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题.docx
-
资源ID:77087537
资源大小:27.8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东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提升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不见曦(x)月B素湍(chun)绿潭C夏水襄(xin)陵D重岩叠嶂(zhàn)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渡过 诸城 重重封锁 佳作迭现B吹嘘 巅峰 名家倍出 眼花缭乱C宇宙 揭示 惊心动魄 微不足到D眼翳 舔去 惮精竭虑 入木三分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实现“中国梦”的创建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充斥媒体,让他们来动摇民众的信念。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在美国对我国进行全面遏制的今天,我们不能自乱阵脚,必须传播正能量,弘扬正能量。同时,作为个体,对消息的传播也要有正确的态度。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ABCD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唱着毕业的骊歌,回眸初中生活的阴晴雨雪,七彩校园里回响着我们青春的誓言和浓浓的师生情谊。B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C据业内专家估算,仅在我国,未来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就将超过130万人以上。D由于电影摔跤吧,爸爸以真情动人,使它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赞誉。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此夜曲中闻折柳,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晚春)(2)根据理解默写诗句。在杜甫的望岳中,“_,_”化用名言,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诗中“_,_”表现了诗人登高远望,锐意改革的决心。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列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注】木末:树梢。死敌:死于敌手。死法:死于军法。恁么:如此,这样。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怀民亦未寝(睡觉)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 )C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尝试)D思欲就亭止息(到,靠近)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B【甲】文中的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C【乙】文画线句子的断句划分为“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D【甲】文中“相与步于中庭”属于倒装句;【乙】文“意谓是如何得到?”是反问句。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B【乙】文题目标明“记游”,本可记述游历经过和松风亭的由来及四周的景物。但苏轼非为叙事,而是明理。C【乙】仅记作者生活中的一点感受,不追求情节的完整和事理的严密,出语平淡通俗却意味深长,真实再现作者为人坦诚、天真、达观、有趣的一面。D【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场景不同,却情怀共通:乐观、旷达,随遇而安。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夏洁然 樊云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在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那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郭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开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1下列对文章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其特点是:生动而集中地再现场景与人物;渲染与烘托气氛,形成视觉神经情感感应过程;放大细节。B新闻特写的分类:人物特写和场景特写,新闻特写的选材是截取“局部”,描写局部,并放大细节。C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分三个部分来记叙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上获得女子10米高台跳水赛冠军的精彩表现。D文本第2-4自然段细致刻画吕伟的起跳、入水、腾空等三个动作,使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让人尽收眼底。2按要求品析语句。(1)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品析加点词语的作用)(2)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从修辞手法角度品析)3最后一段对印度观众的描写是否多余?为什么?五、诗歌鉴赏(共5分)赠从弟(其二)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对本词的赏析与理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二句,用“亭亭”标示松的傲岸姿态,用“瑟瑟”摹拟刺骨的风声,绘影绘声,简洁生动。B三四两句,两个“一何”强调诗人感受的强烈,一“盛”一“劲”表现冲突的激烈和诗人的感情倾向。C最后两句变换句式,以有力的一问一答作结。诗人由外而内,由表层到深层,把读者眼光从“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视到松树内在的本性。D全诗以冰霜为中心,写得集中紧凑,反复咏歌,却不平板单调。用词丰富华丽,风骨雄健,气势有力。2诗人在诗中描绘了松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用线段把它们连接起来,使之重新变得完整。A.时雨点红桃千树 a.山静无人水自流B.亭闲有竹春常在 b.春风吹绿柳万枝C.无意东风花半露 c.夜市千灯照碧云D.晴空一镜悬明月 d.有闲春色燕双飞七、作文(共40分)请以“你用 温暖了我”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