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宁国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docx
-
资源ID:77085499
资源大小:25.9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宁国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校补(jiào) 揩油(ki) 臂膀(bèi) 铁杆(gn)B菩萨(sà) 门框(kuàng) 派遣(qián) 挪动(nuó)C鞠躬(j) 招揽(ln) 沉淀(diàn) 挣扎(zhá)D红晕(yn) 炼钢(liàn) 紧绷(bng) 赤裸(lu)2、下列加点字注音、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紧绷(bng) 负荷(hè) 舷窗(xuán) 千均重负B红晕(yùn) 轮廓(kuò) 俯瞰(kn) 五脏六腑C遨游(áo) 炽热(zhì) 严谨(jn) 奈人寻味D稠密(chóu) 烧灼(zhuó) 模拟(mó) 惊心动魄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得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读书读到会心处,我们常常忍俊不禁地感叹:“太妙了!这正是我想说而说不出的话啊!”B你已经不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了,这项活动你不适宜参加。C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D目前,全国公安系统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打拐”斗争,抓捕了很多犯罪分子。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己,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扩散的国家之一。B中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原因,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C通过学习孙权劝学,使我明白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2)写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_,_。(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 )(2)不蔓不枝( )(3)香远益清( )(4)宜乎众矣( )2翻译下列句子。(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B作者以“菊之爱”、“牡丹之爱”反衬“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也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C“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明作者不追逐功名富贵,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自己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句子美好的姿态气质。4莲是周敦颐心中的君子,阅读链接材料并结合选文,分析张衡是否也是如莲一般的君子?衡少善属文,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选自后汉书·张衡传,有删减)注释:俗人,指世俗之人。承平:太平。逾:过度。班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两都:指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累:多次。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惊涛澎湃,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结成九曲连环;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从你这儿发源;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1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2“啊!黄河!”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其作用是什么?3将诗句“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4诗人为什么称黄河为“摇篮”“屏障”?5诗中,诗人把黄河描绘得一往无前、无坚不摧,以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请结合时代背景,谈谈诗人这样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感。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念天地之悠悠”这句诗营造了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两个“不见”,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课文内容填空。(1)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 )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 )显得太晚太晚了。(2)每天晚上他们都希望第二天能到达目的地,( )到了第二天,( )吃掉一天的口粮外,( )把希望寄托在第二个明天。(3)因为( )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 )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天空中,恼人的乌云不期而至,阳光没有因此停止脚步,而穿过乌云的阳光更加灿然绚丽了。这一刻,让我们震撼、深思、联想请以“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绚丽”为标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