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考试题.docx
-
资源ID:77081730
资源大小:28.9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幅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wù),便是敬。B丰功伟迹!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qiè)。C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zhé)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D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z)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A.祟 B.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 (A.sù B.shuò),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甲 (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乙 (A.琳琅满目 B.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 丙 。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ABCD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越是一知半解的人,往往越是喜欢高谈阔论。B他才思敏捷,写文章时,没有丝毫寻章摘句的痕迹。C李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D名著隽永耐读,如果读法得当,你就会感到开卷有益。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名噪京师,老掌柜因年迈多病已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B我市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目标,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存我们赖以生活的共同家园。C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服务的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D新华字典自1953年起,历经10余次大规模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修订,成为迄今为止世界出版史上发行量最高的字典。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词。(1)鸡声茅店月,_。(2)_,西北望,射天狼(3)狼烟四起,民不聊生的年代里,有的人选择了躲避,甘做“_,_”的隐士;有的人则当仁不让,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以一腔热血谱写生命的赞歌。(用诸葛亮出师表中的语句填写)(4)白居易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无从致书以观(2)录毕,走送之(3)同舍生皆被绮绣(4)烨然若神人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君则的一篇赠别之序,目的在于勉励马生勤奋学习。B作者在文中回忆了求学中遇到的诸多困难,包括求书之难,求师之难以及生活之苦。C选文以议论为主,语言质直雅正;其间又杂以情景描写,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D文中“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4为了达到劝学的目的,宋濂和孔子采用的方法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进行分析。【链接材料】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选自孔子家语)【注】揉:使木弯曲或伸直(以造器物)。达于犀革:指穿透犀牛的厚皮。何学之有:宾语前置,即“有何学”。学,学习。括:箭的末端。羽:羽毛,这里作动词,指安上羽毛。镞:箭头。砺:磨。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担当的力量和父亲聊到他小时候干农活的经历:农忙时,需要帮父母挑担子,最开始20斤的担子都压得喘不过气来。后来慢慢适应了,30斤、40斤、50斤,只是肩上的茧越来越厚了。他说,自己多挑一点,爹娘少干一点。简短平实的话,却令人回味。当父辈们十几岁时,他们就有了用稚嫩的肩膀替父母扛起家庭重任的担当。那么,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更应该具有担当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究竟源自何处呢?担当的力量源自于爱。A是什么给了花木兰放弃采桑织布的生活,选择代父从军征战沙场的勇气?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孝心。B是什么给了鲁迅不惧威胁利诱,像钢刀一样的笔锋刺向敌人心脏的骨气?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民族使命感。C是什么给了焦裕禄忍受病痛的折磨,为兰考艰苦奋战治理“三害”的坚守?是“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拳拳报国之志。他们对家庭、民族、国家的热爱,迸发出惊人的力量,迎难而上、百折不屈、公而忘私、积极奉献,以担当的精神挺起整个民族的脊梁。他们这些人,一直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担当的力量源自于责任。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责任。教师的担当是坚守三尺讲台默默耕耘,春蚕到死丝方尽;军人的担当是手握钢枪保家卫国,一腔热血沃疆土;党员干部的担当是危难面前那一声“共产党员跟我往前冲”的呐喊,是“四有”书记谷文昌“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的胆魄,是时代楷模燕振昌“克勤克俭,忠诚敬业,勤勉热心,求真务实”的真心。作为一名年轻的学生,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神圣使命,笃行学习报国之志,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担当的力量源自于传承。一代代的传承,一代代的弘扬。将会形成激励我们年青一代的不竭的动力源泉。担当,是融入中华民族文明血脉中共同的精神信仰,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孟子,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到“一片丹心图报国”的于谦。这些民族之魂把千钧重担扛在肩上,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有力支撑。对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担当,就是要传承祖辈父辈坚定的政治信仰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与品格,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刻苦学习和勇于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以渊博的学识、宽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积极作为,在新时代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选自2018年4月24日人民日报,作者孔子文涵,有改动)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第段中的A、B、C三个画直线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3选文第段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简析选文段的论证思路。五、诗歌鉴赏(共5分)满江红 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一句中,词人先交代了地点京华,而后介绍了写这首词的时间中秋节前后,算是金秋时节。B“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大意是篱下开遍菊花,在菊花的点缀下,秋天的风景显得更加明净。这种令人愉悦的景致给词人留下了美好的心情。C“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一句中,词人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又反思八年婚姻的“风味”,家事国事,交织心中,感慨万千。D“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一组三字短句斩截有力,通过身与心的对比与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2请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六、语言表达(共10分)小说中的人物语言简洁鲜明,形象传神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请你写一段人物对话,形象地表现出人物的特点。(150字左右)七、作文(共40分)(1)请以“ 味道”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除诗歌、戏剧外,不限文体;不少于600字;文章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请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