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docx
希望能帮到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科的临床应用和护理丁迎春摘要:目的:探讨留置针操作中的技巧,存在问题以及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08 年 6 月至 2010 年 6 月临床病例中留置针并发症种类及发生原因。结果:300 例留置针并发症中皮下血肿 44 例,液体渗漏 66 例,套管针堵塞 54 例,静脉炎 34 例,3M 透明胶布过敏 60 例, 套管针脱出 42 例。结论:在操作使用过程中我们规范操作程序,采取各项护理措施,防范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并发症;护理;应用技巧0 前言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近年来静脉留置针的临床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抢救危重患者和静脉营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小儿科普遍使用,已得到广大家属的接受及好评。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2。因此在留置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 察护理十分重要。2008 年到 2010 年参与我院 300 例留置针并发症患儿的治疗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8 年 6 月至 2010 年 6 月年在我院住院儿科发生留置针并发症300 例患儿: 1 岁以下 44 例,12 岁 174 例;28 岁 82 例;皮下血肿44 例,液体渗漏66 例,套管针堵塞 54 例,静脉炎34 例,3M 透明敷贴过敏 60 例,套管针脱出42 例。各患儿精神状态良好,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300 例均采用头皮静脉及手,足背静脉穿刺输液,留置针保留时间一般 36 天,穿刺成功后对各项指标进行记录。1.2 材料与方法:材料:德国贝朗公司BD24G 留置针, BD 肝素锁。3M 公司 6×7cm 透明敷贴,4.5×50cm 弹力绷带。方法:选择合适的血管,常规消毒皮肤后行留置针穿刺,穿刺成功后用敷贴覆盖,再用医用胶布固定,如在四肢末端穿刺的加用弹力绷带固定。2 并发症及预防使用静脉留置针留置过程中会发生液体渗漏、套管针堵塞、静脉炎、3M 透明敷贴过敏及套管脱出等并发证。2.1 皮下血肿: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 轻巧、稳、准。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精选doc2.2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 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 善固定针体,嘱患儿或家属留置针肢体勿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 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2.3 套管针堵塞:造成套管针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 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 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组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 注组。2.4 静脉炎: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护理人员应 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 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2.5 3M 敷贴过敏:3M 透明敷贴过敏常见的症状为 3M 透明敷贴覆盖的皮肤轻微红肿、皮疹,严重者会出现水泡。主要原因有:3M 胶布防水不透气;环境气候影响,春夏季节,天气炎热潮湿;与留置时间长短有关,个体差异,过敏体质,皮肤白细嫩,出汗等。2.6 套管针脱出: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由于固定方法不妥,还有小儿天生活泼好动、好奇的特点,用手抓摸留置针部位,容易引起套管针脱出,套管针脱出后针口出血,造成小儿 恐惧及家属紧张的心理,有导致感染的可能,针脱出后还要重新穿刺,造成患儿反复穿刺的 疼痛感。3 观察与护理3.1 做好小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置管前护士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小儿及 其家属,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尽量避免置管肢体 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穿刺置管部位沾水等,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3.2 观察局部反应: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及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3.3 置管期间护理: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应保持留置针位置固定牢固,避免患儿穿刺侧肢 体过度活动,以防脱落。对过敏体质的患儿特别注意,如出现3M 敷贴过敏则及时用茂康碘对过敏处皮肤进行消毒,更换部位重新穿刺,固定胶布更换成传统医用胶布。同时尽量分散 患儿的注意力,特别是 6 至 18 个月年龄段的患儿,避免患儿用手抓等方式导致套管针脱落, 防止意外发生。综上所述,静脉留置针技术日渐完善,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 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3。护理人员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操作技能并做好观察及护理,提高留置针穿刺留置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参考文献1陈显春,封悦.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 2李盘云.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中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J.医学信息, 2006,11: 135.3董淑华,王建荣,潘庆联,等.静脉输液相关技术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