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如皋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预测题.docx
-
资源ID:77086379
资源大小:27.3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如皋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预测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确凿(zuó)觅食(mì)秕谷(b) 人声鼎沸(dng)B菜畦(qí) 油蛉(líng)蝉蜕(tu) 风流倜傥(tì)C缠络(lào) 捕获(b)锡箔(bó) 人头攒动(cuán)D盔甲(ku) 宿儒(rú)斑蝥(máo) 朝花夕拾(zho)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它把岩石融化成沙砾,把峻岭劈成深渊。B四乡立即传开他的丑闻,老信客声辨不清,满脸凄伤,拿起那把剪刀直扎自己的手。C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历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成唐诗杂论的硕果。D垂柳全乱了线条,抛举在空中,刹那间僵直了,随即就扑撒下来,乱得像麻团一般。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在黄河颂中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壮之美。B鲁迅在小说阿长与<山海经>中回忆了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抒发了“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C每次放假回家,妈妈总是和我说:“自己一个人在外边,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啊!”句子中加点的“每次”“总是”是副词,“和”是连词,“在”是介词,“啊”是叹词。D他们一家人感情非常融洽,丈夫尊重妻子,妻子也一直低眉顺眼地照顾着全家人。加点成语运用正确。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母爱的伟大。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安全事故,学校加强了安全保卫工作。C秋天的北京香山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D也许,青春本身就是一本成长的流水账,需要我们小心地记录,精心地收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名句默写(10)(1)出淤泥而不染,_。(2)_,思而不学则殆。(3)采菊东篱下,_。(4)_,直挂云帆济沧海。(5)_,奉命于危难之间。(6)晓战随金鼓,_。(7)蒌蒿满地芦芽短,_。(8)_,志在千里。(9)操千曲而后知音,_。(10)安不忘危,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选自清·蒲松龄狼)【乙】乾道七年,缙云陈由义自闽入广省其父。过潮阳,见土人言:“比岁惠州太守挈家从福州赴官,道出于此。此地多野象,数百为群。方秋成之际,乡民畏其蹂食禾稻,张设陷阱于田间,使不可犯。象不得食,甚忿怒,遂举群合围惠忠守于中,阅半日不解。惠之衙卒一二百人,相视无所施力。太守家人窘惧,至有惊死者。保伍悟象意,亟率众负稻谷,积于四旁。象望见犹不顾,俟所积满欲,始解围往食之,其祸乃脱。”盖象以计取食,故攻其所必救。庞然异类,有智如此,然为潮之害,端不在鳄鱼下也。(选自南宋·洪迈夷坚丁志,有删改)【注释】缙云:地名。土人:当地人。比岁:近年。端:终究,果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暇甚屠自后断其股乡民畏其蹂食禾稻俟所积满欲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象不得食,甚忿怒,遂举群合围惠守于中,阅半日不解。3【甲】文中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请概述【乙】文中潮州象的“变诈”之计。4【甲】【乙】两文虽都写到“禽兽之变诈”,但主旨不同,请简要阐述。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现代文阅读。蒙鸠筑巢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它们用软软的羽毛做巢,并且用长长的发丝编织起来。蒙鸠心灵手巧,它们筑的巢可精致呢!冰雪融化,河宽草绿。春天来了,禽鸟们又开始忙碌地构筑新巢。它们要在新巢里哺育自己可爱的小宝宝。最先筑在新巢的是草鸡。草鸡做活真是毛糙,捡一个水草茂盛的河湾,挑一棵柳树的根杈为家,一屁股压了下去,压呀压,压得那些草弯了,倒在了地上,使成了一个窝。这时候,衔一些柔草,拔一些绒毛,往窝里一铺,卧在里面无声无息地把蛋生出来。这就是草鸡的新巢了。草鸡的新巢筑成了,已落卧在其中生蛋了,蒙鸠还在忙个不停。蒙鸠筑巢就是精细,它们不知从哪儿找来了那么多比头发丝还细的柔草,不慌不忙,一丝一丝编了上去。尖尖的小喙胜过灵动的小手,这头一塞,那头一抽,七塞八抽,就把一根根细丝牢牢编在巢边了。一天一天,巢边的柔丝多了,厚了,成了一个没檐的小草帽,蒙鸠夫妇往里头一钻,哈呀,不大不小,正合适。这时候,在巢里生蛋孵雏完全可以了,可是,蒙鸠夫妇生出个新点子。大家都说它们的巢精美好看,那要是和草鸡的窝一样搁在树根下就一点都不显眼,那不埋没了自己的手艺吗?于是,它们决定,把这精美的小巢挂到苇叶梢尖去。蒙鸠夫妇抬起小巢,腾空展翅,飞到了苇叶梢头。正要抽丝拴牢,就听见有声音喊叫:“快弄下来,小心掉坏了!”谁这么扫兴呀,尽说些丧气话!蒙鸠夫妇往下看时,是草鸡在叫。叫什么呀?你那破窝怕人看见,当然不敢往显眼的高枝上挂。我们挂上去碍你什么事啦?不就是嫉妒,心里不舒服嘛!蒙鸠夫妇不理不睬,用丝草一条一条将新巢拴了个牢靠。不多时,精美的小巢成了河湾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走近河边,一望见芦苇梢也就看见了蒙鸠的巢。最为招眼的是微风吹拂的时候,苇梢上下翻飞,小巢荡开了秋千,多了几分惊险和刺激。蒙鸠夫妇陶醉在惊险的刺激中,得意洋洋“快弄下来,小心坏了!”草鸡在底下不停地喊叫。蒙鸠夫妇却不理不睬,它们已陶醉地在新巢里产卵,孵化小宝宝了。然而,就在这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天刮起了狂风,梢头的新巢随着芦苇上下乱颠,随时都可能掉下来。吓得蒙鸠夫妇跳了出来,躲在下头怔怔地瞅着。眼看着芦苇折了,小巢掉下来被风刮走了。快孵化的卵被甩出巢外,跌在地上,它们可爱的小宝宝全摔死了。草鸡慌忙跑来救灾,紧赶慢赶,只帮蒙鸠夫妇从河里打捞出了那个小巢。蒙鸠夫妇看着摔死的小宝宝伤心地哭个不停。(选自中国寓言故事,有删改)1梳理文章内容,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事件蒙鸠夫妇的心理_心满意足蒙鸠夫妇把巢挂到苇叶梢尖_蒙鸠夫妇的巢在微风吹拂下飘荡_伤心2文章题目是“蒙鸠筑巢”,作者却为什么花了大量的笔写“草鸡”?3根据上下文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请补充第段省略号省略的内容。4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着怎样的道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语言运用动物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仿照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示例:从小猫的悲鸣中,我们读出被误解的凄凉。 七、作文(共40分)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能人辈出,灿若星河。是他们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每一个杰出的古人都是历史中厚重的一页,解读他们的人生,带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感动和震撼请你以“解读_”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带我们走进你最钦佩的古人的心灵深处。横线上填写古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