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模拟题.docx
-
资源ID:77080306
资源大小:27.8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缥碧(pio) 无碍(ài) 泠泠作响(líng)B飘荡(dàng) 急湍(tun) 嘤嘤成韵(yng)C轩邈(mio) 经纶(lún) 鸢飞戾天(yun)D横柯(k) 窥谷(ku) 好鸟相鸣(hào)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曼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B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应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C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D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涿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很有意思,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了要怎样孝敬父母,比如尊敬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说话要和颜悦色,还要帮忙做家务。B鲁迅的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入木三分。C他一边参加植树活动,一边埋怨土太硬,坑难挖,可谓任劳任怨。D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疾,对反腐败斗争充满希冀。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6年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B小明家的脐橙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拼多多和淘宝卖出。C人民日报国际部的“钟声”栏目是一个人们备受欢迎的好栏目。D我们班“学霸”小林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下面的提示语填空。(1)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灏黄鹤楼)(2)山随平野尽,_。(李白渡荆门送别)(3)_,老木苍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4)夕日欲颓,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5)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6)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7)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作者描写了边塞看到的奇特壮丽的风光,被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_ ,_ 。(8)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节选自韩愈张中丞传后叙【注释】南霁云:魏州顿丘人,安禄山叛乱时,从军讨贼,后成为防守睢阳的张巡的部将。因在兄弟中的排行第八,所以人称南八。贺兰:贺兰进明,贺兰是复姓。当时任河南节度使,拥有重兵。巡、远:即张巡和许远,安禄山攻睢阳时,两人共同守城。浮图:佛塔。愈:韩愈自称。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爱霁云之勇且壮 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富贵不能淫)B义不忍 所以动心忍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可据理臆断欤(河中石兽)D不可为不义屈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十二章)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云不巨兴(1)虽食,且不下咽。(2)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3请用“/”线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4(1)小明想给乙文命制一个小标题,请你用甲文原句帮他将标题补充完整:南霁云_。(2)乙文中能够体现南霁云的义举为百姓所铭记的句子是: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根据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选文内容,完成下面小题。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在远处就可以看到毛主席亲笔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从近处仔细瞻仰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与会代表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从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余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到了第二层平台。碑身四周围绕着双层汉白玉栏杆,栏杆的形状和天安门前玉带桥的汉白玉栏杆一样,美观朴素,洁白耀眼,使挺拔的碑身显得更加庄严、雄伟。碑的正面朝北,在一块60吨重、14.7米高的碑心石上,有毛主席题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镏金大字,闪闪发光。这八个字是碑的主题。在碑身背面,一行行馏金字整齐地排列着,这是毛主席亲自起草、周总理亲笔写的碑文。碑文是: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刻着红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装饰花纹,象征着先烈们的革命精神万年长存。小碑座的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碑顶是民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上有卷云下有重幔的小庑殿顶。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1选文按_顺序来介绍纪念碑,依次介绍了台阶_碑身(正面、背面)碑身东西两侧上部_。2“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了。”这句话中的“落成”能否换成“建成”?为什么?3“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这句话中的“中国自古以来最大”能否删去?为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宋朝诗人王令送春中的“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与本诗的颔联都写到了花鸟,请问这两处花鸟所描写的景象有何不同?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句“家书抵万金”。六、语言表达(共10分)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1)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什么?(2)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段都像影片一样闪过,没有悲欢离合,也没有生离死别。时间的车轮缓缓驶过,生活中的一切都那么美好。请以“记忆中最美好的片段”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