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阳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题.docx
-
资源ID:77093183
资源大小:26.7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阳泉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掸土(dn) 翘首(qiào) 横匾(bin)B嚼食(jué) 雕塑(sù) 折叠(zhé)C童谣(yáo) 蓦然(mù) 骑跨(kuà)D塞进(si) 钢盔(ku) 凝视(níng)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A.祟 B.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 (A.sù B.shuò),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甲 (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乙 (A.琳琅满目 B.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 丙 。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创作了文采绚烂、结构恢宏的不朽诗篇生动表现了抽象的意识和诗人高洁的志趣ABCD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故宫的建筑富丽堂皇,气魄雄伟,布局严整,达到了我国建筑史上的艺术高峰。B中考前夕,晨报记者采访我校唐校长,校长胸有成竹地说:“中考,我相信我们一中的老师们和孩子们!”C爸爸上班的地方离家较远,每天早出晚归,朝朝暮暮,从不迟到。D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解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得太迟了。4、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一这句话有语病。D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一加点成语运用准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按原文语句填空。(1)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_。(2)表明陈胜同情和自己相同命运的人的句子是:_。(3)文中最能表现陈胜反抗精神的句子是: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仓鹰击于殿上(2)长跪而谢之曰(3)闻寡人之耳者2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唐雎以专诸、聂政、要离行刺的故事,表明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严正立场和凛然正气。B(甲)文情节构成紧张曲折、波澜起伏;人物对话简洁整齐、绘声绘色。C(乙)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人物形象生动。D(乙)文末尾写齐王纳谏,进谏者由多而少,一年后,由少而无,用的是夸张写法。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4(甲)(乙)两文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邹忌劝谏的方式有何不同?结果分别如何?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山水画的意境,回答问题。1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感情,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B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地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C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只有对所描绘的景物充满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才能创造别具一格的意境。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开头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3作者是如何论述“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这一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说明。4你如何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意。5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上阕中“悠悠”一语双关,既指_,又指_。2下列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写登上北固楼远望风景,想起曾在此地建功立业的英雄,自然引起了词人历史的感兴。B“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两句,词人热情赞叹孙权,写他年少得志,意气风发,不畏强敌。C词人在结尾处巧用典故,借曹操之口赞美孙权,意在言外,暗含对统治者的讽刺。D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沉郁顿挫,悲愤激越,读之令人怆然泪下。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从写景视角的角度入手,赏析下面文字的表达效果。万丈绝壁飞快垂下去,马帮原来就在这壁顶上。转了多半日,总觉山低风冷,却不料一直是在万丈之处盘桓。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隐喧声腾上来,着一派森气。俯望那江,蓦地心中一颤,惨叫一声。七、作文(共40分)请运用语言描写,描写你身边的人。(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