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docx
-
资源ID:77079891
资源大小:40.2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妖娆(ráo) 嘶哑(s) 强聒不舍(gu)B娉婷(png) 宽宥(yòu) 金戈铁马(yì)C亵渎(shú) 赃物(zng) 自惭形秽(huì)D惊骇(hài) 箴言(jin) 扭捏作态(ni)2、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件事上,对于你的判断,我实在不敢恭维。B贫穷颉据的生活使他不得不放弃了对人生理想的追求。C这桩十拿九稳的事,他却做得一蹋糊涂,就不能怪爸爸生气了。D听说他在那边阔踔过一个时期。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生病到痊愈是个抽丝剥茧的过程。B整个研究过程他都没有参与,最后却鸠占鹊巢,把产业占为己有。C这件事本来是我的错,他却李代桃僵,为我承担了责任,使我很不好意思。D张枣的诗歌将古典的语汇、意象与现代的情境结合,使二者水乳交融、相得益彰。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期,山东鲁能将在中超联赛第11轮中坐镇主场迎战北京国安。B有近50家左右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参加全国小型电动车测试大赛。C在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首条中国微博中表示,希望与中国网友分享生活趣事和工作心得。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典故来写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_,_”。(2)“_,_”,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代步伐。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耶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字,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栗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注释】背:远离。比:连续,常常。登:丰收。安:以为安,这里是习惯的意思。葺(qì):原指用茅草覆盖房子,后泛指修理房屋。秫(shú):黏高粱,可以做烧酒。瀹(yuè):煮。1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固疑余之不乐也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B去雕墙之美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C发之白者 射者中(醉翁亭记)D闻而赋之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2)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3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台 高 而 安 深 而 明 夏 凉 而 冬 温4【甲】文点明醉翁亭得名原因的句子是A_(请用文中原句回答),【乙】文点明“超然台”得名原因的句子是B_(请用文中原句回答)。两文以“乐”为主线,【甲】文表现了欧阳修C_(用四字短语填空)的政治理想,【乙】文表现了苏轼D_的人生态度(用四字短语填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甲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关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乙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端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很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1请各用一句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事件。甲_乙_2孔乙己和范进都是热衷功名的读书人。二人境况不同,周围人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同。酒店的人对孔乙己的态度是:_,众邻居对范进的态度是:_。3孔乙己被摧残的直接原因是:_,范进发疯的直接原因是:_,造成二人如此境况的根本原因是:_。4请从甲乙两段面线句任选一句进行赏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诗歌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以伤感低沉的笔调,回顾了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B颔联借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怀念旧友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C颈联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在政治上倍受打击,却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情绪伤感低沉。D颈联与作者酬乐天咏老见示中的诗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有异曲同工之妙。2对诗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B颈联对仗工整,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C这首诗感情基调前后不同,前四句压抑、孤寂、凄绝、愤懑、冷艳,后四句乐观、高涨、激昂、冲动、亢奋,前后形成鲜明对比。D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官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惰,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天堂寨旅游风景区登山路上,一位大爷看到右面的警示牌,笑呵呵地说:“这里还有人表演杂技啊,我们快去看看。”如果你听到了这位大爷的话,请告诉他警示牌所表达的内容,并对他做出些提醒。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习,本义是鸟反复练习飞翔。后泛指反复地学,使熟练掌握。材料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中“习”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联系生活实际,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