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docx
-
资源ID:77078186
资源大小:27.3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A诏将军(zhào) 军士吏被甲(p) 都尉(du)B棘门(jí) 可得而犯邪(yé) 驱驰(q)C按辔(pèi) 曩者(nán) 介胄(zhòu)D彀弓驽(n) 持兵揖(y) 嗟乎(ji)2、下列诗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辉。B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C征蓬出汉塞,归燕入胡天。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战争已经持续了三天三夜,我军终于在黎明时分将负隅顽抗的敌人全部歼灭。B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呆子,除了书本知识,什么都不会。C敌人的进攻锐不可当,我们就快支持不住了。D她十多年来生活在农村,忽然要面对电视采访,真有点不知所措。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B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火了,孩子们的表现给观众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C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欣赏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独一无二的独特景观。D通过他一辈子的奋斗,使他的生活状况大为改观。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渡荆门送别一诗中描写江上景色的诗句是:_,_。(2)使至塞上一诗中流传最广的诗句是:_,_。(3)崔颢黄鹤楼一诗中“黄鹤一去不复返,_”说仙人一去不复返,千百年来只有白云陪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调素琴 素:不加装饰的B无案牍之劳形 形:形体、躯体C百里奚举于市 市:集市D衡于虑 衡:平衡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A有仙则名 思而不学则殆B何陋之有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舜发于畎亩之中 所恶有甚于死者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A(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C两文均有举例。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D两文语言特色鲜明。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乙文使用不少排比句,气势充沛,雄辩有力。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1选文中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2选文第段中“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一句去掉加点词“往往”好不好?请说明理由。3选文第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鳞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句话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下列选项中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地点和事由,用语简洁。B颔联以移动的视角描写景物变化,是诗人行舟观景时的真实体验。C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思乡之叹,直接表达诗人对故乡的依恋之情。D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所作,写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2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图”和“天边云霞图”两幅画面,请任选一幅进行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填空。背影的作者_,字_,江苏_人,_、_、学者。本篇课文选自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请以“原来,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一篇记叙性文章;(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要出现与考生有关的真实的人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