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docx
-
资源ID:77102132
资源大小:27.71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阴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试卷.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郝叟(ho su) 诧异(chà) 哽住(gng)B祈祷(qí) 懊悔(ào) 挟(jiá)C惩罚(chng) 板凳(dèng) 捂(w)D紫藤(téng) 钥匙(yào shi) 赚(zhà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烧灼 悼念 凛洌 洋洋得意B鲁莽 点缀 厄运 忧心忡忡C稠密 漫步 概率 千均重负D蒙眬 闲瑕 无垠 海市蜃楼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昨天他刚被辞退,今天又摔破了头,真是祸不单行。B人在年少时往往血气方刚,做事缺乏周密的考虑。C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里,住着一对世纪老人,两人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却相濡以沫度过了83个春秋。D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4、语言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遵义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B通过参观遵义会址,使同学们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C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给他。D每次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是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的原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古诗文默写。(1)_,何人不起故园情。(2)马上相逢无纸笔,_。(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4)有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河中石兽)【乙】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以为日也。日之与钟、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选自苏东坡日喻)【注释】眇(mio):瞎。(yuè):古代一种乐器,形状像笛子,但比笛子短。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_ (2)转转不已_(3)或告之日_ (4)道之难见也甚于日_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一老河兵闻之B皆求道之过也C问之有目者D求之下流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1)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4从老河兵和盲人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故乡红叶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茂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力的,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父亲么?!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依如山里的人们。【注】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惆怅:伤感,失意。踅(xué):中途折回。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文章分析:作者由赏香山红叶引出对故乡红叶的感叹,转而再写到父亲的辛勤劳作、默默坚守,最后一段点出红叶象征着山里的人们。1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一、二两段中要写“香山红叶”?2指出下列句子中作者“惆怅”的具体原因。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3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4请对“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及“我”对“父亲”的思想情感作分析。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莫笑”“足”的好处。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1)黄河大合唱由_作词,_谱曲,全曲由序曲黄河船夫曲_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_和怒吼吧!黄河八个乐章组成。(2)黄河大合唱以_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_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展现了_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出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七、作文(共40分)任选一题作文。(1)请以“我是你的朋友”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2)题目:触动我心灵的 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