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docx
-
资源ID:77087040
资源大小:277.3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安庆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又何间焉(jiàn) 牺牲玉帛(bó)B遂逐齐师(suí) 下视其辙(zhé)C望其旗靡(m) 肉食者谋之(móu)D小信未孚(fú) 公将驰之(chí)2、下列加点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苍芒 嘶哑 装饰 簇新B翡翠 眷属 沸腾 慰藉C高傲 绯红 荣光 隧洞D困乏 熄灭 喷薄 笑涡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B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C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D杜牧在赠别中写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大运营商正在努力将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多媒体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B金秋十月,常德市有关部门针对广大橘农柑橘销售难的现象采取了减免市场设施占用费、扩大柑橘宣传力度、组织客源、减少申报环节等帮助橘农们打开销路。C有人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故意刁难人的嫌疑;但更多的人则认为这种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D进入新年,塔里木河两岸出现了雾淞奇景,胡杨、红柳等沙漠植物披上了洁白的冬衣,在阳光照射下,晶莹多姿,十分壮观。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贞观十五年,(太宗)遣使诣西域立叶护可汗,未还,又令人多赍金帛,历诸国市马。魏征谏曰:“昔汉文帝有献千里马者,曰:鸾舆在前,属车在后,吾独乘千里马,将安之乎?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今陛下凡所施为,皆邈过三王之上,奈何至此欲为孝文、光武之下乎?又魏文帝求市西域大珠,苏则曰:若陛下惠及四海,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可不畏苏则之正言耶?”太宗遽令止之。(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叶护:突厥首领的称号。赍(j):带着。鸾舆(luán yú):皇帝仪仗中的旗载于车上,大驾出而先行,称为鸾舆。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则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贵也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及鲁肃过寻阳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陛下纵不能慕汉文之高行D历诸国市马 百里奚举于市3下列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翻译: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理解:说明进谏的人多,也反映出当时齐王的确深受蒙蔽。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翻译: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理解: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精练含蓄,意味深长。C乃偿其道里所费而返之。翻译:于是给了献马人一些路费,让他回去了。理解:表现出汉文帝有智慧、有仁心的性格特征。D太宗遽令止之。翻译:太宗立即下令制止了他(魏征)。理解:唐太宗从谏如流,进谏取得了成功。4下面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写出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齐王纳谏的深远意义。B【甲】文中威王一“善”,政局迥异,初时“门庭若市”后来“无可进者”。说明威王改革了弊政,齐国政治清明。C【乙】文苏则劝谏魏文帝不要买西域的大珍珠,表现出苏则的正直,提醒太宗要采纳正直大臣的谏言。D【乙】文魏征把唐太宗与夏禹、商汤及周文武王进行对比,认为唐太宗的所作所为不及他们,提醒唐太宗向他们学习。5阅读了【甲】【乙】两文,有人喜欢邹忌采用的方法,有人喜欢魏征采用的方法,同样是“谏”言,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张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 ”的“辞职申请”,引来无数人共鸣。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看世界”与“在路上”,其实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逃避,也不一定要彷徨,就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过人生百态,这位女教师如若再次站在讲台上,应该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机会的社会。当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广阔,也更加刺激了“出走”的渴望。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也写得很文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的确,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虽然每一次选择都不免纠结。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1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2作者认为“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原因是什么?3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塞下风景之“_”,勾勒出西北边境肃杀凄凉的秋景。2请谈谈你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的理解。六、语言表达(共10分)欣赏一些李可染的画作,如万山红遍,然后谈谈自己欣赏后的体会。七、作文(共40分)作文鲁迅先生说:“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拿自己的故事与他人的故事重新组合,就可以产生新的故事,就会产生特色,就是一种再创造。观察你身边的普通人,写一两个故事,塑造一个人物,表达你对生活的某种认识或感受。题目自拟,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