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docx
-
资源ID:77093081
资源大小:27.0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邹城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雪骤(zhòu) 差可拟(ch) 谢道韫(yùn)B柳絮(xù) 无奕(yì) 陈寔(shí)C太傅(fù) 尊君在不(bù) 非人哉(zi)D舍去(sh) 友人惭(cán) 欣然曰(yu)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旷。B而荷叶铺满了河面,破切地等待着雨点。C但是,人们受够了冷洌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D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3、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B他在政治课上答错了一道题,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声名狼藉。C王老师说这话时,竟第一次严肃得面无一丝笑容,一时间满教室鸦雀无声。D云南地震突如其来,给当地的人民带来巨大灾难。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首老歌往往会令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它能勾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B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C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D能否告别雾霾,实现天蓝水清的宜居环境,关键在于节能减排力度的提高。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晴空一鹤排云上,_。(2)夜发清溪向三峡,_。(3)_,却话巴山夜雨时。(4)_,尚思为国戍轮台。(5)写出借月亮来表达思念家乡或思念亲人的诗句一句。(上下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各题。【甲】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螳螂捕蛇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剌刀攫其者,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改)【注】觇(chn):探看。攫(jué):刺入。 攧(din):摔跌。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B然审视殊无所见 其人舍然大喜C屠乃奔倚其下 去后乃至D止增笑耳 天,积气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2)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两狼互相配合,一明一暗“诱敌”,表现了狼的狡诈。B甲文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屠户和狼的形象,非常精彩。C乙文刻画战胜巨蛇的螳螂,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衬托。D乙文以“张姓者”的所见所闻,层层展开故事,引人入胜。4这两个故事共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选择一个故事简要分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现代文阅读济南的冬天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文章的第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现了济南的冬天什么样的特点?2文章第小节是按什么顺序来写描绘雪后山景的?请找出标志方位的词语。3从修辞角度赏析段加点句。4济南的冬天与朱自清的春在写作手法有哪些相同之处?说出三点即可。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_,这样就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2“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4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5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六、语言表达(共10分)指出句中代词所指的内容。(1)我感觉兴味的不是那人的悠闲,却是那鸟的苦闷。_(2)不知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地振翅飞去_七、作文(共40分)写作中,巧妙恰当地运用动词,可以使动作描摹更传神,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请运用这种方法写一段文字。(1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