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胶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考试题.docx
-
资源ID:77092895
资源大小:26.8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胶南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高分考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冰雪融化(róng) 孕育(yùn) 翩然归来(pin) 农谚(yán)B簌簌落下(shù) 了解(ji) 销声匿迹(nì) 纬度(wi)C衰草连天(shui) 连翘(qiáo) 层峦叠嶂(zhàng) 弋阳(yì)D风雪载途(zhài) 隧道(suì) 头晕目眩(xuàn) 窥见(ku)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裸露 腈纶 雕塑 气喘吁吁B恭顺 懈怠 衰竭 穿流不息C磅礴 黧黑 蜷卧 大煞风景D蠕动 诅咒 虔诚 漫不经心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不可能都是优点而没有缺点,但优点应该多多益善。B在接下来的几周内,他慢慢地变了:变得听话而不再故意作对,遇事能心平气和地商讨而不再强词夺理。C他平易近人,不但赢得了下属的爱戴,也获得了长官的信赖。D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今年积极开展了“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C阿尔法狗与围棋世界冠军柯洁的对战,连胜三局,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D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默写。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_,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土地平旷,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_,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月黑雁飞高,_。(卢纶塞下曲)愿将腰下剑,_。 (李白塞下曲)。蒌蒿满地芦芽短,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 _(2)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 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2)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3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对“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进行赏析。4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大自然的语言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迹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承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1下面关于物候和物候学的相关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物候学规律只适合于温带和亚热带区域。B物候学记录和研究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C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建立了物候学科。D掌握物候学知识需要学会理解和翻译鸟类的语言。2北京地区1962年由于没有关注物候,导致作物受损。对此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1962年农历24节气中的立春节气比往年晚了好几天。B表明如果根据物候来确定农时,会更加简便而有效。C大自然中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D植物的生长发育变化,综合反映了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变化。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列古诗,完成练习春寒梅尧臣 (宋)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注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亚”通“压”,“青帘”指酒旗。(1) 颔联中“不开心”三字写得别有意味,请做赏析。_(2)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六、语言表达(共10分)翻译下列句子。(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_(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_(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_(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_(6)凄神寒骨,悄怆幽邃。_(7)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_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作文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有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写作文。要求:(1)600字以上;(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3)文章不能套用,更不能抄袭,力求有真情实感;(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