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吴江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zhào)B军士吏被(bèi)甲,锐兵刃,彀(gòu)弓弩C于是天子乃按辔(pèi)徐行D曩(nng)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崎岖 尴尬 诚慌诚恐 郁郁寡欢B器宇 侏儒 广袤无垠 粗制烂造C平庸 犀利 颔首低眉 藏污纳垢D摧毁 忧郁 正襟威坐 暗然失色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正襟危坐一本正经地回答问题,到带动全场气氛,歌手李健上综艺时表现得越来越游刃有余。B据调查:在各种不文明行为中,市民对在公园、健康步道等公共场所遛狗的行为深恶痛疾。C2021年春晚,贾玲、张小斐、许君聪演出的小品一波三折情节抑扬顿挫,令人回味。D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对人和颜悦色,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修养。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张衡一号”主要用于地震前兆信息研究,为未来建立地震监测体系进行前期技术储备。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1)树树皆秋色,_。(野望王绩)(2)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3)_,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4)_,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良多趣味。(三峡郦道元)(6)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苏轼)(7)大漠孤烟直,_。(使至塞上王维)(8)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收束全诗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乙】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之天也。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亡者未之有也。”(节选自刘向说苑)【注】苍苍莽莽:苍茫广阔。非:非难,反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 环:围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震慑C池非不深也 池:城池D百姓与之则安 与:拥护爱戴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天下之所顺 以中有足乐者B环而攻之而不胜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C寡助之至 马之千里者D得道者多助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B【甲】文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墨酣畅,结构缜密。C【甲】文用层层推理的方式进行论证,层层深入,论证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心论点,【乙】文通过对话,阐述人民创造历史的观点。D【乙】文通过对话,说明一个国家的安危兴亡最终取决于人民,很好地印证了【甲】文的结论。4请用/给下边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民 怨 其 上 不 遂 亡 者 未 之 有 也。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2)君人者,以百姓为天。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1文中说“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请分析中路军所遇之敌情是怎样的?2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3三路大军的渡江经过作者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4文章在叙述敌人溃退的情况后,又插入精要的议论,请说明插入精要的议论有什么好处。五、诗歌鉴赏(共5分)诗歌鉴赏。阅读王绩的野望一诗,完成下面小题。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_。“薄暮”“徙倚”在诗中的含义分别是_、_。2请就“景”与“情”的关系,赏析本诗的颔联。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阅历:(3)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拍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斟酌:(4)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别具匠心:(5)设计师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因地制宜:(6)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俯仰生姿:七、作文(共40分)大千世界,绚丽多彩。为田野着色,大地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致;为生活着色,人间充满着暖意盈怀的真情;为梦想着色,人生拥有执着不懈的追求;为心灵着色,我们收获受用无穷的真知请以“为_着色”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自己的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得抄袭、套作,有真情实感;语言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