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docx
-
资源ID:77101923
资源大小:28.1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喧哗(huá) 眩晕(yn) 玉雏儿(chú)B瞅瞅(chu) 嬉笑(x) 贝勒府(lè)C哄笑(hng) 煞白(sh) 侍候(shì)D忌讳(huì) 落子(lào) 呷了一口(y)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含蓄 残戚 谚语 雕刻B归纳 挣扎 泪痕 寂寥C擒住 绞死 塑相 昼夜D倾刻 菩萨 心境 附丽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马路中间的那棵大树被砍掉了,马路顿时豁然贯通,像拓宽了几尺。B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我认为开卷是有益的。C他时而高谈阔论,时而幽默风趣,时而词锋犀利,时而温和婉转,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追捧。D安全生产重于泰山,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眼光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确保万无-失。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桥设计、施工、运营的全过程坚持始终最小程度破坏、最大限度保护的建设目标。B第十九届省运会开幕在即,维扬城已做好了招待从祖国四面八方而来的客人。C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衹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D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经典诗文默写(1)此中有真意,_。(陶渊明饮酒(其五)(2)醉里挑灯看剑,_。(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虽有至道,弗学,_。(虽有佳肴)(4)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5)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_,神弗福也。(曹刿论战)(7)孤山寺北贾亭西,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8)满载一船星辉,_。(徐志摩再别康桥)(9)_,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0)_,欣欣然张开了眼。(朱自清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贵义)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故患有所不辟也(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不若手足之贵也( ) 予子冠履( )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断子之手足 醉翁之意不在酒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或以钱币乞之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诲女知之乎 投诸渤海之尾3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4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的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_”的观点。5甲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你认为今天还有坚持义的必要吗?为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最后的铁匠铁匠比那些城外的农民们,更早地闻到麦香。在库车,麦芒初黄,铁匠们便打好一把把镰刀,等待赶集的农民来买。铁匠们知道,这些东西打早了没用。打晚了,就卖不出去,只有挂在墙上等待明年。吐尔洪· 吐迪是这个祖传十三代的铁匠家庭中最年轻的小铁匠。他十三岁跟父亲学打铁,今年二十四岁。 吐尔洪的父亲吐迪·艾则孜也是十二三岁学打铁。他父亲是库车城里有名的铁匠,一年四季,来定做铁器的人络绎不绝。父亲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祖宗给我们选了打铁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灭掉了,我们虽没挣到多少钱,却也活得好好的。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艺传下去,就会有一口饭吃。吐尔洪· 吐迪从父亲手里学会了打制各种农具。父亲去世后,他又把手艺传给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们又接着往下一辈传。铁匠家有自己的规矩,每样铁活儿都必须学到师傅满意了,才可以另立铁炉去做活儿。不然学个半吊子手艺,打的镰刀割不下麦子,那会败坏家族的声誉。但吐迪·艾则孜知道,有些很微妙的东西,是无法准确地传给下一代的。每一代间都在失传一些东西。尽管手把手地教,一双手终究无法把那种微妙的感觉传给另一双手。一把镰刀面对的是广阔的田野,各种各样的人。每一把镰刀都会不一样,因为每一只用镰刀的手不一样。打镰刀的人,也靠一双手,给千万只不一样的手打制如意家什。铁匠的每一把镰刀,都针对他想到的某一个人。从一块废铁烧红,落下第一锤,到打成成品,铁匠心中首先成形的是用这把镰刀的那个人。在飞溅的火星和叮叮当当的锤声里,那个人逐渐清晰,从远远的麦田中直起身,一步步走近。这时候铁匠手中的镰刀还是一弯扁铁,但已经有了雏形,像一个幼芽刚从土里长出来。铁匠知道它会长成怎样的一把大弯镰,铁匠的锤从那一刻起,变得干脆有力。不论什么情况,打镰刀的人都会将这把镰刀打好,挂在墙上等着。不管这个人来与不来,铁匠活儿不会放坏。它们在铁匠铺黑黑的墙壁上,挂到明年,挂到后年,有的一挂多年。有一回,吐迪的太爷给一个左撇子打过一把歪把儿大弯镰。那人交了两块钱定金,便一去不回。直到大爷临终前,终于等到了这个人。铁匠每年都取下那把镰刀敲打几下,每次都能看出一把镰刀的欠缺处:这个地方少打了两锤,那个地方敲偏了。手工活儿就是这样,永远都不能说完成,打成了还可打得更精细。随着人的手艺进步和对使用者的认识理解不同,一把镰刀可以永远地敲打下去。那些锤点,落在多少年前的锤点上。叮叮当当的锤声,在一条窄窄的胡同里流传,后一声追赶着前一声,后一声仿佛前一声的回音,一声比一声响亮、幽远吐迪·艾则孜打镰刀时眼皮低垂,眯成细细弯镰似的眼睛里,只有一把逐渐成形的镰刀。 吐迪家的每一把镰刀上,都留有自己的记痕。那些记痕留在不易磨损的镰刀臂弯处,像两排月牙形的指甲印,千年以来他们就这样传递记忆。那把千年前的镰刀,又神秘地、不被觉察地握在某个人手里。他用它割麦子、割草、芟树枝、削锨把儿和鞭杆千百年来,就是这些永远不变的事情在磨损着一把又一把镰刀。 打镰刀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打进黑铁里,铁块烧红、变冷、再烧红,锤子落下、挥起、再落下。 那些从铁匠铺里,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镰刀,就像一弯过时的月亮,暗淡、古老、陈旧,却永不会沉落。这些看似简单,千年不变的手艺,也许一旦失传便永远地消失了,我们再不会找回它。(作者:刘亮程 有改动)1结合全文说出第段中“微妙的东西”具体指什么?2读了第段,你从铁匠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精神?3请品析文中第段画线语句的妙处。4联系题目谈一谈如何看待传统手工技艺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来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1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下列情境,按要求答题。2019年6月8日下午,高考最后一场考试即将结束。安徽合肥十中考点大门外,已聚集了多名考生家长。下午5时许,英语考试结束,考生陆续走出考场。一位身着黄色T恤的高个小伙从大门走出,脸露微笑,步伐轻盈,他径直走向人群。母亲冲着他说了句:“结束了!”小伙回:“妈,我有话和你讲。”这位母亲还没来得及反应,儿子突然跪了下去,高声说:“妈,谢谢您!这些年您辛苦了!”母亲见状,双手抱住儿子的头,哭了出来。假如你目睹了这一幕,你会对小伙说些什么?七、作文(共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弯月,是故园对游子的呼唤;一缕风,是荒漠对绿洲的呼唤;一阕词,是民族对经典的呼唤离乱的国度呼唤和平,崭新的时代呼唤奋斗,共同的梦想呼唤担当请以“的呼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