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docx
-
资源ID:77079605
资源大小:28.5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纤弱(xin) 匀称(chèng) 惟妙惟肖(xiào)B洨河(Xiáo) 池沼(zho) 巧妙绝伦(lún)C遒劲(jìn) 钹声(bó) 春寒料峭(qiào)D窠外(k) 鳍状(qí) 摩肩接踵(zhòng)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钱老师在授课中并不是照本宣科地读PPT,而是通过抑扬顿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动作来传授知识。B他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工作中任劳任怨,用无悔青春书写人民警察的风采。C元旦晚会上,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共享天伦之乐。D大臣们在不可思议、前所未有的喧闹声中,正襟危坐、呆若木鸡。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白居易曾在此居住十八年余,他经常乘一木舟,从建春门出发,逆流而上,或低吟,或长啸。“爱风岩上攀松盖,恋月潭边坐石棱。”那香山的一草一木,该是他抚摩过的吧?那山风萧萧,该是曾洗其耳目的吧?如今,松木已然老朽,山风却依旧恋恋不舍。伊河像一条长长的玉带,缠绕着香山。ABC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武汉使用外,还向黄石、荆州等地输送。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1)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2)日暮乡关何处是?_。(崔颢黄鹤楼)(3)东风不与周郎便,_。(杜牧赤壁)(4)问君何能尔?_。(陶渊明饮酒(其五)(5)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6)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7)王维使至塞上中描写边塞奇特壮丽风光的名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嚶嚶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下列加点字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 歇:消散B夕日欲颓 颓:坠落C一百许里 许:表示约数D猛浪若奔 奔:奔跑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A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B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3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文体均为“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多记事陈情。这两封书信不仅具备沟通的实用性,更兼增了审美性与欣赏性。B答谢中书书中,作者仰观“高峰入云”,俯察“清流见底”,观照视线从天上瞬移至地下,再从“两岸石壁”到“青林翠竹”,从高空“猿鸟”到深水“沉鳞”,让人胸襟开朗,能目尽万物之状。C与朱元思书中,写高山用“竞上”“轩邈”“争高”等人格化的描写,以静写动,化动为静,既有诗情画意,又极具情趣,突出了富春江下游两岸高山的奇特。D这两封书信创作中存在发现自然、游赏自然、隐迹自然,真切抒发情怀的倾向,也揭开了南朝士人的闲余生活,表露了他们“喜游纵情”“尚隐避世”的文化心态。4将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白杨礼赞茅盾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土,未开垦的荒地,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yì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新,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竞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室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究然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1文中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2请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3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如果把“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改为“这是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下列对本词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了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D朗读时,第一句节奏可划分为“常记/溪亭/日暮”。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六、语言表达(共10分)小娟同学读到下面一则新闻,准备在班级“天天新闻”中向同学们推荐。请你为她拟写转述内容,要求提取主要信息,语言简明连贯。(不超过100字)2022年3月23日,在距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为全国青少年上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把教学场地搬到空间站,这种更直观、更生动的方式让青少年和前沿科技“相遇”,既普及了深奥的科技知识,又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来自好奇心。“天宫课堂”是最能激发青少年好奇心的方式之一。当前,我国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直面世界科技前沿,为带动更多的青少年积极参与,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后备人才,需要更多类似“天宫课堂”这样的科普形式。七、作文(共40分)写作。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