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灌南县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提分题.docx
-
资源ID:77102239
资源大小:147.8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灌南县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高分预测提分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叛逆(nì) 尴尬(à) 时辰(chén) 绽开(zhàn)B截然(jié) 冷漠(mò) 和蔼(i) 繁衍(yán)C荣耀(yào) 喷水(pn) 笃志(d) 确凿(záo)D舒畅(chàng)收敛(lin)卜问(b) 焚香(fén)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朗润 嘹亮 抖擞 干躁B黄晕 喉咙 睫毛 响晴C化妆 棱镜 干涩 澄清D屋檐 凄冷 碣石 蟋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现在的80后、90后人群中有很多“低头族”,“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B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举办亚洲文明展,追溯亚洲各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现各文明之间互鉴、交流、对话的轨迹。C杭州把城市大脑视为献给世界的礼物,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化、数字化时代的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务提供“杭州方案”。D“5G+医疗”模式将实现远程影像阅片、远程会诊、远程病理等各类远程医疗服务,让市民看病变得更便捷、更方便。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按要求填空。(1)夜发清溪向三峡,_。(李白峨眉山月歌)(2)遥怜故园菊,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4)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5)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不知何处吹芦管,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论语>十二章)中辩证地阐述了学与思关系的两句是_ ,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乙】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债后少时亦卒。以是获讥于世。奉倩曰:“妇人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裴令闻之曰:“此乃是兴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后人未昧此语。”(世说新语·惑溺)【注释】荀奉倩:荀粲,字奉倩,颖川颍阴县人。笃:深厚。病热:发烧。熨:贴着。裴令:裴楷。昧:使不明。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及其家穿井 及:_(2)丁氏对曰 对:_(3)国人道之 道: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此乃是兴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后人未昧此语B此乃是兴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后/人未昧此语C此乃是兴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后人未昧此语D此乃是兴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后/人未昧此语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2)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4【甲】文宋君听到“国人”讲述的什么传言,他又是如何处置传言?请简要分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菊花的节选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菊花菊花原产地是中国。菊花又名鞠,还有黄花、九华、金蕊、金精、帝女花等三四十个称谓。菊花大多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让人心生敬意。菊花分类的标准多种多样。依花茎可将菊花分为大菊和小菊;依花期可分为春菊、夏菊、秋菊、冬菊(寒菊)和四季菊;依花色可分为黄、白、粉、紫、橙、褐、绿以及间色和复色等。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认识。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与郁金香等花卉相比,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菊花良好的适应性,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栽植。菊花是很多城市绿化的首选花卉。菊花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菊花端庄素雅,晚香凝秀,花姿飘逸,淡意疏容,是著名的观赏植物。“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例如每到秋季,我国许多城市常常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供市民欣赏。菊花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菊花作为药材使用,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中医学认为菊花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它的这一功效,历来为广大民众所认可。例如,有人经常饮用菊花茶,就是为了达到明目润咽的目的。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爱其质朴的形象更爱其高洁的品格。菊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后来也风靡世界,是中国送给世界的一份美丽礼物。(选文有改动)1下面对文中画线句子说明方法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B第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第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D第自然段画线句子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2下面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菊花全都开放在秋寒之季,飒飒冷风中,百花凋落,唯有菊花灿然绽放。B菊花耐寒冷,越是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越能生长得更健康,更茁壮。C“重阳日赏菊”始于晋代陶渊明,现在已成为全世界的一种文化传统。D菊花自古受人喜爱,国人不仅喜爱菊花质朴的形象,尤其喜爱其高洁的品格。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自然段加点词“大多”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B第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人们的传统印象中,菊花都是黄色的”。C第至第自然段依次说明了菊花适应性强、有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高等特点。D本文在介绍菊花时,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行文的脉络清晰。五、诗歌鉴赏(共5分)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_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2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3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_”和“_”。(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六、语言表达(共10分)根据语境,参照划线句子,再续写一句,要求前后句式一致,语意连贯。大自然是神奇的:看青山换绿,感受到生机勃发的力量;看小桥流水,感受到诗情画意之美;_,_。七、作文(共40分)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