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docx
-
资源ID:77093564
资源大小:49.7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自测模拟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时间 : 90分钟 满分 : 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阅卷人总分得分一、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词句训练营。用“静”组词,再选择合适的填写在括号里。(不重复)一天夜晚,贝多芬在()的小路上散步。他听到了皮鞋匠和盲姑娘的谈话,心里很不(),他走进茅屋,弹曲子给他们听。皮鞋匠()地听着,听得入了迷,月光照在盲姑娘()的脸上,照着她那睁得大大的眼睛,她看到了她从未见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大海由()到波涛汹涌的过程。(1) 用“_”画出上面一段话中的一处病句,并改正。_ _(2) 联系全文,说说贝多芬是个怎样的人?_ _2、比一比,再组词。征( ) 崖( ) 眠( ) 执( )证( ) 涯( ) 岷( ) 丸( )3、用“望”字组词,恰当地填写在下面的括号里。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 )地球,映入眼帘的时一个晶莹的球体。我们不能( )地球被破坏以后移居到别的星球去。我们的家乡,在( )的田野上。4、看拼音,写词语。 jiàn zhù( ) gng diàn( ) líng lóng( ) hu huáng( )zhun j( ) yí chn ( ) mó xíng( ) jio jiàn( )5、(盼)结合课文,想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请打上“”。(1)妈妈下班回来送给“我”一件新雨衣。()(2)“我”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都是晴天。()(3)“我”放学后好不容易等到了雨,兴冲冲跑回家。()(4)“我”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新买的雨衣,却未能如愿。()(5)晚饭后,下雨了,“我”希望雨留到明天下。()(6)早晨上学,雨点打到“我”的头上,“我”跑回家,拿出雨衣。()6、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摇曳( ) 婆娑( ) 渲染( )勾勒( ) 孕育( ) 苍穹( )二、书写题7、看拼音,写词语。g da mù gùn chóu bèi tuí rán chu ti duò jio j sàng ln liè 三、信息匹配8、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狞笑(líng níng) 蜷缩(quán juán) 青稞(k gu) 鱼饵(róng r)四、现代文阅读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中国的筷子古人称筷子为“箸(zhù)”,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了。用筷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在使用象牙箸。筷子的形状,最初是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残长20.3厘米,宽0.4厘米。到了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分清了。制箸的材料,通常采用竹、木。如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等。此外还有采用铜、玉、骨、银等材料的,如北京的雕琢玉筷,广州的象牙筷筷子挺直,宁折不屈。唐玄宗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一诗写道:“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用筷子夹取食物的情景,也赞颂了像筷子一样默默奉献的人。1本文的主要说明方法有()。(多选题)A作比较B举例子C打比方D列数字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第段中的“通常”一词去掉后表达效果不变。( )(2)古代的筷子和现在的筷子形状是一样的。( )(3)安徽出土的铜筷属东周时期,云南出土的铜筷属春秋晚期。( )3有几位同学带着不同的目的阅读了这篇短文,他们分别应重点关注(精读)哪个自然段的内容?请将自然段序号写在横线上。(1)李玉同学想研究筷子形状的变迁,他应该精读第_自然段。(2)张诚同学想找一首与筷子有关的古诗词,他应该精读第_自然段。(3)刘响同学想弄清“筷子”名称的由来,他应该精读第_自然段。五、语言表达10、夏天,你周围的事物还有哪些也在生长?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可以模仿课文夏天里的成长中的句式,也可以自由创作。示例:夏天,苹果树也在快速地生长着,几日不见,豌豆大的小苹果就长得像拳头了;鸟窝里嫩黄的小鸟扑腾扑腾翅膀,一夜之间便可以飞出鸟窝去觅食了!_11、老人说:“种树是我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我生命的归宿。”(改为第三人称转述)_。六、书面表达12、作文百花园。如果你有一个把自己变成另一种东西的机会,你想变成什么呢?发挥想象,把你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要求:想象合理,语句通顺,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