元素。C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同学意外地在杭州西湖湖畔萍水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D这是一个脏、乱、差的居住小区,楼道里贴的像牛皮癣一样的各类小广告琳琅满目。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变色龙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B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C水浒生动地叙述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D父母过于溺爱自己的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1)文中点明故事背景的句子是:_。(2)皇帝来到三军驻地遇到的情形不同,霸上及棘门军:_。细柳军:_、_。(3)皇帝“使人称谢”的原因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节选自刘向说苑)【注】苍苍莽莽:苍茫广阔。非:非难,反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 环:围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震慑C池非不深也 池:城池D百姓与之则安 与:拥护爱戴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所顺 以中有足乐者B环而攻之而不胜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寡助之至 马之千里者D得道者多助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B【甲】文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墨酣畅,结构缜密。C【甲】文用层层推理的方式进行论证,层层深入,论证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心论点,【乙】文通过对话,阐述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D【乙】文通过对话,说明一个国家的安危兴亡最终取决于人民,很好地印证了【甲】文的结论。4请用/给下边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民 怨 其 上 不 遂 亡 者 未 之 有 也。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君人者,以百姓为天。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白杨礼赞,回答后面小题。白杨礼赞茅盾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作者从哪些方面表达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2第段,既让读者感受到白杨树的外在形象美,又让读者体会到它的内在精神美,请参照示例,将你的阅读体会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具体部位外在特征内在精神干笔直(1)枝(2)团结叶片片向上(3)皮微微泛出淡青色质朴3“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是就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而a,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是因为_,此处运用了_ 的写法。4爱莲说和白杨礼赞都是托物言志的文章,小明学习爱莲说后写下“赏莲花慕 君子志洁行廉”的上联,现在请你根据对白杨礼赞的理解,帮他补写一个下联。上联:赏莲花慕君子志洁行廉下联:_。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展现的景象。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的是哪一个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指出其含义。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同_,_蝉则千转不穷_同_,_七、作文(共40分)写作。题目:藏在 里的爱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自由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