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阿坝州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试题.docx
-
资源ID:77084156
资源大小:28.51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阿坝州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疮疤(chung) 书斋(zhi) 镶嵌(qiàn) 肿胀(zhàng)B愧怍(zuò) 门框(kung) 惶恐(huáng) 哀悼(diào)C憎恶(zng) 诘问(jié) 取缔(dì) 滞笨(zhì)D门槛(kn) 晌午(shng) 膝盖(x) 塌败(t)2、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A喷涌 珠丝马迹 缠绕 红熟B谰语 班谰 亘古 申吟C丰绕 飘扬过海 泛烂 桨液D镐头 土穰 蚱蜢 原野3、下列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大街上没有一个行人,真是万人空巷啊!B这次考试成绩差强人意,但对小林来说也许是好事,经受这一次挫折,他肯定知道自己的不足了。C假日的海南,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深夜了,大街上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D遇到问题,他总喜欢寻根究底,倘若不问个水落石出,是绝不会善罢甘休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B黄羊知道,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到处都有偷猎者们瞄准它们的枪声。C只有为厚重乡愁营造一个安稳的存放处,“诗意的栖居”才能成为现实。D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成功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_,何人不起故园情。(2)马上相逢无纸笔,_。(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4)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段落一】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段落二】华佗治病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前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选自陈寿三国志)注释华佗:东汉末医学家,是“建安三神医”之一,医术高明。蒜齑大酢:齑(j):捣碎的姜、蒜、韭菜等。酢,同“醋”。蛇:这里指一种寄生虫。县:同“悬”,悬挂。差:这里指差不多就能好。使:使者。瞋:同“嗔”。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人车载欲往就医 就:靠近,到B语之曰 语:告诉C无何弃去 去:离开D车边病是也 是:判断动词,是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嗜食而不得下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B从取三升饮之 久之,目似瞑(狼)C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蒙辞以军中多务(孙权劝学)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二石兽并沉焉(河中石兽)3下列句子与“小儿戏门前”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一讲学家设帐寺中(河中石兽)B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爱莲说)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D何陋之有(陋室铭)4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华佗两个儿子的对话侧面写出了华佗医术高超。B从第一则故事中可以看出华佗已经用此法治好了十几位病人。C第二则故事中华佗没有用药物,而是用非常规方法为病人治病。D第二则故事中的郡守因盛怒引发疾病,幸亏遇到华佗妙手回春。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尔辈不能究物理。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蹬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1选文节选自长篇小说_ ,作者是_。选文内容可以概括为_。2第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选文中画线句子表现了“坐车的”什么性格特点?试想像“坐车的”心理活动,用一两句话描写出来。性格特点:心理活动:4从文段内容看,祥子的痛苦来自哪里?请概括出两点。祥子的痛苦来自:(1)_ (2)_5文章最后将哆嗦的祥子比喻成“风雨中的树叶”,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请给下面选文作圈点批注,既要有圈点符号,又要有批注内容。选文批注内容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拉车的人们,只要今天还不至于挨饿,就懒得去张罗买卖:有的把车放在有些阴凉的地方,支起车棚,坐在车上打盹;有的钻进小茶馆去喝茶;有的根本没有拉出车来,只到街上看看有没有出车的可能。那些拉着买卖的,即使是最漂亮的小伙子,也居然甘于丢脸,不敢再跑,只低着头慢慢地走。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刚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驴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到地上,永不起来。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下面小题。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1)旦辞爷娘去_(2)万里赴戎机_2下面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C“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六、语言表达(共10分)指出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1)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2)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3)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七、作文(共40分)怡然自乐的桃花源,温暖了陶渊明的视线;高洁傲岸的莲花,温暖了周敦颐的视线;神奇秀丽的泰山,温暖了杜甫的视线其实,田野中的一朵小花,社会中的一个善举,自然中的一处佳境,名著中的一缕书香这些,又何尝不曾温暖过你的视线?请以“_,温暖了我的视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不少于500字(诗歌除外);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