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西省广丰县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题.docx
-
资源ID:77089604
资源大小:41.3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西省广丰县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提升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襄阳(xing) 冰辙(chè) 蓟北(jì) 不屑(xiè)B贫贱(jiàn) 一箪(dn) 红绡(xio) 鹧鸪(zhè)C陋巷(lòu) 弘毅(hóng) 曲肱(hóng) 笃志(d)D菩萨(pú) 海棠(táng) 蹴尔(jiù) 骈死(pián)2、下面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B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废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C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D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3、下列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B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手忙脚乱的洞府。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D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阅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使我感受到了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B经典咏流传告诉我们,古诗词本身有着无穷魅力,今人只差爱上的机缘。C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纪录电影,从圆梦工程,创新驱动、绿色中国等角度,宣传了我国的大国风采。D我们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才能走出一条丰富而精彩的人生之路。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爱上层楼,_。(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2)_,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城东楼)(3)欧阳修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句子是:_,_。(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祝福的词句是:_,_。(5)阔步走进新时代,有党的正确领导,我们信心倍增。正所谓“_,_”,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用李白的行路难(其一)的句子填空)(6)“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这句经典台词,提醒人们出门路上无论是坐车还是步行,安全最重要。请写出带“路”字的两句古诗: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资料链接】以下两则材料,与古邕州的两篇亭记有关。材料一:台石使君属邕守,捐赢金买其地,为辟荒径,植卉竹,结亭其间,其在衢巷之亭岿然爽垲,名之曰心远,盖取陶渊明人境结庐心远地偏之语,岁甲子竣工,属余为记。(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心远亭记)材料二:有遗予孤鹤者,养成驯扰,从人遂以名亭,良辰胜日,著屐曳杖,逍遥亭中。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抚而乐之,至忘昕夕,故虽吏事旁,午胸臆无奇然。草亭悄寂,素影骗跹,月夜则积水空明,鹤声朗呖,无异山林间清致,岂非达人澄怀观道之一助乎。(节选自南宁府部艺文·孤鹤亭记)1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本文及“资料链接”中的文言疑难字词。方法词语示例加点词意义字源法行者休于树甲骨文金文篆隶(1)_迁移法故虽吏事旁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_查字典属余为记(1)sh:类别;隶属;是。(2)zh:连缀,连续;(意念)集中在一点;同“嘱”,嘱咐。(3)_2下列对本文理解分析有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惜墨如金,首句“环滁皆山也”就写尽了滁州环山的特点,举重若轻,令人叹服。B选文用对偶句写景,用散句收束,做到了在整齐中寻求变化,抑扬顿挫,音韵谐美。C在太守看来,滁人的自在出游是政治清明的表现,他为此而自信和得意。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核心句,表明“乐”是表象,“醉”是根本。3把本文和“材料二”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2)惟见孤鹤飞鸣舞啄,若解人意。4结合“醉翁亭”“心远亭”“孤鹤亭”的命名,说说古代亭子有哪些命名方式。5古人在写作上时常互有借鉴,借句取意或反意。比如,“徙倚欲何依”就借用了曹操短歌行里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上面的两则链接材料中也有此类用法,请找出一处,并写出它借用了哪首(篇)诗(文)的什么句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少年书架喜欢书,像喜欢一件宝物。