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题.docx
-
资源ID:77082441
资源大小:28.4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汕头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自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水中藻、荇(xìng)交横(héng),盖竹柏影也。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其奇(qí)者。C怀民亦未寝(qn),相(xing)与步于中庭。D晓雾将歇(xi),猿鸟乱鸣;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B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着,漫延着,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C那是一颗振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D生命在那些终于要调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3、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B他真是祸不单行,在短时间内失去了双亲。C终于有妇女来给信客说悄悄话:“关照他,往后带东西几次并一次,不要鸡毛蒜皮的。”D2015年央视春晚节目种类繁多,歌舞、小品、相声、魔术可谓异彩纷呈。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校在第一时间紧急动员,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相关校领导为副组长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防控工作。B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作者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C阅读了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后,使我感知到了富有哲理的语言,了解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看法。D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2)_,猛浪若奔。(吴均与朱元思书)(3)黄鹤楼中能够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限感慨之情的诗句是“_,_。(4)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用游动的视觉描写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饱含喜悦开朗心情的诗句是“_,_”。(5)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乙】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吏。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节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注释】李伯时:宋代名画家。小史:书童。建炎:南宋高宗的年号。贼:这里指金兵。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岂不诚大丈夫哉(2)往之女家(3)以顺为正者(4)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得志,与民由之。3【甲】文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_”与大丈夫之道进行对比;【乙】文中最能体现赵广绘画水平高超的句子是“_”。4【甲】文中,孟子关于“大丈夫”的标准什么?【乙】文赵广身上印证的是哪一条?请用原文回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甲】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园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选自苏州园林有删改)【乙】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元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核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现在的南美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现在的南极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节选自恐龙无处不在)1按说明对象来分,【甲】文属于_说明文,【乙】文属 _说明文。2两段选文中加点词的用法与“绝大部分、几乎、大”类似,选择其中一个分析它的作用。3从【甲】【乙】文段中各找出一种说明方法并简述其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饮酒(其五),根据要求答题。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选择下面各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本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B“问君何能尔”中的“尔”是代词,代指后句“心远地自偏”,这两句阐明了“远离俗世就会内心宁静”的道理。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奠定了“梅兰竹菊”四君子中“菊”的文化寓意,“菊”因之成为悠然自乐、不趋名利精神品格的象征。D“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黄昏时候飞鸟投林的美好景色,“飞鸟”的形象寄托了诗人返归自然的人生志趣。2诗中的“车马喧”具有明显的泛指意义,并非单纯指“车马的喧闹声”,请根据你的理解,试举一种“车马喧”暗指的内容。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A.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B.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C.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七、作文(共40分)按要求作文。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每一次走进大自然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流连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 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大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