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太原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点睛提升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撬开(qiào) 拮据(j) 栈桥(zhàn)B于勒(lè) 变更(gèng) 糟蹋(tà)C煞白(shà) 罪恶(è) 拖累(li)D手帕(pà) 无赖(lài) 张皇(huáng)2、下列对行路难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一首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B诗的开头两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C“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期望有朝一日得到明君重用,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D这首诗是以浪漫的笔法来书写作者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的。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他们从小感情深厚,自搬家分别以后,十多年未见,今日再聚首,两人怀古伤今,重逢之喜悦溢于言表。B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C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D自欺欺人只是逃避问题的方法,只有面对现实,我们才会真正成长。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3)急湍甚箭,_。(吴均与朱元思书)(4)岳阳楼记中描写洞庭湖边花草的语句是:_,_。(5)补充完整陶渊明的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充分地了解艾青其人其情,在金秋诗会准备过程中,老师建议小甘和小泉比对范仲淹与艾青,了解中国文人身上的特质,进一步读懂艾青,读懂诗歌。【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节选【乙】瀑布范仲淹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背景:范仲淹在第三次贬谪期间在庐州欣赏庐山深布时所作。【丙】宋史·范仲淹传(节选)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辄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召寘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每感激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一时士大夫矫厉尚风节,自仲淹倡之。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曰:“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曰:“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伸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注释】知应天府:掌管应天府。召寘府学:召请他到府学任职。矫厉尚风节:振奋地崇尚风度节操。枢密直学士:官名。诏不听:仁宗皇帝没有接受他的辞呈。贵:做了大官。1在阅读这三篇古诗文时,小甘发现一些难解的字,在小泉的方法提点下,他顺利破解了以下字义,形成文言字词整理单,请你补全:(1)关键字词整理单文言词汇方法解释冬月惫甚组词法( )辄以水沃面查找字典:(1)总是(2)立即,就(3)独断专行( )既卒,嗟悼久之联系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斋三日而去迁移课内:去国怀乡( )(2)一词多义整理单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辄以水沃面B.或异二者之为 为政尚忠厚C.后天下之乐而乐 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2小甘和小泉在读瀑布时,发现范仲淹的美好情操是借瀑布“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的特点体现出来的,请你结合【丙】文中的具体事例对“直”与“清”的含义加以解说。3小甘和小泉在读宋史·范仲淹传时,发现现代文中的朗读技巧也可以运用到古文中,比如:(1)停顿(给下面句子划两处停顿)士 多 出 其 门 下 虽 里 巷 之 人 皆 能 道 其 名 字(2)语气小甘小泉读到“也”“其”“乎”这些虚词时,发现缺了它们,句子表达效果就不一样,也请你试着读一读,写下你的朗读感受。例句朗读感受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A._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B。_虚词在文言中的作用:_4读完范仲淹的相关资料,小甘对范仲淹的“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特别有感触,他觉得艾青就是那个“与其归”的“斯人”,你赞成吗?请结合【赏读诗歌的魅力】资料一和三,【传承诗歌的文脉】丙文,说说你的理解。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1944年春,在大规模反攻的前夜,盟军向德军控制的诺曼底空投了伞兵,青年安道特就是其中之一。安道特着陆后,看到不远处有一座农舍,他朝那房子奔去,急急地敲门。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岁的法国女人。“我是一个美国兵。”安道特说,“你愿意收藏我吗?”“哦,当然啦。”法国女人说着,把他带进屋里。她的丈夫和三个孩子坐在饭桌旁,惊异地盯着他。几分钟后,六个德国士兵来搜查这附近唯一的一间农舍,转眼之间就找到了这个伞兵。德国人按惯例,不加审讯,就把那个法国女人的丈夫拉到院子里枪毙了。妻子和孩子大哭起来。_于是把安道特暂时关进一间棚屋里,把门锁上。棚屋后边有个窗户,越过田野就是树林。安道特蜷身挤出窗口,向树林奔去。德国人发现了他,向他开枪,子弹没有打中目标。从当时的情况看,逃跑毫无希望。他刚跑进树林悉心经营的,没有什么灌木、杂树的法国树林子就听到周围追兵的叫喊。看来抓住他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他没有什么机会了。不,还有最后一次机会,伞兵振作起来押了一注。他往回跑,再次越过田野,来到小院子,院子里躺着那个法国男人的尸体。他敲着厨房的门,女人来得很快。她满脸苍白,眼泪模糊。他们面对面,也许站了一秒来钟。她笔直地注视着这个美国青年,他的到来使她变成了寡妇,孩子们变成了孤儿。“你愿意收藏我吗?”他问。“哦,当然啦。快!”她毫不迟疑地又一次把他送到壁炉边的碗橱里。德国士兵没有再来到这户人家。三天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1在文中的横线上应填入哪一句?A对于如何处置这个俘虏,德国士兵之间倒有一场争议,而争议又无结果。B对于如何处置这个俘虏,德国士兵之间因为有一场争议。C对于如何处置这个战俘的问题,德国士兵争了起来。2文中法国女人说的两次话中都有“当然啦”,对这句话,下面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A“我应该保护你,因为你为解放我们而战。”B从道义上讲应该保护这个美国兵,但可能因此而家破人亡,这个法国女人只好用这样模棱两可的话来回答。C第一次是模棱两可的,第二次是十分肯定的。D“我十分欢迎你,因为你是盟军。”3法国女人第二次的话比第一次的多了一个字:“快”,这表现了她的_。4从上下文看,“盟军”包括_国和_国的军队;而敌对的一方是_。5第五段中“唯一的一间农舍”中“唯一的”能不能去掉?你怎么看? _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乙】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注释】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1这两首诗写作背景有相似之处,都是诗人经历_之后所写,刘禹锡用“_”直言流落他乡时间之长,韩愈则用“_”痛陈所去距离之远,都表达了他们内心的苦楚愤懑,可谓异曲同工。2两首诗中的颈联都是借景抒情的佳句,请你加以赏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篮球场上,九年级二班的主力队员王瑞在抢球过程中意外受伤,虽然他坚持打完比赛,但是班级已与冠军无缘,为此王瑞非常难过。这时,作为王瑞的同班同学,你会对他说:“ ”(要求:语言简明、连贯、得体,含标点40字以内。)七、作文(共40分)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