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
-
资源ID:77103013
资源大小:28.8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期末深度自测试题.docx
姓名 :_学号 :_班级 :_学校 :_密封线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驰骋(chng) 虐待(nüè) 徘徊(huí) 忏悔(chàn)B国殇(shng) 迸射(bèng) 罪孽(niè) 咆哮(páo)C诡谲(jué) 睥睨(lì) 雷霆(tíng) 收揽(ln)D稽首(q) 脚镣(liào) 木梗(gn) 伫立(zhù)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时晨 翘首远望 踌躇满志B蹲坑 心事重重 喃喃自语C算褂 津津有味 喜出望外D拉勾 垂头丧气 囫囵吞枣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沉淀了数百年的甲秀楼,雕梁画栋,古韵长存。B赵雷将歌曲成都演绎得荡气回肠。这让导演喜出望外。C班会课上,他哗众取宠,出众的口才令大家十分佩服。D郭沫若借屈原的悲剧,展示了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B央视明读者节日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微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D中关贸易战的停战,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而且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课文用正楷字默写。(1)四面歌残终破楚,_。(满江红小住京华)(2)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3)游鱼细石,_。急湍甚箭,_。(与朱元思书)(4)辛弃疾在破阵子一词中抒写作者理想追求的诗句是:_,_。(5)把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一词的下阕默写完整。_,_。_,人不寐,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节选自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1下列选项中前后两句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尝趋百里外/尝主编资治通鉴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C既加冠/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D走送之/为一时之名臣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B甲文提到两次“不敢”,分别写出了作者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的优秀品质。C“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中的“而”表示顺承关系。D“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这样断句是正确的。42022年新春伊始,深圳疫情再次出现反复。已经居家线上学习一个多月,正全力以赴备战中考的初三学子们心中一定五味杂陈。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谈谈,宋濂和司马光的学习经历分别给你的网课学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吕亚萍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摇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没有别人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到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车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它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离去。我在汽车的后视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 (A.深深地B.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我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深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女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容枯槁、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地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车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不快乐,慰藉您寂寥的时光。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1文章第段中“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深的内疚,还有不安”,联系全文回答,“我”的心里为什么会有内疚和不安?2联系上下文,给文章第段空白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并说明理由。选_项,理由_3联系全文,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4联系全文思考,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甲、乙两首词作,完成下面小题【甲】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定风波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下列对甲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低”是指人的移动,暗示辗转难眠,“无眠”泛指因遭受分离之苦而难以入眠的人,表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深。B“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转入怀人,表面上似是埋怨月亮,实际上写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及不能团圆的惆怅。D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2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线的A、B两句具体阐述。六、语言表达(共10分)下面的台词意蕴丰富,请你揣摩其言外之意。(1)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2)老人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3)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七、作文(共40分)作文家庭里有亲人的陪伴,学校里有同学、老师的陪伴,大千世界里有朋友、书籍、花草等的陪伴。请以“陪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