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测试题.docx
-
资源ID:77085535
资源大小:28.0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亳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评估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塑像(sù) 遁词(xún) 玄奘(zàng) 屋檐(yán)B曾参(shn) 鲁钝(dn) 崇拜(chóng) 懦夫(nuò)C监牢(jin) 遭遇(zho) 和谐(xié) 封锁(su)D懒惰(duò) 豢养(huàn) 繁殖(zhí) 灌溉(gài)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阴晦 惘然 莫名其妙 迟疑不决B炊烟 阔绰 郑重其事 神色张惶C恭唯 鄙夷 十拿九稳 与日具增D箫索 祭祀 致之不理 朦朦胧胧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旧观念,在文化不发达的山区仍然根深蒂固。B他的故事我们早有耳闻,所以自我介绍时不用多说,大家就自然不言而喻了。C几十年认认真真、持之以恒地做好一件事情,是全国劳动模范周家荣取得累累硕果的法宝。D面对美国的芯片断供政策,走自主研发之路是我国芯片摆脱封锁的行之有效的办法。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近期的各类口罩生产量,除了满足中国市场以外,还销往海外各国。B通过展示具体的5G信号使用范例,让人们能更清楚地了解5G可以为日常生活带来改变。C穆旦于1975年恢复诗歌创作,一举创作了智慧之歌停电之后冬等近30首作品。D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2)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3)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岳阳楼记表现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5)醉翁亭记描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6)行路难中表现李白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的诗句是_,_。(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下阕描写月光流转的名句是:_,_,_。(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哪两句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的感情,暗示了自己因世事变迁而怅惘的心情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各题甲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乙醉翁亭记(节选)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甲诗的作者是倡导“新乐府运动”的_,乙文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主要叙述了卖炭翁艰辛劳动的过程B乙文主要写了滁人游山之乐,描写生动C甲诗语言质朴平实,乙文词句绮丽浮华D甲诗主要选取个体,乙文重点描绘群像(4)两篇选文都体现了孟子在天时不如地利中所提出的_思想,前者表现了作者_;后者表现了作者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每至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竟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又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捡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国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读书“能养人精神”,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与是精神的营养品。不能与书籍独处,只会让人生之路走向狭隘,甚至禁锢心灵;浸润书香,才能让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姝200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不是要选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恐怕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有删改)1文章开头描述了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有什么作用?2阅读第段,用自己的话说说“曾国藩们”是怎样的一类人。3第段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是_,论证了_的观点。4如何理解文章题目“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5根据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读书事例,从一个方面谈谈你因阅读而发生的改变。五、诗歌鉴赏(共5分)诗词赏析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颔联中使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诗歌萧条苍凉的意境?2尾联中的“当年事”指的是什么事?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1)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2)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七、作文(共40分)任选一题作文。(1)题目:请以"_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备选词:旅游、探险、舞蹈、戏曲、诗歌、大自然、祖国大好江山)要求: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大师指着远处的一座高山,问弟子:“那山为什么能与天相连?”“因为它高呗。”弟子说。大师带弟子来到海边,指着远处与天相连的海面问:“海在低处,没有山的高度,那为什么海也能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呢?”弟子支吾着,答不上来。“那是因为海的胸襟宽,它那宽阔的胸襟让它与天相连、与天等高。”大师说,“胸襟,也能成就一种高度,一种抵达天空的高度。”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