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docx
-
资源ID:77091465
资源大小:28.9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告诫(jiè) 警觉(jué) 横溢(yì)B跌落(di) 折返(shé) 丝缕(l)C打旋(xuán) 集纳(nà) 剁手(du)D雾霭(i) 刹那(shà) 博大(bó)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萌发 翩然 物侯 孕育B纬度 盘旋 彗星 岛屿C迁徒 衍射 雾霭 缄默D沼泽 沙砾 既使 帷幕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好友王宁找他聊起创业计划时,两人一拍即合,他毫不犹豫地签订了合作意向书。B大疆公司称,退出无人机中国市场的传言是断章取义。C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D雅虎曾是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就此陨落。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了一个城市的精神地标。B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C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D城市绿化对于改善空气十分重要,它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并产生氧气。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青青子衿,_。(2)海内存知己,_。(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和平的语句是:_,_。(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_,_。(5) 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两句刻画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澄澈透明。(6)小石潭记中以“_,_”两句写游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写小石潭西南方溪水曲折而又时隐时现的名句是“_,_”。(7)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_,_”两句凸显出小石潭环境清冷使人内心忧伤凄凉的特点。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缘溪行( )(2)便要还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 奇山异水B桑竹之属 属引妻异C处处志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辞去 睨之久而不去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逢/桃花林B落英/缤纷C所陌/交通D遂与外人间隔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5文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句,给人很大的启发。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壶口瀑布阅读训练。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视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第二次看黄河,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1壶口瀑布在雨季和枯水季节各有什么特点,哪个详写,那个略写?2作者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为什么又写了脚下的石?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好在哪里。那种疯狂和奋勇的喷扑让坚硬如钢的岩层也无法不退让,无法不动容。4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五、诗歌鉴赏(共5分)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出演提供了典型环境。B石壕吏虽然抨击的是石壕吏凶暴气焰和冷酷无情,但作者的用意是借此揭露整个封建统治的罪恶。C这是一首叙事诗,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他对这灾难深重的一家人的同情。D全诗主要塑造了一个盛气凌人的恶吏形象和一个饱受欺凌的老妪形象。其中,恶吏是本文塑造的主要人物。2把“有吏夜捉人”中的“捉人”换成“征兵”好不好?为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填在括号里。(1)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2)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3)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七、作文(共40分)任务:从抗击疫情到脱贫攻坚,从航天征程到冬奥赛场中国青年用不懈的奋斗,创造了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光辉业绩。少年是未来的青年,是祖国的明天。少年的我们,应有怎样的精神风貌?请以“_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演讲稿。写作要求:先补全或自拟题目;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