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潮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题.docx
-
资源ID:77083090
资源大小:28.0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潮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通关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哄骗(hng) 闹哄(hong) 起哄(hng) 叉港(chà)B潺潺(chán) 怠慢(dài) 不惮(dàn) 船橹(l)C撺掇(cun duó) 凫水(fú) 桕树(jiòu) 旺相(xiàng)D皎洁(jo) 归省(xng) 絮叨(xù) 舟楫(jí)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驰骋 告戒 推搡 震耳欲聋B虔诚 演泽 恭顺 漫不经心C蔓延 浮燥 隧道 纷至踏来D映照 苍劲 轻盈 目眩神迷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整座教堂几乎是纯白的,令人难以置信地融合了现代派建筑的简洁轮廓和哥特式建筑的繁复线条。BLonely Planet这座城市自有其无穷魅力,将现代和中世纪风情融合得天衣无缝,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勃勃生机。C在薛家姐姐6岁时,父亲生病去世,次年,母亲因受不了打击,精神失常而离家出走,至今销声匿迹。D个别民警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做了与人民警察身份不相称的事情。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四川移动和摩拜单车合力启动大数据交通工程,其目的是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B关于摔跤吧,爸爸,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印度社会的现实问题。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文背诵默写。(1)野马也,尘埃也,_。(庄子北冥有鱼)(2)水击三千里,_。(庄子北冥有鱼)(3)庄子日:“子非我,_?”(庄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选自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注释】合营溪:汇入营溪。攲:倾斜。嵌:张开。置州:设置州郡。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日光下澈 澈:_ (2)犬牙差互 犬牙:_(3)两岸悉皆怪石 悉:_ (4)此溪若在山野 若:_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清 流 触 石 洄 悬 激 注 佳 木 异 竹 垂 阴 相 映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徘徊溪上,为之怅然。4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题目。(1)【甲】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_”二字,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乙】文运用正面描写,“_”几字表现出溪水的短小。(用原文回答)(2)【甲】文中柳宗元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_之情;而【乙】文中元结由小溪的“无人赏爱”,喻指自己的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你有感觉到视力模糊吗?总隐约听到手机铃声?无论上厕所还是进卧室,手机都24小时不离身?手机没带就好像失去了方向感?如果你发觉自己有这些“症状”,恭喜你!你很可能已经患上了“手机依赖症”!手机在今天已经亲密得俨然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在家也好出门也好,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手机已经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离开手机,你能活下去吗?在“手机依赖症”已经严重泛滥的今天,要回答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容易。患上手机依赖症,给人带来诸多苦楚,轻则患上知识焦虑,看不完的文字图像令人烦扰;重则遭受身体精神的双重折磨,眼疲劳,手臂肌肉酸痛,形成“触屏手”。五光十色的手机屏幕扰乱了正常生活作息,导致机主难以深度睡眠,第二天精神萎靡,生物钟全盘紊乱,长期下来免疫力下降,疾病滋生。更主要的还是对精神方面的影响。如果说电子通讯能起到沟通交流的信息传递作用,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隔着屏幕恐怕不太好抒发。长此以往,人类的人际交流能力也可能慢慢退化,让位于所谓的“人机交流能力”。从客观上看,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达,手机智能化给大众带来更多选择,也让大众不知不觉“囚禁”其中。以前手机只能通话、发短信,现在手机的娱乐、休闲,甚至办公功能大大丰富。无论身处何地、任何时刻,手机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方式,都能让人投入其中,停不下来。对于一些特殊行业,手机智能化带来不少“掌上业务”,很多工作必须随时用手机保持联系,如淘宝客服、微商、APP运营商等。工作被“绑在”手机上,久而久之难以摆脱。另外,现在不少单位利用手机便捷、通用的特点,建立各种各样的QQ群、微信群,不少工作都在手机上讨论,人际关系也在各类群的“打情骂俏”上活络起来,因此,用不用手机有些时候已经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而从主观上看,一方面,用手机填满空白时间,给人提供一种“不虚度光阴”的假象。以前发呆、走神、等候或冥想、深思的时间,现在逐渐被刷屏的快感代替。另一方面,手机也是一种“人际焦虑”的转移。试想下,一群人聚会,如果没有手机,又没法很好地融入话题,呆愣着多尴尬;而在陌生人环绕的空间,为了避免和陌生人对话,或者避免自己被关注,埋头玩手机“体面”地躲避他人,自得其乐。主客观因素作用下,“低头族”数量的剧增也不足为奇了。去年,大意为“与人网上聊天不如现实中一起吃饭”的文章,一度在社交网刷屏,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文章讲的是,美国一名男子对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感到厌烦,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先后与几百位朋友面对面交谈。真实、立体的个体隔桌对话,眼神交流,言语气场共融,都是网络上文字或语音交流达不到的效果,于是他得出结论: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有人说,放下手机是治疗手机依赖症的最好方式。但调查显示,手机依赖症偏爱性格孤僻、缺乏自信的群体,不喜外出的宅男宅女、不喜与人交流是此症状的重灾区。对于有的人来说,手机跟毒品没什么两样,不是想放就能放得下,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在于机主自身的决心和毅力。(根据网络文章改编)(1)试分析“手机依赖症”的成因。(2)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一连串的问题,列举了“手机依赖症”的具体表现,既引出说明对象,又形象地展示其危害。B本文采用逻辑顺序,围绕“手机依赖症”展开说明,先分析其危害和成因,再探讨解决方法,条理清晰,层次分明。C用不用手机其实无关个人选择,而是被科技绑架、被工作所迫。所以要治疗“手机依赖症”,必须从客观原因入手解决问题。D文中提及美国一男子发起了当面请吃饭“运动”的事例,与“网上聊天”“虚拟空间对话”作比较,说明面对面的交流更有助于互相理解。(4)假如你目前也苦于摆脱不了“手机依赖症”,读完本文,你打算如何克服这种症状?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看法。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子衿 诗经·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1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联系语言环境,仿照句式,续写句子。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无论是_,还是_;无论是_,还是_,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七、作文(共40分)文题一(1)游记常常要对某处景物做定点观察,以写出景物的特点。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围绕其中一处风景,写一个片段。200字左右。文题二(2)我们可能都有过旅游的经历。旅途中,我们不仅观赏自然风光,了解民风民俗,同时也会有许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选择一处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不少于600字。文题三(3)参观一处纪念馆(或博物馆、展览馆),以参观为题,写一篇参观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