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天长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高分通关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踌躇(zhù) 祈祷(qí) 土偶(u) 雷霆(tín)B虐待(nuè) 阴惨(chn) 波澜(lán) 罪孽(niè)C徘徊(pái) 婵娟(chán) 睥睨(nì) 鞭挞(tà)D咆哮(xiào) 污秽(huì) 播弄(b) 稽首(j)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疲惫 装饰 搏大 绯红B干瘪 寂莫 海鸥 簇新C淤滩 谎言 隽永 喷薄D烽烟 飞窜 悲哀 笑蜗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花了大半天的工夫才给妈妈做好这几道菜,谁知道吃起来让人觉得味同嚼蜡。B小明对每道题都不求甚解,虽然很快就完成了作业,但做错的也很多。C我们老师思维敏捷,当我们有问题问他时,他总是胸有成竹地回答我们。D都说张家界山水很美,身临其境,果然名不虚传。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八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_:“_?”(十五从军征)(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是在危难关头承担重任的句子是:_,_。(3)苏轼是一位豁达的词人,在逆境中也常常保留着积极的心态。如出游遇雨,却不慌不忙:_,_。(定风波)仕途坎坷,却仍不失报效朝廷的赤诚之心:_,_?(江城子·密州出猎)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 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材料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材料三文天祥,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尽以家赀为军费。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注释对策:古时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江万里:南宋末年爱国丞相。愀(qio)然:神色改变的样子,这里指神情严肃。勤王: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赀:通“资”,钱财,财物。1文学常识填空。(1)材料一过零丁洋的作者文天祥是_代的政治家、文学家。(2)材料二选自_一书,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出自这本书的作品还有_。2解释材料三中加点的词语。(1)年二十举进士( ) (2)尽以家赀为军费( )3对材料三中画线句“万里素奇天祥志节”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江万里一向对文天祥的意志节操感到很奇怪。B江万里向来认为文天祥有不同寻常的意志节操。C江万里朴素地认为文天祥的意志节操超过常人。D江万里本来就觉得文天祥的意志节操很奇特。4理解内容。(1)根据文意,材料二中画线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列( )组关联词来表示。 (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A.不仅而且 B.如果那么 C.虽然但是 D.与其不如(2)下列理解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最后两句印证了材料二“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观点。B材料二以鱼和熊掌分别比喻生和义,把“舍生取义”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C材料三中文天祥“捧诏涕泣”,是为“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危急国势而忧心。D材料一中的“辛苦遭逢”,指材料三中文天祥先后在湖南和赣州为官的经历。5材料三中文天祥临刑遗言之“吾事”指的是_。他对待“吾事”的态度,在材料三中具体表现为:_(用自己的话概括)。6以文天祥为例,说说你对材料二中“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的理解。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黄河一掬余光中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我存和幼珊都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跟着永波、建辉、周晖,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这是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车沿着二环东路一直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夐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河面怎么不很规则?”我转问建辉。“黄河从西边来,”建辉说,“到这里朝北一个大转弯。”这才看出,黄浪滔滔,远来的这条浑龙一扭腰身,转出了一个大锐角,对岸变成了一个半岛,岛尖正对着我们。回头再望此岸的堤坝,已经落在远处,像瓦灰色的一长段堡墙。又回头对建辉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于是永波和建辉领路,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带着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山大副校长徐显明在席间痛陈国情,说他每次过黄河大桥都不禁要流泪。这话简直有世说新语的慷慨,我完全懂得。想到这里,【甲】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我存和幼姗也相继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乙】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丙】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丁】(有删改)1文章围绕“看黄河”写景叙事。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文字,概括“我”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及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触摸河水前所见之景:长风挟着细沙卷地刮来堤坝像瓦灰色堡墙触摸河水后所想之事:黄河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遭受的磨难徐显明过黄河感慨流泪2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我的眼睛就湿了。A【甲】B【乙】C【丙】D【丁】3结合全文,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意。(1)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2)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4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语言特点。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中一处细节描写具体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春光好·天初暖欧阳炯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注】雪坞:背阳处尚未消融的雪坡。1词人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画线句中“迸”“偎”两字极妙,请任选其一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诗中所描写的对象,有的有下句承接,如“老水车”在“纺着疲惫的歌”;有的则没有下句承接,如“干瘪的稻穗”。仿照课文,在下面的诗句后补写一句诗,使它们尽可能与原诗和谐一致。(1)我是干瘪的稻穗,_。 (2)我是失修的路基,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他们默默无闻/却让我们屹立世界/他们走进历史/却让我们拥抱未来/他们失去生命/却让我们生生不息/英雄/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雄/是平常日子鞠躬尽瘁/英雄/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2018年5月21日,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与众多网络媒体共同发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大型网络互动活动。同学们,你们心中一定也有自己崇敬的英雄吧。他或许名垂千古,或许默默无闻;或许伟大,或许平凡。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使用不规范的语言文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泄露本人信息的真实人名、地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