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测试题.docx
-
资源ID:77101643
资源大小:46.0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通关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映衬(cèn) 芭蕉(jio) 明艳(yàn)B丘壑(hè) 依傍(páng) 唯愿(wéi)C蔓延(màn) 雕镂(1òu) 败笔(bài)D嶙峋(xún) 蔷薇(wi) 斟酌(sh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翻来覆去 抑扬顿挫 五脏六腑 疙瘩B装模做样 屏气凝神 谈笑自如 玩耍C叹为观止 鸦雀无声 余音绕梁 喝采D嘎然而止 大彻大悟 左右逢源 皓齿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A即使是读闲书,看到妙处,也会忍不住拍案叫绝。B楼房鳞次栉比,街道平坦宽阔,这是临沂市城区的美好景象。C我们必须持之以恒、一步一个脚印地勤奋学习,绝不能有半点虚伪和骄傲。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也一直不绝如缕。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弘扬和传承国学文化需要凝聚各方力量。B良好的心态是天宫二号发射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C周末的郊游踏青活动,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今年的“两会”上,代表们就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直接性默写填空。郦道元三峡(1)_,_,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_。(3)_,良多趣味。(4)每至晴初霜旦,_。(5)故渔者歌曰:“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文言文阅读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晓雾将歇(歇:消散)B夕日欲颓(颓:颓废)C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D相与步于中庭(步:散步)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实是欲界之仙都。B相与步于中庭/闻之于宋君C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自康乐以来/蒙辞以军中多务3下列句子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实是/欲界之仙都B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C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话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对山水美景的赞叹之情。B乙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C乙文中“欣然起行”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时的兴奋喜悦之情。D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闲”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仙”人。5翻译下列句子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苏州园林(节选)叶圣陶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甲 ) 是重峦叠嶂,( 乙 )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1第段“甲”“乙”两处,应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是( )A不仅而且B或者或者C既 又D要么要么2第段划线句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_。3第段中“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一句中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_。4根据选文内容,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5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段按照由整体概述到具体分说的顺序进行说明的。B设计者和匠师们往往会在河道模样的水面上安排桥梁。C游客在不同的时节游览苏州园林都不会的感到乏味。D苏州园林都会装上大镜子,这样显得层次多景致深。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B颔联以“征蓬”“归雁”自比,抒写了诗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C颈联一个“直”字,一个“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D尾联写诗人终于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却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情绪更加的低沉失落。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异同?试简要分析。六、语言表达(共10分)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也接触到了苏轼的散文作品记承天寺夜游,文中描绘的澄澈月色和寄予的人生感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同学根据这篇文章创作了一副对联,请你依据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把下联补充完整。上联:见月色欣然起行步中庭下联:_悠然踱走_七、作文(共40分)课文中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形成强烈的对比,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人物,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一位人物,清晰明了地表现这个人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