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模拟题.docx
-
资源ID:77085867
资源大小:27.3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模拟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飞漱其间(sù)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yú)B水中藻、荇交横(xìn) 泠泠作响(lín)C互相轩邈(mio) 鸢飞戾天(nì)D素湍绿潭(tn) 千转不穷(zhuà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孜孜不倦天姿聪颖滥加粗暴B文采藻饰读书费时纵观统筹C明辨是非高谈阔论仔细揣磨D开券有益独到见解豁然贯通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军以锐不可当之势,粉碎了敌人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B人们被公路上突发的车祸场景吓呆了,立即镇定自若地拨打了报警电话。C在人口迁徙方面,明朝可谓殚精竭虑,采取各种措施处置流民、移民问题,比如规定严禁擅徙流亡、流民附籍安插等等。D有着大量木屋的奥地利小镇哈尔施塔特,是风景秀丽独一无二的木头小镇。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群众对饮食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B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C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能否做好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D2022年9月新学期起,多种劳动技能将纳入课程。此举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他们成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欣然起行 (2)怀民亦未寝 (3)相与步于中庭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乙】(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遂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注释】徙知:调任。害:冲毁。庐:搭建茅屋。堵:古墙体单位,长与高各一丈为一堵。(选自宋史苏轼传)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富民争出避水/争高直指,千百成峰B事急矣/急湍甚箭C虽禁军且为我尽力/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年且九十4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5著名学者林语堂给大文豪苏东坡奉赠了无数的头衔: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请结合【甲】【乙】选文内容理解林语堂对苏轼的评价。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城市里的菜地晓寒河对面那一大片狭长的河洲,都用来种菜。河把土地分开,同时也把生活分成两种。我的窗户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面镜子,照山照水,照一座小城,照出一片菜地的丰歉。我和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来到这座小城以后,渐渐疏离了农事,把一片菜地当成风景看了。我是菜地里的常客,有闲了就去,点一根烟,慢慢地,边走边看。黄瓜花开了,偷偷绕过巴掌大的叶子,高举在阳光中,泼辣辣的黄,做好了招蜂惹蝶的准备。苦瓜开始显山露水,沟沟壑壑都在膨胀,一刻不停地忙着扩充自己的地盘。芹菜拱出来,挤眉弄眼,芽尖上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抖落干净。白菜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肿大。不起眼的白菜,也学会了用夸张的比例来表现自己的憨态可掬。这些花朵,叶子,瓜果上,都挂着不同的节令,像超市里货物上贴着的标签。菜地,已成为我另一本鲜活的日历。我母亲很少来城里住,城市在她眼里,一身的毛病。你看你住那么高,抬起脑壳一看吓死人,夜里睡着了都不踏实;一眼看过去,到处都是屋;街上车子打架,走在路上都提心吊胆。而她一辈子生活在村庄里,打开大门就对着田垄和山冈,到处撒满了稻子,瓜菜,花草树木,鸡鸭牛羊;喊一嗓子就有人答应,这种敞亮和温情是城市里拿钱都买不到的。有年春天,儿子过生日,母亲破例来住了两夜。一天傍晚,我领她去菜地里看看。一路过去,母亲指指点点:这个菜栽得好,你看苗嫩葱葱的,以后肯定结得多;这块不行,要赶紧松土,施肥,再不搞就迟了,你看这人一懒,地也懒了。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母亲几乎没停过嘴巴,脸上的表情也阴晴不定。一根藤蔓爬到沟里来了,母亲把它牵回架子上,一条虫子在叶子上爬,母亲把它提了。母亲在不自觉中就把这些事做了。各种瓜菜,没有一样是闲着的,拔节的拔节,长个的长个,散发着不同的清香。在里面走着,亲切,踏实,知道自己离土地最近,离庄稼最近,离根最近。这晚,母亲显得很高兴,大概是没有想到,城市里还有这样一处地方。不过,母亲并没有因为一片菜地而改变对城市的看法,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很少进城。我回家去,母亲总会去菜园里摘些菜给我带走,每次摘菜时都会问我,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我说老样子。过了几年,母亲再一次问我,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我说好着哩。母亲不再说话,看样子她对我的回答很满意。事实上,那块菜地早已经被推平,几条街道纵横穿过,一些商品房从上面拔地而起,菜地以另一种形式变得高耸幽深,河的这边和那边都变成了同一种生活。那些菜被埋在了城市的底下,人在上面走过,汽车从上面碾过,只有日子还在流转,雨仍然从天空落下。(选自2017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作者为什么说“菜地已成为我另一本鲜活的日历”?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3文章的标题是“城市里的菜地”,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母亲?4联系全文,分析第段的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B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C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峰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D颔联和颈联运用工笔细描的表现手法,精细地描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场景。2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六、语言表达(共10分)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1)夫环而攻之(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3)入则无法家拂士( )七、作文(共40分)题一:有人说生活太平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手机里一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温暖的饭菜;一次春雨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一次成功后的欢呼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请以“幸福就是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