小时每每发了新书,都要找来旧报纸,包了书皮,工工整整写上:语文,数学然后是班级姓名。手里托着书,美滋滋看着,心里有份庄重。有种没来由的稳妥。学期末,新书变旧书,一如既往的整齐,只是有了岁月的痕迹,泛着淡淡的黄。细心收起来,放到纸箱里,来年春天,再搬出来晒太阳。偶然去老师家,一进门就呆住了:老师客厅的一面墙,宽宽大大一面架子,大大小小的书,一本本直立着,是一队队意气风发的少年,春意荡漾啊!罗列其中的,还有照片,石膏雕像,或者一盆小小的文竹我真是看呆了,书,可以这样放,多好!那是王老师用木板和木条,自己钉在墙上的,美其名曰:书架。我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木条、木板,还有书,像是久别的朋友,细腻,温暖。我迷恋上老师书架的样子了,在书桌前,把书一本本立起来。左右用厚厚的字典做靠背,俨然一个小书架了。这小小发明,竟然让我激动了许久。放学回家,喜笑颜开地告诉爸妈,我有书架了!爸妈一愣,哪里的?待我把在老师家里的所见,以及自己在书桌上摆放的事告诉他们的时候,妈妈嘴角漾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那时,家里的条件不好,能上学读书,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哪里还敢奢望买上一件这样“无用”的家伙呢?当然,我也会悄悄想:什么时候,我也会真的拥有一个那样的小小书架?那是一个秋日,天,蓝蓝的,几片厚厚的白云,暖暖地轻轻地飘着。爸爸下班回家,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连声道:够了,够了!什么够了?我和妈妈惊奇地从屋子里跑出来。看,这些木头足够做一个小书架了。爸爸兴奋着。我看那些木条、木板,在爸爸的自行车后架上安静地等待着。小心脏一下子活跃起来,不知所措了。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爸爸利用下班的时间,去包装厂,在丢弃的废料中,千挑万拣,捡来这能用的木料。歇班两天的爸爸,用砂纸,一点点地打磨着那些木头,准备好锤头、钢锯、各种钉子、油漆放了学的我,迫不及待地往家里跑,蹲在一边,看着爸爸在木屑中忙乎。天,静静的;阳光,亮亮的。院子里似乎有了道道金光。两天的时间,掰着手指过。小小的书架成了!爸爸问我,喜欢什么颜色。我想啊,想,就调成黄色吧。爸爸涂漆,一遍又一遍,慢慢地,小小书架成了土黄色,是秋天叶子成熟的颜色。风来,漆干。抱起书架,放到桌子的一角,把书一本本放进去。那欢喜,宛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放满书的架子,是一株亭亭玉立的稻子,安静、饱满。见到它,如见到久违的老友。日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过,它在身边,不离不弃,不恼不怒。经历各种漂泊,它伴着我,慢慢换了容颜。家里也已拥有大大的书架,开阔大气。而它早已泛起了油渍的光,笨拙而苍老。即便如此,它亦端端正正地立在我的桌前,是我的长者,沉默不语,凝视着我,撑起我的腰身。如果有一天,要我选择少年重来,陪伴我的,依然是少年书架。(选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1本文围绕“书架”写了哪几件事?请概括填空。( )“我”用字典做了一个“小书架”( )书架伴“我”一同成长2品读第段画线句,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妈妈的心理。妈妈嘴角荡起一份笑意,眼里还有一抹难以名状的光泽。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对文中第段画线句做两条批注。示例:那欢喜,如莲花的一瓣,在心里,一点点绽开。批注一:以莲花的绽开来比喻“我”的欢喜,形象具体地再现了“我”放书时的心情。批注二:“一点点绽开”与前文“一本本”放相照应,展现了“我”的心情越来越愉悦的过程。语句:我仿佛看见了,看见了那个美丽的家伙款款而来批注一:_。批注二:_。4在第段作者称书架为“久违的老友”,第段中又称之为“我的长者”,为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5文中少年是书架陪伴成长,陪伴你成长的物品是什么,它如何陪伴你成长?请具体谈一谈。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水调歌头,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对水调歌头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前的小序,不仅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缘由。也表明了词人中秋对月,心中难抑对手足兄弟的思念之情。B词的上片以问月开篇,显露出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又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他情感的波澜起伏。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词人却因被贬内心压抑痛苦难以入眠。D词的下片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转为议论,情感变得通透豁达;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为世人发出美好的祝愿情感热烈而奔放。2苏轼在这首词下片问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又自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如何理解他的回答。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下联:炼钢铁意志, (奥斯特洛夫斯基)七、作文(共40分)学习了敬业与乐业,你一定对“如何对待学习”有了一个清楚的认识。请你以“乐学”为话题,写一个片段,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