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有效性的策略”中期报告.pdf
-
资源ID:7708136
资源大小:9.2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有效性的策略”中期报告.pdf
“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有效性的策略”中期报告“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有效性的策略”中期报告嵊州市鹿山小学魏莎莎“听,会忘记 ; 看,会记住 ; 做,才能学会”。的确,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过程中必要的一种手段。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着科学探究的机会,然而也留有不少的遗憾。比如,在教学植物和动物一生的变化等内容时,种植凤仙花、饲养蚕宝宝等长期观察活动的开展我们的课堂是满足不了的; 又如观察水在自然条件下的蒸发等,短短的40 分钟课堂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 面对有些实验,教师显得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教师广泛利用存在于教科书以外的各种资源,将学习活动不断地延伸到课外。课前的科学探究活动能使学生为课堂探究活动做更充分的知识、思想准备,课后科学探究活动则能使学生的认知、思维获得更进一步的拓展提升。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它丰富了学生探究知识的途径; 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开阔眼界和思路,培养实践和创造能力; 也可以使学生综合利用各科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目的,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作为一线科学教师,在亲历教学过程中我深深地意识到小学科学课外探究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存在学生参与率低、完成质量不佳等问题,充分暴露出当前学生的科学课外探究是低效的。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有效性的策略”这一研究,希望更多的老师能正视科学课外探究的重要性,支持、帮助孩子切实提高课外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从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围绕主题展开了一系列工作,在这里跟各位老师共同交流一下。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 首先我们分析了科学课外探究活动内涵,确定了研究计划和目标。课外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指在科学探究中,教师遵循发展的有效性原则,创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利用身边资源,通过亲身经历主动获取科学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活动。同时在探究活动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根据科学探究的有效性内涵,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如何提供有利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活动,并试图给予他们一定的方法指导和帮助,从而提高其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二) 学生现状了解分析。我们选取了六 (6) 进行了实际调查,了解他们的科学课外探究情况。调查问题如: 你养过蚕宝宝吗 , 你家有哪些科学探究工具, 你喜欢老师布置课外探究作业吗,等。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分析得到以下信息: 1、学生普遍不喜欢课外探究作业,喜欢的仅10% 左右。2、在科学课外探究作业中,他们认为收集资料比较简单,对长期观察和创新性活动有困难。3、偶尔 ( 很少) 参与自主探究,其内容为 : 电视节目、课堂上介绍的有趣实验。4、学生专门的探究工具几乎没有。( 三) 我们从源头上入手,采用有意识地跟踪了解学生课后探究成效、面对面或电话采访家长、问卷调查等各种方式和途径,对造成课后科学探究低效这一状况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了总结出了其主要原因,使后续研究更有针对性。1、家长思想上不够重视,从而扑灭了孩子的热情。由于家长受长期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和影响,把科学课划分到副课一类,对该学科的重视不够。再加上他们重书本知识,忽视技能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锻炼,往往把孩子们的课外探究看成跟学习无关的事,认为不该把时间花在这个上面,并用这样的思想教育和影响孩子,打消他们的探究积极性。比如有一次在跟一位家长的交流中,说起自己的孩子这位妈妈是这样描述的: “他呀,自从教了绿豆芽生长后一回来就摆弄他的绿豆苗,我看他学习的心思都没有了。”看,我们孩子的课外探究在家长眼里只是胡闹而已,那么孩子的探究热情势必被抹杀在家长的指责声中,取而代之的是空洞的知识。2、学生对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有畏难情绪。科学探究,对于孩子们来说是较为神秘的,因此在感兴趣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比如在学习了月相变化后我让学生课后研究白天月相的变化情况,结果进行过观察的同学寥寥无几,更别说长期观察研究了。事后我询问了学生原因,很多学生反映说每天既要观察,又要记录,太麻烦了。是的,在没有引起学生足够兴趣的时候,让他们独立完成探究活动,学生心理自然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可想而知,如果老师不适时助推一把,这个畏难、畏烦情绪,也许就阻止了他们课外科学探究的步伐。