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提分卷.docx
-
资源ID:77079437
资源大小:25.67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折腰(shé) 可汗(hán) 娉婷(pn)B分外(fèn) 鲜妍(yàn) 莽莽(mn)C稍逊(xùn) 摇曳(yè) 冠冕(un)D红晕(yn) 呢喃(nán) 丰润(rùn)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怀古伤今 喏喏连声 相得益彰 矫揉造作B面面厮觑 画龙点晴 走投无路 歇斯底里C起程转合 狼狈不堪 一望无际 间不容发D李代桃僵 形肖骨立 大发雷霆 细丝锭子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座城堡富丽堂皇,建造十分奢华。B他的钱早就花光了,钱包里荡然无存。C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我们缅怀。D置身于广州花市,各种各样的鲜花让我眼花缭乱。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B我国将采取多种节能减排,力争提前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承诺。C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颖滨中学开设了陶艺、书法等超过30余门美育选修课。D边塞寒地,深夜难眠的将士们眼前总会浮现出家乡亲人的面庞和他们轻声的呼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名句默写。(1)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句子是:_,_。_,_。(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两句诗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越明年( )迁客骚人( )不以物喜( )是进亦忧( )百废具兴( )连月不开( )忧谗畏讥( )宠辱偕忘( )沙鸥翔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也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主张的观点又是什么?2文章第一段三次说“是事实”,用意何在?3按照句子后面括号中的提示,赏析下面的句子。(1)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就句中“总”加以解说。)(2)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从修辞的角度说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好在哪里?)4“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品读诗歌意蕴】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像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这首诗选自艾青诗选,诗中作者抓住“_”“_”两个意象,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渲染出一种忧郁,凄冷的氛围,写出了_,为全诗奠定了凝重、沉郁的感情基调。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具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七、作文(共40分)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_的大自然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大师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问弟子:“那山为什么能与天相连?”“因为它高呗。”弟子说。大师带弟子来到海边,指着远处与天相连的海面问:“海在低处,没有山的高度,那为什么海也能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呢?”弟子支吾着,答不上来。“那是因为海的胸襟宽,它那宽阔的胸襟让它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大师说,“胸襟,也能成就一种高度,一种抵达天空的高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