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docx
-
资源ID:77094181
资源大小:28.3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提分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颓唐(t) 腻歪(nì) 荣膺(yng) 如坐针毡(zhn)B阔绰(chuò) 蓦地(mò) 恐吓(xià) 不知好歹(di)C盘桓(huán) 绮丽(q) 堕落(zhuì) 涓涓细流(jun)D荤菜(hn) 附和(hè) 掂量(din) 战战兢兢(j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泄气 浩瀚 眼花缭乱 抑扬钝挫B落第 涂墁 络绎不绝 正襟危坐C燥热 狼藉 自出新裁 巧妙绝伦D蹒跚 秀颀 重峦叠嶂 和言悦色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正是清风送爽之时,那乐声穿林渡水而来,自然使人心旷神怡。B他的回答很简单,既不夸大,也非故意轻描淡写。C一场春雨过后,校园里的柳树冒出一片新绿,栩栩如生,让人不觉而生盎然之感。D每一个信手拈来的从容,莫不来自厚积薄发的沉淀。4、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一这句话有语病。D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一加点成语运用准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用课文原句填空。(1)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2)夫战,勇气也。_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3) _, _,国恒亡。(<孟子>二章)(4)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像李白在行路难中写的那样:“_ ,_。”永不放弃对理想的执著追求。(5)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坎坷,但是只要你不气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会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_ ,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将休士也。(选自战国策·齐策)【注释】韩子卢:犬的名字。东郭逡:兔的名字。罢:疲惫不堪。1参考表格内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文言词句方法解释齐欲伐魏课内勾连记忆法:齐师伐我(曹刿论战)(1)天下之疾犬也课文勾连记忆法: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2)而擅其功查找词典法:擅自;独自拥有,据有;同“禅” ,禅让;长于;独特出群。(古代汉语词典)(3)以顿其兵成语记忆法:舟车劳顿 (4)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帝感其诚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尽善尽美C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D以顿其兵/以塞忠谏之路也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5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的劝谏效果有何差异?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阮直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了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而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且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重温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有删改)1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与民族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2第段加点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3下面一则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一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4第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有何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古代诗歌。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师。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此词中哪个字统领全词?请结合诗词内容谈谈理由。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方面来看,都是豪放的,体现了苏轼豪放派的诗词风格。B全词将叙事、用典、言志融为一体,上片描写出猎场面,下片写请战抒情,由虚而实,场面热烈,情豪志壮。C全词通篇押韵,如“狂”“黄”“苍”“张”“妨”等为韵脚,音调铿锵高昂,表现出词人意兴飞扬的气派。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比喻,将拉开的弓比作满月,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例句中加点部分,在横线处仿写,使语意承接紧密,和谐一致。祖国啊,你的荣光,照亮历史的隧洞,迎来新世界的黎明;你的富饶,_,_。你的自由,_,_。你的腾飞,_,_。七、作文(共40分)微写作本文在探讨山水画的意境时多引用古诗词,如对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还引用了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词句,如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等,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充分表达了意境的内涵。请你引用自己熟悉的古诗词,写一段文字,赏析古诗词中的意境美。150字左右。情境预设:李白望庐山瀑布王维使至塞上贺知章咏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