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靖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考试题.docx
-
资源ID:77088613
资源大小:29.6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靖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底,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B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懊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yn)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C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juè)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D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wn)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云霄 白齿 蔓延 混为一体B繁忙 嘲讽 渴望 闲情逸志C想象 振颤 威力 煞费苦心D际遇 消逝 愉悦 苦思瞑想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去采访那位老兵,当年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他还是记忆犹新。B恒大队锐不可当,尤其是那几位年轻中国小将的表现,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未来。C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热播以来,广大市民对该节目的热衷程度可谓迫在眉睫。D站在左宗棠故居前,我不禁浮想联翩,时空转换,似乎看见了这位伟人驰骋疆场的英姿。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B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拼搏,使我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C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D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直接性默写填空 吴均与朱元思书(1)风烟俱净,_。(2)_,任意东西。(3)_,天下独绝。(4)_,千丈见底。(5)_,猛浪若奔。(6)负势竞上,_。(7)泉水激石,_。(8)_,猿则百叫无绝。(9)_,望峰息心。(10)横柯上蔽,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问题。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从流飘荡_ 鸢飞戾天者_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负势竞上 负荆请罪B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C争高直指 直视无碍D风烟俱净 万事俱备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的人生态度。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苏州园林(节选)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文本二:浅谈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国园林艺术之所以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含蓄的意境,原因在于中国园林美学思想的丰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园林区别于世界上其他园林体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而是使观临者获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从而给人情感体验和理念升华。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意境”的产生与中国哲学思想是密不可分的。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道、佛三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组成部分,各以其不同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同时,三者又相互融合,共同作用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多元互补的特色。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儒学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道教在哲学上,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而生成万物,亦是万物存在的根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时主张“大地以自然为运,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道家认为,大自然之所以美,并不在于它的形成,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大自然本身并未有意识地去追求什么,但它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切。于是,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以自然仙境为造园艺术题材的园林便应运而生。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它不仅吸收了以往佛教诸派思想以及玄学思想之所长,而且还融合了中国文化中有关人生问题的思想精髓,从而与华夏民族注重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构成水乳交融的整体。在禅学看来,人既在宇宙之中,宇宙也在人心之中,禅学认为,内心的体验便是达到这一境界的关键,因此,含蓄的意境美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表现在古典园林中的这种具有古代中国人审美特征的园林观,绝不仅仅限于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而更重要的还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即通过园林艺术对人的生活环境的调节,来把握人本身的存在特征和意义。(摘自网络,有改动)文本三:园博百科自1997年起,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共举办过十二届。下面是第六届至十二届园林博览会的举办地、举办时间和园博会主题一览表。届次举办地点举办时间园博会主题第六届厦门市集美区2007年9月23日-2008年4月16日和谐共存,传承发展第七届济南市国际园博园2009年9月22日文化传承,科学发展第八届重庆市龙景湖公园2011年11月19日2012年5月园林,让城市更美好第九届北京市丰台区2013年5月18日-11月18日园林城市,美丽家园第十届武汉金银湖2015年09月-2016年05月09日生态园博,绿色生活第十一届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南水北调东南区域2017年09月-2018年05月引领绿色发展传承华夏文明第十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18年12月2019年5月生态宜居,园林圆梦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的花墙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只增加了园林的层次;只有两边无所依傍,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廊子,才增加了园林景致的深度。B中国古典园林体现出的园林观,不仅是造型和色彩上的视觉感受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对人类征服大自然的心理描述,更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C文本二中第段中画线句子“它追求的是象外之象,言外之意,即所谓意境”中的“意境”是指通过具体的园林形象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给人情感体和理念升华。D中国各届国际园林博览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传达出园林艺术和人类的文化生活紧密相联的理念。2从说明文语言风格的角度,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1)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2)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3下列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2)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4儒家、道家、禅宗对中国园林的影响分别是什么?请加以概括。5请举例说说儒家思想在苏林园林设计中的具体体现。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诗句“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所蕴含的情理带给你怎样的生活启示?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握手,是心灵的交流。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微风与湖水握手,漾出轻柔的涟漪;_,_;_,_。七、作文(共40分)当我们关注生活的变化时,总有一些新闻让人潸然泪下。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让人感动的事,生活才变得更美好。请你以“令我感动的一则新闻”为题,写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