3、教师不注重后续指导,使探究行为流于形式。不得不承认,教师的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课外探究的低效。由于某些原因,教师对于布置的课外探究作业很多时候不进行检查,也不组织任何形式的交流汇报,只是简单的走过场。说起来真是难为情,反思自己这个专职科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时常有此疏忽,更何况那些兼任的老师了。长此以往,让课外探究活动只是流于形式。4、服务于学生课外探究活动的各种资源薄弱。学生由于年龄等实际原因,在材料的准备和实验的设计开展等方面都需要家长和老师提供帮助。然而,家长素质参差不齐,老师又无暇顾及那么多学生,教学资源的薄弱导致课外探究活动无法有效开展。( 三) 着手多角度实践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为切实培养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能力迈开了探究的步伐。采用分头初步尝试,并汇总经验的方法,经过前期研究,我们找到了一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探究有效性的策略: 1、精选内容。科学教学中,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很多,但是并不是所有问题都适合学生课外探究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对内容进行合理选择。其一,选择学生能力所及的内容。我们的教学应该面向大多数学生,因此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探究水平,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让他们在一次次成功的喜悦中逐步提高探究积极性。其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发现,学生对感兴趣的特别有探究的热情,在内容的选择上何不投其所好呢, 其三,注意课内外探究的结合,选择为教学服务的内容。课前、课后的探究活动既方便老师提供学生更多的探究指导,同时也能满足学生寻找生活中科学的好奇心。当然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做好必要的指导工作。2、展示科学魅力,争取到更多的参与和支持力量。(1) 教师适时地展示学生课外探究成果,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其他孩子的参与热情。比如,在制作计时工具活动后,我特地把A同学的作品在课堂上向同学作了展示。有些课外没有动过手的看到同学的计时器这么有意思,也纷纷效仿开始了自己的设计。像这样的列子屡见不鲜。实践发现优秀作品展示会、收集资料交流会等活动的开展,是展示科学魅力的重要手段。(2) 当然争取家长对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活动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尝试把科学课外探究活动也像其他语数书面作业一样写进家校练习册里,传达给家长要重视自己孩子课外探究的信息,结果惊喜地发现效果非常不错,家长不仅能督促孩子,而且欣喜的是有不少家长参与到了活动中,给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资源的支持。比如在养蚕宝宝时,有家长就利用工作之便为孩子找来了彩蚕,更有许多家长主动承担了采摘桑叶的任务。由于市区桑树不好找,有些家庭甚至发动了农村的亲戚呢。我们还专门设计了一个探究奖,通过给学生发喜报的方式颁发,这不仅是对孩子的奖励,更是对家长工作的肯定。这样一来,家长的思想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转变,纠正了探究只是胡闹的错误认识。3、借助成立学校科技小组、科普节活动等举措,推进课外探究活动发展。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各种科技竞赛,如小发明比赛等等,能提供学生展示探究成果的机会,让他们学以致用。比赛得奖更能大大提高其积极性。我校还在此基础上组织了科技兴趣小组,对其进行培训,参加各类如航模、四驱车等比赛,小发明小制作、神秘实验等校级琢玉社团的开设,更是吸引了一大班爱科学爱探究的孩子。实践证明,这些兴趣小组的开设和活动的组织都能提高学生科学课外探究能力。二、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通过一阶段的摸索探究,我们初步摸索出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措施,学生科学课外探究较之前情况有所改善,但静下心来也发现在实践中也发现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1、课外探究面仍比较狭隘 : 一方面学生的参与面还不够广,真正参与、热衷课外探究活动的只有部分同学,没能做到全员参与; 另一方面,学生缺乏课外探究的主动性,往往出现老师布置的勉强能完成,没有硬性布置的却出现拖沓、懈怠等情况。2、教师指导能力不够 : 有部分活动没法提供学生切实有效的帮助。如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设备支撑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三、下阶段研究计划及确保最终成果的主要措施面对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下阶段一方面继续对课题进一步实践,边探究边改进的同时尝试运用新的方式方法增加教学智慧,另一方面基于实践进行总结,以论文等形式展示探究成果。我们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开展工作,试图寻找一些新的提高小学生科学课外探究有效性的策略 : 1、动员教师加强学习,充实自身知识,提高对学生的指导能力。2、整理科学课外探究的内容,使活动的开展有层次、有系统,更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3、加强学生探究方法的指导,逐步实现教师从“帮扶“到”放”的过渡,并引导他们涉猎自主探究。4、寻找和搭建新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科学课外探究成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