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莱西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docx
-
资源ID:77092700
资源大小:27.8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莱西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自我评估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教诲(huì) 容赦(shè) 旁骛(wù) 解剖(po)B强聒(gu) 佝偻(lóu) 亵渎(dú) 层累(li)C瞥见(pi) 坍塌(tn) 箱箧(qiè) 襟怀(jn)D卑劣(liè) 宽宥(yòu) 憎恶(zèng) 轻觑(qù)2、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书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B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C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对光阴荏苒不再漠视,他将刻苦努力,来弥补逝去的光阴。B他的一声大喝如雷贯耳,使偷盗者惊恐地转过身来,瞅准时机,越窗逃走。C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D学校开运动会的那天,高一同学箪食壶浆,做好了赛前的一切准备。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B崀山的知名度在不断提高,具有湘西南特色的旅游项目日益受到众多外地游客。C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D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行路难中写饯别的饭食价值不菲而作者心中烦闷难以下咽的句子是:_,_。_,_。(2)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3)行路难中表明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的句子是:_,_。(4)行路难表达作者自信乐观精神和坚定的信心和勇气的名句是:_,_。(5)行路难诗中借用典故希望得到重用的诗句是:_,_。(6)行路难诗中强烈的对比衬托诗人内心悲苦的诗句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又北见燕王曰:“先日公子常约两王之交矣。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秦攻魏,而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选自战国策,【注释】孟尝君:即田文,此时在魏国为相。效:献,呈献。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王闻之 闻:听说B寡人愿子之行也 愿:愿望C燕王尚未许也 许:答应D王且何利 利:好处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A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B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C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D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3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知秦国将要攻打魏国的消息,魏王连夜召见孟尝君询问对策。B孟尝君认为,如果有其他诸侯国的救援,魏国就可以得到保全。C起初,燕王以连续两年收成不好和路途遥远为由婉拒救助魏国。D孟尝君提醒燕王,秦王攻占魏国后马上就会组织联军进攻燕国。4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凡事往好处想就比别人幸福(节选)刘颖倩人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有些人稍微遇到一些不合心意的事情,就会开始消极对待生活。这种态度就像一副慢性毒药,他们打开潘多拉盒子,把不满的情绪释放出来,在世界散播自己的黑暗与不满。实际上,悲观又消极的态度,除了让一个人变得更糟糕之外,没有任何好处。其实,许多时候,换一种思维去思考,也许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当我们换个角度,就能看到一座美丽的奇幻花园。凡事都往好处想,是一种好习惯。很久以前,有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卖雨伞,另一个卖草帽。老太太终日愁眉苦脸,对生活发愁不已。一位大师路过,就问她:“老人家,你为何愁眉不展呢?”老太太伤心地说:“天晴的时候,我怕卖伞的女儿生意不好;一到下雨,我又怕卖草帽的女儿帽子卖不出去,所以天天都为她们俩发愁啊!”大师说:“老人家,你应该往好的方面想,下大雨的时候,你就为卖伞的女儿高兴;如果出太阳,就为卖草帽的女儿高兴。因为不管下大雨还是出太阳,你总有一个女儿可以把自己的货物卖出去啊!”老太太听后,眉开眼笑起来。事情还是没有改变,但是当我们看待事情的方向改变了,心态就会变得完全不一样。就像我认识的一个乐观的女孩,她总是记不清老人说的到底是左眼跳财,还是右眼跳财,总之只要每次她的眼皮一跳,就会觉得自己的好运气要来了。古语常说:“否极泰来。”万事万物,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一定会反弹过来。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如果对生活失去了期待,就会过得心如死灰,度日如年。当一个人倒霉的时候应该去想,自己已经把所有的坏运气都用完了,人生的低谷快要走完了,接下来要走的将会是上坡路。那些每天都觉得自己很幸运的人,会越来越幸运,而那些总觉得自己很倒霉的人,就会越来越倒霉。因为“吸引力法则”是这样说的:“你所想的是什么,你就会吸引来什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心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所以,即便生活虐我们一万遍,我们也可以对待生活如初恋。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内心更容易得到平安喜乐。记住罗曼·罗兰说的话:“快乐就是幸福,一个人能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快乐,就比别人幸福。”(有删改)1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2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诗歌,完成问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把酒相问。B“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一层。C在“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词人最终选择逃离现实。D李白有“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起舞弄清影”便是从此句而出。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美好祝愿?请简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信息时报消息:高考临近之日,网络上兴起了一股“拜神”热,“百度拜神帖”和“考神公共主页”应运而生,学生纷纷留言祈求考试过关。而中国古代名人屡败屡考的秀才范进被考生们封为“考神”,考神主页上的粉丝已经超过44万人。对封范进为“考神”这一做法,你是如何看待的?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我们常说:要有危机意识。什么是危机呢?现代汉语词典中说危机是“潜伏的危险”“严重困难的关头”。而危机还可以这样理解:危+机危险往往与机会并存,困难常常与希望相伴。所以,遇到危机时,要捕捉、创造机会化解危险,要怀抱希望克服困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危机。你经历过怎样的危机?你对危机有怎样的思考和认识?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危机的思考和认识。要求: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