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测试题.docx
-
资源ID:77101782
资源大小:29.3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á) 诘难(jiè) 傅彩(fù) 阐证(chn)B要诀(jué) 怡情(yí) 藻饰(zo) 咀嚼(jiáo)C滞碍(zhì) 矫饰(jiáo) 羡慕(xiàn) 涉猎(shè)D伦理(lún) 蒸馏(liú) 疵品(c) 聪颖(yng)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瞬息万变 心旷神怡 唯妙唯肖B珠两悉称 轻描淡写 马鸣风萧C包罗尽致 栩栩如生 信手拈来D闲情逸至 目不忍睹 丝毫不爽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A网红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B他坚决不屑置辩地说:“说什么我也要跟你学,就算我是你的累赘也罢。”C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他终于和那些不务正业的人缠夹不清了。D小区业委会作用大,但万万别让这8种人混入,否则君子固穷!4、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B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C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一这句话有语病。D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一加点成语运用准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十五从军征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选文,完成小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雍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朦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注释】弭(m):消除。障:堵塞。壅:堵塞。决:排除。宣:疏导。瞽(g):盲人。因古代乐官多由盲人担任,故也称乐官为瞽。箴:一种具有规戒性的文辞。瞍(su):没有眼珠的盲人,指乐师。赋:有节奏地诵读。曚(méng):有眼珠的盲人。指乐师。百工:指掌管营建制造事务的官员。耆、艾:师傅,师长。原隰(xí):平原和低湿之地。衍沃:指平坦肥沃的良田。阜:丰盛。与:语助词,无义。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2)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行善而备败 前人之述备矣B若壅其口 皆若空游无所依C甚于防川 所恶有甚于死者D善败于是乎兴 若无兴德之言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4【甲】【乙】两篇文章所写的内容都与“谏”有关,其中【甲】文邹忌给威王提的建议是A_(用自己话概括),【乙】文召公给厉王提的建议是 B_(用自己话概括);但是“谏”的结果却不同,【甲】文威王采纳建议的最终结果是C_(用原文语句回答),【乙】文厉王没有采纳建议的最终结果是D_(用原文语句回答)。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从“距离说”辩护中国艺术朱光潜从前有一个海边的种田人,碰见一位过客称赞他门前的海景,他很不好意思地回答说,“门前虽然没有什么可看的,屋后有一园菜还不差,请先生来看看。”心无二用,这位种田人因为记挂着他的一园菜,就看不见大海所呈现给他的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天天横在他的眼前。我们一般人也是如此,通常都把全副精力费于饮食男女的营求,这丰富华严的世界除了可效用于生活需要之外,便没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看看的。一看到天安门大街,我就想到那是到东车站或是广和饭庄的路,除了这个意义以外,天安门大街还有它的本来面目没有?我相信它有,我并且有时偶然地望见过。有一个秋天的午后,我由后门乘车到前门,到南池子转弯时,猛然看见那一片淡黄的日影从西长安街一路射来,看见那一条旧宫墙的黄绿的玻璃瓦在日光下辉煌地严肃地闪耀,看见那些忽然现着奇光异彩的电车马车人力车以及那些时装少女和灰尘满面满衣的老北平人,这一切猛然在我眼前现出一个庄严而灿烂的世界,使我霎时间忘去它是到前门的路和我去前门一件事实。不过这种经验是不常有的,我通常只记得它是到前门的路,或是想着我要去广和饭庄。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经验愈多,关系也愈复杂,联想愈纷乱,愈难见到它们的本来面目。学识愈丰富,视野愈窄狭;对于一件事物见的愈多,所见到的也就愈少。艺术的世界也还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世界,是它的不经见的另一面。它不经见,因为我们站得太近。要见这一面,我们须得跳开日常实用在我们四围所画的那一个圈套,把世界摆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同是一个世界,站在圈子里看和站在圈子外看,景象大不相同。比如说海上的雾。我在船上碰着过雾,现在回想起来,还有些戒惧。耽误行程还不用说,听到若远若近的邻舟的警钟,水手们手慌脚乱地走动以及乘客们的喧嚷,仿佛大难临头。真令人心焦气闷。茫无边际的大海中没有一块可以暂时避难的干土,一切都任不可知的命运去摆布。在这种情境中,最有修养的人最多也只能做到镇定的工夫。但是我也站在干岸上看过海雾,那轻烟似的薄纱笼罩着那平谧如镜的海水,许多远山和飞鸟都被它轻抹慢掩,现出梦境的依稀隐约。它把天和海接成一气,你仿佛伸一只手就可以抓住天上浮游的仙子。你的四围全是广阔,沈寂,秘奥和雄伟,见不到人世的鸡犬和烟火,你究竟在人间还在天上,也有些不易决定。同样海雾却现出两重面目,完全由于观点的不同。你坐在船上时,海雾是你的实用世界中一片段,它和你的知觉、情感、希望以及一切实际生活的需要都连瓜带葛地固结在一块,把你围在里面,使你只看见它的危险性。换句话说,你和海雾的关系太密切了,距离太接近了,所以不能用处之泰然的态度去欣赏它。你站在岸上时,海雾是你的实际世界以外的东西,它和你中间有一种距离,所以变成你的欣赏的对象。一切事物都可以如此看去。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取旁观者的态度,丢开寻常看待世物的方法,于是现出事物不平常的一面,天天遇见的素以为平淡无奇的东西,例如破墙角的一枝花,林间一片阴影或是一个老妇人的微笑,便陡然现出奇姿异彩,使我们觉得它美妙。艺术家和诗人的本领就在能跳出习惯的圈套,把事物摆在适当的距离以外去看,丢开他们的习惯的联想,聚精会神地观照它们的本来面目。他们看一条街只是一条街,不是到某车站或某商店的指路标。一件事物本身自有价值,不因为和人或其他事物有关系而发生价值。(节选自朱光潜谈美)1文中海边种田人眼中美的标准是什么?2第段圈线部分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举例说理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举的任意两个实例。4如果要引用古诗来阐明“距离产生美”,你觉得下面甲乙诗句哪个更合适?请说明理由。甲: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下列说法与本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我们对于客观世界经验愈多,关系也愈复杂,联想愈纷乱,愈南见到它们的美。B一件事物本身自有价值,并不是因为它对人类有实用价值才具有艺术美。C在艺术欣赏中我们取旁观者的态度,丢开寻常看待世物的方法,这样更容易发现艺术的美。D近处是没有艺术的,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要想获得艺术世界的美,距离越远越好。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渔家做·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一说。(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阅读“四面边声连角起,干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时在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读书是年轻人培养心智、创造性格、引导人生的重要途径。阅读电子书也好,阅读纸质书也罢,尽管形式不同,但可以殊途同归,关键是要把读者拉回到读书活动中来。我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电子阅读的兴起,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之间正确取舍,使之达到共生共荣、相互补充。家庭、全社会乃至学校都应该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对年轻人的阅读行为进行合理引导。(1)第句搭配不当,应把_改为_。(2)第句成分残缺,应在_后加上_。(3)第句语序不当,应将_与_互换位置。七、作文(共40分)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请以“不该丢失的 ”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抒发你的感情等。提示与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