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
-
资源ID:77101163
资源大小:28.9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题跋(b) 岔道(chà) 行旅(l)B翰林(hàn) 驮队(tuó) 遒劲(qiú)C田畴(shòu) 簇拥(cù) 摄取(shè)D宏敞(chng) 檀香(shán) 擅长(shà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崎岖 尴尬 诚慌诚恐 郁郁寡欢B器宇 侏儒 广袤无垠 粗制烂造C平庸 犀利 颔首低眉 藏污纳垢D摧毁 忧郁 正襟威坐 暗然失色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韩国物流巨头韩进集团总裁赵亮镐的夫人李明姬长期以来为富不仁,仗势欺人的恶劣行径遭到了曝光。B福彩站主们的生活早已超越了“996”,但他们任劳任怨,真诚用心,把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成就自己的彩票人生。C每次一提起自己的祖父,他就热泪盈眶,对这位宽厚仁慈的长辈心怀感激。D每次同学遇到困难,我都会鼎力相助,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B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C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能力。D一进入体育场,大家就看到了五颜六色的旗子和欢呼声。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1)孟子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关系的句子(即中心论点)是“_,_”。(2)何为浩然正气?是“_,_,_”(孟子三章)自我坚守的人格品质。(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指出了亡国的两个条件,值得统治者警惕。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成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成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译注【乙】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小卿国寡民。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第八十章【注释】上民:把自己摆在百姓之上,这里是统治人民的意思。下之:以谦下的姿态对待百姓。先民:把自己摆在人民的前面,这里是统治人民的意思。身后之:把自身利益放在百姓之后。重:累、不堪重负。害:受害。厌:不喜欢。我无为,而民自化:自化,自我化育。我无为而人民就自然顺化了。自正:这里指自然会走上正道。小:使变小。结绳:文字产生以前,人们结绳记事。甘其食:使人民吃得香甜。1请帮助小虞完成文言文词汇整理单。类型字词释义一词多义寡助之至至治之极至:_至:达到异词同义故君子有不战是以圣人欲上民故,是以:_古今异义委而去之故圣人云委:古义:_今义:任用:把事情交给别人办云:古义:说 今义:云彩词类活用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小国寡民威:用作动词,震慑寡:_2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三处)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3【乙】文选自老子道德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小虞在阅读了八上册教材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语”后,产生了困惑,请你替小虞解开困惑。链接材料:人应该有怎样的品格和志趣?本单元的几篇古代诗文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它们或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或以奇特想象寄寓不凡的追求,或以生动事迹彰显人物品格,或以诗意语言抒写人生感悟与思考。阅读这些经典作品,要用心去感受古人的智慧与胸襟。部编教材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导语小虞:【甲】【乙】两文有相似之处,编者为何选择【甲】文,却没把【乙】文编入第六单元呢?难道就没考虑道德经还有那么多粉丝呢!我:小虞,【甲】【乙】确有相似之处。它们都表达出_的思想,语言上也都_,从这两个角度看,乙完全符合第六单元单元导语所说“它们以睿智雄辩论述人生理想与担当”这一点,让我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胸襟,但是_,编者应该是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吧。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荒漠中的苇王剑冰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蒙眬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从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的。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1)通读全文,说说荒漠中的苇有哪些特征?(2)为什么作者将苇称为“她”或“她们”?又为什么在第自然段画线处变成了“你”?(3)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4)你从苇的生命历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中加点词“将”的含义是_。诗中“东风”指的是_ 。2说说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3你从后两句中读出了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精神引领】学校举行“青春向党,喜迎二十大”主题演讲。下面是洋洋演讲稿的结尾部分。请你从备选名著中提炼素材,帮他完善讲稿。面对军统特务的威逼利诱,许云峰不为所动,拒绝与反动派合作,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1) ,因为他有奉献的精神;(2) ,因为他有顽强的意志我们要继承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创业史(1)(2)七、作文(共40分)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展现了秋天的画卷。你家乡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象?是那饱满诱人的果实,还是金黄灿烂的田地?是天边的山岭,还是高远的蓝天?或许一片落叶让你感叹岁月的脚步声,一丝清凉让你发思古之幽情。细细观察,细细品味,从多个角度描写“家乡的秋天”。要求: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